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死去的父亲和复活的儿子
虽然确定了“老李父子”的身份,但线索还是断了,黎冬已经离开庆余十余年,想要找到他如同大海捞针。
不过,此次调查,我们还是颇有收获,揭开了黎冬的真实身份,也得知了他的人生变故。
回程路上,我问吴岩:“按照王校长所说,黎冬家庭遭遇变故,妻子虽然大脑和腰椎受到创伤,总归是活着,儿子却永远的失去了,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家庭状况,你会怎么做?”
吴岩侧眼看看我,说:“再生一个?”
我摇摇头,说:“大概三年前,我曾和一个报社记者接触过,他想要做一期受害人家属的追踪报道,当时我还帮他协调过一些杀人案件的受害人家属,就在今年年初,我再次遇到他,和他聊起这件事,他向我说起了自己的感触,他本以为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会再生一个孩子,以此转移注意力,继续生活的,但他错了,绝大部分家庭最终都没能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因为那个孩子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血脉,更多的是一种记忆的承载,是独一无二的,更是无法被取代的。”
吴岩明白了我的意思:“你是说黎冬会想法设法恢复原本的家庭状况,而关键在于让黎德林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其实,我在分别潜入王沐晨和潘少阳的梦境后,老俞分析有人清除了他们的记忆,然后培育了新记忆,当时我还在疑惑,这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知道了黎冬的故事,我想这一切逐渐明朗了。”
“为了黎德林能够再次出现?”
“没错。”我点点头,“黎冬丧子,儿子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在他获得可以清除并培育记忆的能力后,成功保存了有关黎德林的记忆,他将王沐晨和潘少阳当作试验品,以此‘复活’黎德林的记忆,但培育过程并不顺利,在失败之后,他再次清除有关培育的记忆内容,但梦核中的片段无法彻底删除,因此他在王、潘二人的意识空间中植入了无限洋葱梦境,以此掩盖罪恶行径,最后将他们送到精神病院,一了百了。”
“照你推测,十年过去了,黎冬很可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记忆存储体,容纳了黎德林的记忆,而这个孩子应该也已经长大。”
“刚才王校长不是说了吗,黎冬对于黎德林的未来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划,每一步都有设想,甚至还记在本子上,王校长还说黎冬最希望黎德林考上东正大学的新闻系,毕业之后做一名记者……”
“看来,咱们得去一趟东正大学了。”吴岩突然笑了,“或许,在那里还能找到新线索呢!”
“没错,如果黎德林活着的话,现在应该也在念大学了,而黎冬制造的记忆存储体也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我凝视着窗外,“我有一种预感,他现在就在东正大学!”
为了验证我的推测,我们直接驾车从庆余市去了东正市。
十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赶到之时已是次日早晨。
我和吴岩站在学校门口,我感叹道:“距离我大学毕业也有十年了。我很多年都没有回过大学校园了,今天就假装一下大学生,再来感受一下校园生活吧。”
吴岩的一个警校学长现在是东正大学文学传媒学院的副院长,听闻来意后,立刻带我们去学校的教务处。
面对庞大的学生数据库,我本想多想几个名字的,后来索性直接搜索“lidelin”的同音,搜索时间是2012年至今,在全校近两万名学生中有十七人的名字与“lidelin”同音,其中在读学生有十一名,巧的是其中一名就在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新闻系。
当教务处工作人员打开他的电子学籍信息,我们看到他照片的一刻,我的后脊瞬间浮出一层冷汗。
工作人员转头问我:“是这个人吗?”
我侧眼看了看吴岩,四目交接的瞬间,我就知道,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虽然只是见过黎德林小时候的样子,但我们能够确定,眼前学籍照片中的学生就是黎德林!
他应该在十二年前就出车祸死了?
常驻人口信息都被注销了,他已经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了,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东正大学的学生信息库之中?
随后,我们见到了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