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改革科举制度 - 大明:开局十万岳家军 - 紫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2章改革科举制度

东林党虽然已经覆灭,但是现在的朱慈烺依然愁眉不展。

武英殿内,李岩开口说道:“陛下,臣听闻东林党之兴起,乃是当年东林先生顾宪成回乡讲学,渐渐聚集起来的一批人!

而这些人的初衷是,学习,进而参加科考!

毕竟,顾宪成等人,那都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也算是科考场上的得意人员!

因此,才能够笼络一大批士子,前来听讲!

毕竟,他们能够通过学习,考上科举,进而当官,出人头地!”

“可是,”

李岩盯着朱慈烺,继续说道:“这些书生们,为何会聚集在东林书院呢?

为何会愿意听讲呢?

为何现如今,南直隶江南等地,东林党名望这么高呢?”

“那都是因为,在东林书院听学,的确有助于他们考上科举!”

李岩微微一笑,说道:“现如今,东林党已经铲除。此次耽搁的秋闱,也将再次举行!

难保应试者,不会出现下一个钱谦益!

若是让这样的人,通过科举,走上各级官府任职,我们今日之举,又有何用呢?

即便是灭了东林党,他日也会出现西林党、南林党、北林党!

欲要真正斩草除根,必要正本清源!

本者,根本也!

源者,源头也!

何谓本源?

科举是也!

八股是也!

只要科举仍在,八股仍在,江南士子仍然会研习八股应试之策!

假以时日,圣人之言,便会变了味!

因此,要正本清源,必先解决科举、八股!

臣李岩,请陛下三思!”

说着,李岩拱手抱拳道。

听着李岩的一番话,朱慈烺登时愣在原地。

振聋发聩!

醍醐灌顶!

是啊!

若是科举制度不改变,八股文不改变的话,依然会有千千万万的士子,为了跃上龙门、荣登皇榜,而聚集讲学!

若是讲学之人,心怀不轨,难保不会再次出现钱谦益之流!

即便是现如今,朱慈烺在的时候,可能没有!

但是,数十年、数百年之后呢?

为了彻底杜绝此类事情,则要正本清源!

要彻底改革科举制度!

彻底改革八股考试!

还要彻底改革士子求学之途径!

这个时候的科举制度,那是选拔各级官员的吗?

诚然!

其中,仍然有一些真才实学,譬如徐光启、孙承宗、孙传庭等能臣!

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那些只知贪腐,不知为民的蠹虫!

枉我大明朝,对待两榜进士,寄以很高的地位!

进士及第后,部分人直接到各衙门、官府任职!

而一部分人,经过翰林院简单学习之后,甚至直接主政一县!

一县之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若是县域官吏贪腐,更是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

更别说绝大部分县令,甚至连一点基层治理的经验都没有,如何能够胜任县令之职呢?

长此以往下去,基层治理败坏,百姓对朝廷充满怨言!

大明朝,能不亡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