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盐业改革
在新式推广方法之下,再加上附近一带百姓们的口口相传,诸如番薯、土豆、南瓜、花生等作物,推广速度大为提升。
尤其是赶上秋种季节,那些百姓们购买了种子之后,就紧跟着开始种植。
大明科学院农科所,以及皇庄的人员,也都分赴顺天府各地,指导百姓们科学种植。
种子的大卖,也让朱慈烺看到了希望。
看来,皇庄也要改一改了。
不能指望着皇庄赚钱!
皇庄,要成为天下百姓们的表率!
或许,做成种子基地,倒是可以的!
说干就干!
当即,朱慈烺吩咐王承前,掌管皇庄。
朱慈烺又给大明科学院农科所,写了一封信,让他们派人,共同参与皇庄的经营。
入秋之后的秋种,也加大了番薯、土豆、苞谷、花生的种植。
而且,还增加了辣椒、烟叶、向日葵、番茄、菜豆等作物。
这些作物,也都是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从梅里卡洲传到世界各地的。
随着西洋人,与大明人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增多之后,也传到了大明这边。
另外,朱慈烺还在广州附近,开设了一个皇庄。
在那边的皇庄里面,推广种植菠萝、木薯等作物。
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世界各地的交流,日趋多了起来。
这么多作物,也互通有无。
也正因此,大明朝的餐桌上,食谱也越来越丰富。
再三叮嘱王承前之后,朱慈烺也稍微有些放心。
在各地秋种,已经结束的时候,朱慈烺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新盐田产盐了!
“是吗?”
当朱慈烺得到这个好消息之时,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婉儿,走!去看看!”
当即,朱慈烺、上官婉儿一行人,朝着大明帝国化工基地行去。
一个多月未见,这边也已经大变模样了。
路面硬化,基本完成。
各类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之中。
朱慈烺一路没有停留,直接朝着新盐田行去。
盐。
不管在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都是生活必不可少之物!
家家户户少不了盐!
也正因此,自古以来,盐便是官营产业!
这个官营产业,持续到后世,也没有怎么改变。
盐税收入,也比较丰厚!
尤其是朱慈烺登基以来,各地铲除贪官、劣绅,连带着一些贩卖私盐的贩子,也被铲除了。
因此,各地盐场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在和草原、西域等地的贸易之中,盐甚至也是硬通货!
不过,这个时代的盐,大都有些苦咸。
毕竟,古代的盐,只是单纯地晒盐,并没有精制。
甚至就连颜色,也有些偏黄。
不过,侯得榜改革新盐田之后,自然也改革了晒盐的步骤、工序,采用了新技术。
一来到新盐田,朱慈烺就看到宽阔硕大的新盐田,横亘在面前。
新盐田,摒弃了原本的小家小户的小盐田。
而采用了连成一大片,一个盐池,占地数十亩,呈阶梯状分布。
旁边有渠道连通,注入海水。
大盐池,风吹日晒,早已经成了白花花一大片。
盐池之中,有头戴笠帽的工人,将粗盐拢成一堆。
看上去,有些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