07.疯狂的眼珠子和抽丝剥茧的调查
正如吴岩所说,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是禁不住发掘和推敲的,只要坚持寻找,能总找到蛛丝马迹。
我们找到了当年负责徐氏夫妇交通事故的信息,没有任何疑点,当时负责现场勘察的警察也认为是突然爆胎造成车子侧翻,引发了车祸。
我甚至找到了当年的报纸,那天的社会版头条就是这起交通事故,我却在一组配图里发现了问题。
其中一张照片里有除了徐氏夫妇和翻倒的车子外,还有很多围观的路人。
一个路人抬手整理帽子,手腕上露出的竟然是一块运动手表。
由于是很久之前的报纸了,报纸图片的分辨率有限,我们辗转找到了当时报道这起交通事故的记者。
他叫吴桐。
说起这起交通事故,他也是记忆犹新,那是他进入报社社会版第一次登上头条,当时的照片他还保存着。
随后,在吴桐那里,我们找到了想要的信息。
虽然戴着帽子和眼镜,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就是疑似跟踪者w,他的手腕上戴得也是那块疑似徐梦瑶的灰色运动手表。
他真的出现在了徐氏夫妇的车祸现场!
虽然不能证明徐氏夫妇的车祸和他的出现有关,但我还是认为他有重大嫌疑。
不过,在李海龙坠湖而亡的卷宗和新闻报道里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当天晚上,我和吴岩坐在特案科的办公室里,仔细梳理了整个案件。
吴岩感慨道:“本来,我们在确定杨牧的身份后,只是想要寻找他疑似寻找和观察徐梦洁一家的动机,没想到事情远远超出了预期,不仅得知徐梦洁多年前就疑似被跟踪,意外找到了疑似跟踪她的w,还确定了另外两具尸骨的身份。”
我喝了一口咖啡:“一开始,我还在疑惑杨牧的被杀和徐梦洁疑似被跟踪之间的关系,现在一切都明了了。”
吴岩起身走到白色背景板前,上面挂着一张黑色头像卡片,标注着字母w,旁边还有徐梦洁、杨牧等人的照片:“现在,我有这么一种分析方向,疑似跟踪者w在徐梦洁学生时代注意喜欢上了徐梦洁,他开始通过跟踪窥视的方式生活在她身边,从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来开,时间可以倒推回徐梦洁的中学时代,也就是十五年前,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子。”
这时候,吴岩又指向了w的黑色头像:“至于他,应该没有工作,至少不是稳定工作,他有着大量的完整时间和精力观察徐梦洁。”
“不过,任何观察都不是隐形的,注视久了,对方总会有感受的。”我补充道。
“没错,当时的徐梦洁应该没有这么高的警惕性,但身边有一个姐姐,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姐姐,徐梦瑶很可能察觉到了异样,也可能知道是谁在关注她们了,于是她选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对方直接将她带走了,然后被害。”吴岩轻轻在徐梦瑶名字下面划了一个叉,“对于w带走并杀害徐梦瑶这件事,我更倾向于他是被迫的,如果不杀人,就会暴露。”
“你继续。”我点点头。
“徐梦瑶的失踪仅仅被当作普通失踪案处理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她的失踪将徐梦洁推到了一个暴露位置上,没有了姐姐的保护和陪伴,在w眼中,徐梦洁基本上属于裸奔状态,他可以更加自由全面地观察徐梦洁。”吴岩继续道,“徐梦瑶失踪后,徐梦洁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注视,但她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当做是姐姐失踪后,不安全感的放大,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她上了大学,她的爸妈因车祸意外去世。”
这时候,吴岩将徐氏夫妇的名字勾勒出来:“在徐氏夫妇的车祸现场,出现了疑似跟踪者w,虽然无法认定这起意外和他有关系,但我认为这种出现是不合理的。”
“如果徐氏夫妇的车祸和他有关,甚至是他制造的,动机呢,也是因为他们夫妇发现了有人在关注跟踪徐梦洁?”我问道。
“不,我并这么认为,首先,当时徐梦洁已经在外求学,和父母暂时性分开,w应该在徐梦洁的学校周围,她的父母不会轻易发现,其次,如果徐氏夫妇发现了有人在关注跟踪徐梦洁,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因此我认为如果这一切系w所为,那么是他的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