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谁敢站出来? - 我就是大明星 - 何晚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就是大明星 >

第230章谁敢站出来?

听到晨光的话,对于公司的这些员工而言,的确是往他们心里面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近些年来有关于实体书出版的公司发展越来越艰难,一点不夸张的说已经是举步维艰。如果说晨光的这家公司没有这么深厚的底蕴,那么早就倒闭了,正是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才能够一直苟延残喘,坚持到今天。

其实,对于公司的这些老员工来说。如果不是有着非常久的工作情谊,并且晨光对他们这么好,他们早就想跳槽离开公司。去其他有生机活力的地方发展,后来想了想,他们还是没有离开公司,一直留在了公司里面。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繁荣昌盛,普通人的阅读方式也从之前阅读纸质书变成了电子阅读。互联网繁荣昌盛智能机的普及,对实体书出版这个行业简直就是毁天灭地一般的打击。如果没有任何转机的话,要不了多少时间,公司就会逐渐走向陌路,最后,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现在听到晨光说《鬼吹灯》,一个上午就销售了10万本。这对于很多老员工来说是一个转机,本来说每个人心里面压力都很大,也希望自己的福利待遇可以提高。不过之前公司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大家工作有没有动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今《鬼吹灯》带来了转机,对于这些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晨光之前说的话没错,《鬼吹灯》带来的不仅仅只是销售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希望。

等到所有人马屁拍完之后,晨光又继续补充的说道:“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已经销售了,10万本。那么我敢预测,在这个月之内,绝对可以把我们印的30多万本全部销售一空。

单单是这30多万本的小说,我们实际上可以拿到手的利润就有380万,我宣布在场的每一个员工,可以拿到1万的奖金。”

成功的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这些员工就想起了铺天盖地的欢呼声:

“老板万岁。”

“谢老板。”

“哇,你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

“老板,我们什么事情都没干,你就这么给我们加薪,我决定了以后就死心塌地的跟着公司走。”

“老板,你实在是太好了。”

...........

公司的这些老员工一个个欣喜万分,他们之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只是负责简单的编排修改《鬼吹灯》的错别字。现在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有一些看着公司半死不活,想要离开公司的员工,看到晨光的这一番做法,打消了跳槽的念头。现在他们就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跟着公司的步伐走,老老实实的走下去。

一言不合就发奖金,像这么好的老板天下有几个。

.........

看着自己员工脸上带上浓烈的笑容,晨光心里面也很开心。他开公司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不过,有的时候适当的割舍一部分的利润,不仅不会让他亏钱,反而还会让他赚取比这个数量更多的钱。

眼见自己的这些员工这么高兴参观,也没有补充什么事情,他反而对着烽火开口问道:“《鬼吹灯》的实体书,几分钟不到就销售了2万本。如今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销售了10万本。

虽然说现在仓库里面还有20万本不过,要不好一个星期就可以全部销售一空。烽火,你作为公司的经理,你有什么想法以及后续的发展计划,你可以大胆的说,说错了我不会怪你。”

听到晨光的话,烽火反应很及时。作为公司的经理,每个人自然有两把刷子,如果说他没有自己的一些能力,也不可能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做到这一个位置。

话音刚落,他脑海里面浮现出一些想法。整理了一遍自己的思路,烽火非常认真的说道:“从《鬼吹灯》出版发行的销售数量来看,这本网络小说是非常有潜力的一本网络小说。无论是在电子订阅稿费那一方面还是说实体书发行这一方面,他的潜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这本小说既然有这么高的质量,我觉得我们应该增加它的印刷数量。

刚开始的时候才几分钟就已经销售了2万本,现在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10万本全部销售一空。并且很多书店打电话过来想要获得《鬼吹灯》的实体书。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及我们之前印刷的经验来看,这本网络小说最终的数目将会达到70万本左右的销售数目,在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可以销售一空。

我觉得,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下去,应该在印刷40万本左右。如果更保险一点,那么印刷30万本到40万本之间,我觉得都可以。”

作为实体出版的公司,对于相关的行业情况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尤其是对网络小说改编,为实体书的这种销售趋势,烽火非常有经验。一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宣传,大家比较有新奇感,所以在第一时间都会去购买有网络小说改编成为的实体书。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热度下去之后,购买的力度就会下滑不少。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小说在改编之前,他们都已经看过一遍。之所以购买实体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只是为了收藏。

购买网络小说,改编成为实体书的粉丝,大多数都是网络小说的读者。这些读者是有一定的基数,等到这些人买了实体书之后,后续路人增加进来的就会很少。这也是很多网络小说改编成为实体书之后,一开始数据非常爆炸,但是后续乏力的根本原因。

购买实体书的大部分都是这本小说的读者忠实粉丝,这一部分人数目是有限的。等到这些人人手一本或者大部分人购买了这本实体书之后,就不会有其他人去购买这一本小说。

不是说这一本小说不好,而是说这本小说知名度有限。这种小说又不是教材,必须强制规定,人手一本,如此一来后继乏力,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别看一个上午销售了10万本,下午的时间就能够把那20万本全部销售完,根本不能够按照这种销售模式进行计算。

上午销售10万本,那是没有购买到《鬼吹灯》的这一部分。读者想要去购买这篇小说,所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这本小说就被抢购一空。等到大家全部抢购结束之后,其他人去购买《鬼吹灯》,基本上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考市场上面的评价,以及非常纠结应不应该去买一本实体书。

最终能够转化为购买实体书的消费者会很少。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销售了10万本。剩下的20万本保守估计最低都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够完全消化。烽火预测,后续印刷的30万到40万本最低都需要三个月才能够消化,而且这是《鬼吹灯》这本小说质量非常逆天的前提之下,都需要三个月才能够完全消化。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之前去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看到很多明星纷纷转发《鬼吹灯》这本小说,这才是他预测《鬼吹灯》这本小说后续能够卖到70万本的根本原因。如果说没有这么多的明星转发《鬼吹灯》的广告,他的预测数目最终会在40万到50万之间,绝对不可能达到70万这么恐怖的数目。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的转发比任何的宣传广告更加有效。每个明星都有非常多的忠实粉丝,如果说他们的这些忠实粉丝能够转化为消费者,这些粉丝消费能力是非常恐怖的。有些人可能会一次性购买五六百,送给自己的朋友,或者留作纪念。

如果说没有这些明星的话,那么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等到这些小说全部销售完,最低都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甚至需要两三年才能够完全把这些销售全部销售完,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鬼吹灯》虽然很逆天,不过它也有自己的限度。它不可能像教材一样,一次性销售几千万本,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

听到烽火的话,在晨光的授意之下,大家进行了非常友善的讨论。

有些人觉得一次性印刷30万到40万本,实在太过于冒险了。《鬼吹灯》能够销售完这30万本,就已经是一个非常逆天的事情。后续不应该印刷这么多,最多印刷10万本,这才是最保险的。如果说一口气印刷30~40万本,那么这些书全部积压到仓库,那该怎么办?这些损失是由公司承担。

实体书这种物品又不像是其他商品,就算这个地方卖不出去,换一个地方一样能够销售。像小说这种物品,如果在这个地方如果不能销售,在另外一个地方也很难销。这就是大家的顾虑,到底后续应该是发了多少本?在场的这些人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预测。

如果说预测的数目刚好达到销售的那些数目,就是为公司立了大功。不仅可以升职加薪,以后在公司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反之,如果说预测的数目太过于离谱,印刷出这么多的实体书销售不出去,那就会成为公司的罪人。这么大的罪过,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承担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