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赠送金腰牌
“回陛下,臣先前在自家府中,被家奴设计所害,万幸臣福大命大,并未遭其毒手。
那家奴落败,被臣所擒,可是其吞下口中毒丸,登时便没了性命。”
神宗开口打断了沈辰安的话。
“岂有此理!”
神宗的脸上怒气腾腾。
沈辰安是镇国公的独孙,让其处京都之中,便是将自己的软肋示于朝廷。
若是沈辰安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到时镇国公会怎么想。
好啊,我拼死拼活护卫景国江山,自己仅剩的孙子被人谋害在了都城之中,他心中又会作何想法。
是不是朝廷对于自己拥兵自重有了意见,所以直接让自己绝后。
“海元,下去之后,你去调查一下此事。”
“是,陛下。”
“你接着往下说。”
神宗看向沈辰安。
“那家奴刚吞毒身亡,臣便收到了悬剑司的传唤,说臣牵涉进了‘妖书案’中。
等臣进到悬剑司,才知是恒源书局掌柜韦彦,供述臣是妖书的始作俑者。
可臣此前并不知妖书是何物,后在悬剑司中,臣才见到了那本妖书。
其上皆是谋逆之言,诋毁陛下,臣见之心惊,并未敢继续翻阅下去。
臣经过仔细辨认,发现上面确实是臣之笔迹无疑。
不过,那是臣数年前练字的笔迹,臣现在书法已然提升不少,非先前所能及。”
沈辰安随口编了个借口,总不能说自己体内灵魂换了一个人,所以笔迹大变吧。
“经过臣仔细回忆,臣先前确实去过恒源书局,只不过是因为家奴在臣面前说恒源书局新进了一批先贤经典之作,臣这才去了恒源书局。”
沈辰安的话,也没有错。
毕竟《银瓶梅》也算是流传百年的经典图文书。
“诱导臣去恒源书局之人,正是谋害未遂,服毒自杀的那位家奴。
随后臣作出诗作以证清白,臣之笔迹已然和几年前大有不同。
而恒源书局掌柜供述,臣是近日去他那里刊印妖书,所以他的供词有明显漏洞。
后经臣推测,应是府中家奴和恒源书局掌柜串谋,想要谋害臣,所以才有此计。
臣先前练字的笔迹存于书房之中,那家奴偷了臣的笔迹,把每个字单独裁剪,而后再组词成句,临摹拓印于纸上,凭空作出了这本妖书。
这完全是想要谋害诋毁臣。”
只要是个明眼人,通过沈辰安的描述,便能知道是有人想要栽赃嫁祸于他。
身为一国之君的景神宗,一眼也能看透。
“万没想到,王库厂竟然在此时发生了爆炸,几乎震动了整个京都。
臣大胆猜测,王库厂爆炸案也是为了针对臣所设计的。
所以臣推断:镇国公府家奴谋杀案,妖书案,以及王库厂爆炸案,皆由同一幕后黑手所为。
虽然表面上是想要置臣于死地,可是实则是想要分化镇国公府和朝廷。
背后之人,所谋甚大,其心可诛。”
沈辰安一口气,把自己所有的猜测全都说了出来。
他先前有两种猜测,一种和朝廷有关,另一种和朝廷无关。
可是他现在仔细想想,这件事和朝廷有关的可能性极小。
镇国公将自己的独孙沈辰安放在京都之中,摆明了自己的态度,甘愿奉出自己的软肋,并且唯一的独孙还是个纨绔,朝廷根本不太有可能会置沈辰安于死地。
现在海晏河清,一派盛世之景,朝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要和镇国公决裂。
况且镇国公府,忠肝义胆,景国谁人不知。
也是因此,悬剑司朱冬才会因为敬服沈家将风,才会拼死救下自己。
所以极有可能幕后设局之人,正是要让手握重兵的镇国公和朝廷闹翻,随后再有所图谋。
景神宗听着沈辰安的分析,连连点头,沈辰安的分析和他心中所想几乎无差。
神宗皇帝认真地打量着金殿之中的沈辰安,像是第一次才认识这个孩子。
他实在不明白,为何这孩子先前总是一副纨绔的样子,今天又会如此的双眼如炬,一眼便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也许正如沈辰安自己所言,是受到了自己这个皇外公的训诫才知上进,神宗心里这样想道。
“孤会让悬剑司好好去查这几件事的。
安儿,你今日的表现让孤太过惊喜,颇有孤当年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