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寒病脉证并治(11) - 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伤寒杂病论 >

第26章寒病脉证并治(11)

第26章寒病脉证并治(11)  胸痹,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胸痹,心下悸者,责其有痰也,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麻黄各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胸痹,心下痛,或有恶血积冷者,九痛丸主之。

九痛丸方

附子三两狼毒四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一两干姜一两吴茱萸一两

右六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二丸。

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冷气上冲,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此为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断后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可渐加至三丸。

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假令妊娠腹中痛者,此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胶艾汤方

地黄六两芎二两阿胶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甘草二两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匙,温酒和,日三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

右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服,饮下。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当归四两贝母四两苦参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妊娠,有水气,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获苓散方

葵子一斤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身无他病,宜常服当归散,则临产不难,产后亦免生他病。

当归散方

当归一斤黄芩一斤芍药一斤芎一斤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匙,日再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