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一百个孙子
“哦~”于冕恍然大悟:“这是上咱们家来躲懒来了?”
读书写字是多美好的事,怎么公主殿下就那么排斥呢?
“嗯。”董氏笑着点头:“行了,这里没你什么事,你快去读你的书,你爹远在草原都惦记着你的学业,可莫要让他失望。”
这才哪到哪儿,等公主殿下再大些,怕是连他们家,等闲也不能来了。
于冕点点头,乖乖去了书房,十年苦读不过是个虚数,起码得读个二十年,方才算得上是饱学之士。
书读累了,偶尔行至花园歇息,听到妹妹院子里传来的银铃笑声,他便又觉得疲惫全无。
童年真好啊,什么烦恼都没有!
凌薇疯累了,便同小姐妹一块儿躺在床上闲话八卦。
“我那小侄女,力气大得很,她吃奶的时候只要是没吃饱,就抓着奶娘的衣裳不撒手,扯都扯不开。”
“我爹说,等她长大了,指不定就是陈家姐姐呢。”
璚英安安静静地听着,却忽然说起胡家那位最小的公子。
“前些日子胡家伯爷过生辰,办席面的时候,母亲带我去了,我瞧见了殿下你的那位小舅舅,生的真是玉雪可爱,很是讨各家夫人喜欢呢。”
“是吗?”凌薇轻声道:“我都没见过这位小舅舅呢,不过他娘是教坊司出身,估计长相是好看的,他娘好看,那他自然也是好看的。”
自家娘亲好像不喜欢他,提也没提起过这位小舅舅。
不过也是,娘亲见大舅舅的时候都得隔着屏风,何况她和小舅舅,又不是一母同胞,自然用不着放心上。
“我还瞧见胡家二夫人了。”璚英侧身半撑起脑袋,轻声道:“听说她夫君出门已有六年了,至今未归呢,我瞧着二夫人一直咳嗽呢。”
身体都差这个样子了,会不会是挂念夫君的缘故?
她猜,宫里应该是不知道的吧?
凌薇凝了凝眉,二舅母病了,他没听母后说过呀。
实际上,景舒也不知道这事,知道了以后也没来得及顾上,只派了太医去看,因为郑和在南京去世了。
终年六十六岁,比历史上多活了整整四年。
朱瞻基多少有点难过,早知道就该早点让他回南京,多在南京享两年福的,可惜了啊。
景舒却觉得已经很好了,至少人家郑和没有死在异国他乡不是?
单单就这一条,也比历史上好很多了呀。
小朱咬着牙:“当年爷爷,让老和尚算算我能活多久,老和尚说我能活到八十三岁。”
“我若是活不到八十三岁,待我下去非得找他算账不可。”
真是的,他越想越气。
八十三?
三十八?
旺三代?
太宗、仁宗、宣宗?
文字游戏是这么玩儿的?
“姚广孝已经挺好了。”景舒调侃道:“那别的人都是说皇上万岁呢,他起码没那么夸张。”
只不过,把他的话反着听就是了。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老和尚要是敢那么夸张,信不信他脖子上的家伙,早就被他爷爷给砍了?
景舒安慰完了皇帝,才抽出时间来安慰自己弟妹。
其实按道理来说,胡家的父母均已经去世了。
胡轩和胡岸早就该分家单过,可胡轩这个二房当家人,却一直在外边漂泊,大房自然不能在这时候分家,所以这件事也就耽搁下来了。
而吕氏六年没见过丈夫,这六年也就听过两次丈夫的消息,任她在如何坚强心里也是打鼓的。
整日在伯府里住着,看着大房一家其乐融融,在看看自己家的冷清,她心里自然落寞。
“三姐姐,六年了,我们的大闺女都已经十五了,这父亲不在家,如何相看,如何定亲,如何出门?
三姐姐能不能帮帮忙,试着派人去找一找夫君,让他先回家来,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了再走也好啊。”
她没说的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好歹,好歹让她看看自己的男人是不是还能喘气儿吧?
“弟妹别难过。”景舒拍拍她的手,温声承诺道:“我会让人去找四弟的,你也要放宽心才好。”
“你放心吧,侄女的事,就算是四弟不在家。”
“我和大哥也不会不管的,你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别等四弟回来了,你自己的身子却拖累坏了。”
古代的宗族家长制,孩子成亲前没有父亲确实有点麻烦。
关键是真的没爹还好说,问题是人家有爹而且爹还活着。
在古代,无论男女,只要你爹娘还活在这个世上,那你就不能不告而娶(嫁),否则你就是不孝。
不孝的名声,别说是普通人了,就是皇帝和皇后也不一定承受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