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不会说话,你还敢拼职场》(9)
这么说话,你就赢了 每天我们都在说话,不论我们说话的技巧是否足够好。我们不断地想办法让别人赞同我们的观点、支持我们的行动、把最好的东西交给我们、向我们支付最理想的报酬。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善于运用生活中最丰富的细节,让自己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在沟通的过程不断地根据对方的反应做出调整,就如同网球选手观察对手球的来势,然后果断地挥拍迎击,往往一击成功!
——戴尔·卡耐基
1.心不快时选择看淡,说不通时学会拐弯
技巧总结
永远都要避免正面的冲突。
恨只会让恨更加地恨,而爱可以让恨消失。
世界大战期间,我曾是澳大利亚飞行家罗斯·史密斯先生的经纪人。那时,他代表澳大利亚在巴勒斯坦执行飞行任务。战争结束后,罗斯在一个月内,围绕地球飞行半周的事件让世人震惊,他不仅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给予的50万美元的奖励,还得到了英皇赐予的爵位。
那一时期,罗斯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名人。有天晚上,我去参加一个欢迎罗斯爵士的宴会。当时坐在我旁边的来宾,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并且还用到一个诗句。他说那个诗句来自于《圣经》!可是,我记得那句话明明是出自莎士比亚的剧本。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我毫不犹豫地指出了他的错误,但是那个人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个讲故事的人坐在我的右边,我的老朋友贾蒙坐在我左边。贾蒙熟知莎士比亚的著作,所以,我和讲故事的人都愿意让贾蒙来评判这件事。贾蒙安静地听完后,在桌子底下用脚踢了我一脚说:“戴尔,你错了,这句话是出自《圣经》。”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我问贾蒙:“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著作,为什么说我错呢?”
贾蒙说:“那是莎翁的作品,《哈姆雷特》的第五幕里的第二场。可是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让别人难堪呢?他发表言论的时候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也不需要你的意见,你又何必跟他辩解呢?最后,我要告诉你,戴尔,永远都要避免正面的冲突!”
“永远都要避免正面的冲突!”我牢记这句话,虽然说这句话的人早已经去世了。那个教训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曾经是一个固执、爱辩论的人,在纽约当辩论老师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写一本辩论方面的书。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好意思提这事儿了。
从那之后,我倾听过数千场的辩论,并且留意事后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我得到了一个结论:世界上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得到辩论的最大胜利,那就是尽量避免辩论……在一场辩论中,你不能获得成功,就是失败了,可是如果你赢了,还是跟失败没什么区别!为什么呢?假若你赢了对方,把对方批评得体无完肤,结果又会如何呢?你高兴了,可是你使对方自卑、不满、难过……你必须要知道一件事,当人们被强迫说服的时候,他仍然会坚持自己是对的。
几年前,我的学习班有一个喜爱争辩的爱尔兰人,他的名字叫奥哈尔。奥哈尔是汽车公司的一名销售员,但是他的业绩并不理想,于是,他来向我求助。我跟他交谈后发现他在推销时,常常会因为顾客的态度不好,或者顾客的批评而与之争执。
他愤愤不平地对我说:“我听了特别生气,就忍不住教训他几句,可是这样他就不买我的东西了。”
针对奥哈尔的情况,我刚开始并不是教他怎么说话,而是训练他怎么减少讲话,避免跟人做无谓的争论。如今,奥哈尔已经是纽约怀特汽车公司的一名成功的销售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假如我现在走进客户的办公室,对方说:“什么?怀特汽车?我不打算买,就算是送给我我也不会要,我准备买胡雪公司的卡车。”我听完他的话,不会反对他,反而会顺着他的话说:“兄弟,你说得对,胡雪的卡车的确不错,倘若你买了他们的车子,相信你不会亏本。”他听我这么说,就没有话说了,就算是想赶我走,也不知道如何说出口。他开始说胡雪的车如何好,可是无论他怎么夸赞胡雪的车,我都不反对,最终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已经把胡雪车的所有优点都说完了。这样,我就找到了机会,向他推销怀特的车了。
如果在以前,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火冒三丈,我会说胡雪的汽车是多么不好,可是如果我一直说胡雪的汽车不好,对方就越会认为好,这样就会发生争辩,对方也就不会买我的汽车了。回想过去,因为那些没必要的争论,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也错失了很多赚钱的机会。现在我懂得了如何避免争论,这让我获得了很多好处。
睿智的富兰克林常常说:“如果你一味地争辩、反驳,也许你会得到一时的胜利,可是你永远得不到对方对你的好感、对你的喜欢。”
你可以考虑一下,你是在乎空虚的胜利,还是在乎人们对你的好感,这两件事,几乎无法同时拥有。你在辩论的时候也许认为自己是对的,可是当你要改变一个人的意志,让对方生气的时候,那么就算你对了,也跟错了没什么两样。
威尔逊总统执政期间的财政总长是玛度,他根据从政多年的经验得到了一个启示:“我们绝对不可能用辩论让一个愚昧的人心悦诚服。”玛度先生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依据我的经验,不仅仅是愚昧的人,任何人你都别想用争辩来改变他的意志。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政府的一位税收员与所得税顾问帕森斯为了一笔账目发生了争论。帕森斯说这是一笔无法收回的坏账,所以不应该征收所得税。可是,那位税收员反驳道:“我认为他必须缴纳所得税。”
帕森斯在学习班上说:“这个税收员冷酷、傲慢,跟他争辩得愈久,他愈是顽固,而且将我的话等同于废话。所以我决定不再和他争论,打算用另一种方法来攻破他的心理防线。我这么说:‘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一件小事,因为你处理过很多这样的问题,但这对我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的税务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我很羡慕你的工作,并且跟你在一起工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对他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所以那个税收员高兴得挺直腰身,开始谈他的工作经验,还讲了很多由他发现的徇私舞弊案件。最后他用愉快的语调说起了他的家庭、他的孩子。在他离开的时候对我说,他回去会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三天后给我答案。三天后,他对我说:‘那笔税收决定不征用了。’”
那个税收员也拥有人类最常见的弱点,那就是他需要尊重。只要有人承认他的重要性,那么争辩就会立即停止。由于他延伸了自己,提升了层次,所以他就会变得善良,富有同情心。
所以说争辩只会让错误加大,而要想解决问题,就要避免争辩。有一次,林肯语重心长地对一个与同僚发生冲突的年轻军官说:“要想成大事,就不能浪费时间去和别人做无谓的争辩,这样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还会让自己失去自制。要学会与人谦让,与其跟一条疯狗同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倘若被疯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疯狗打死了,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2.批评他人最难把握的是分寸
技巧总结
批评是一种艺术,要使你的批评具有说服力,就必须掌握一些批评的窍门,特别要注意批评语言的运用。
批评语言可分为暗示式、请教式、安慰式、模糊式、兼重式等,这些划分并不一定十分科学,只是根据日常生活的运用来简单归纳。如果你详加研究,相信你会从中品出许多有用的东西。
约翰准备结婚了,他度蜜月的方式是到欧洲去旅游,正在他紧张筹备的时候,公司人事部主任问他:“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约翰答道:“都差不多了。”
人事部主任说:“唉,现在正是公司最紧张的时候,正缺人哪!你一走就少了一根大梁!”
约翰度蜜月是理所应当的,但在公司正需要人的时候约翰却要耽搁,人事部主任虽说无法批评他,但这段对话里却暗含了批评,也有一种期望在里面。
有一个人正在一处禁捕的湖区捕鱼,这时,湖区管理人员走过来。捕鱼者心想,这下糟了,不但要挨批,还要没收渔具了。管理人员走近后,不仅没有教训他,反而客客气气地说:“先生,你在此洗网,这一带的湖水岂不被污染了?”这位捕鱼者大为感动,连忙诚恳地道歉,收起渔具离开了。
这位管理者把批评变成了请教,既达到了目的,又维护了对方的自尊,使被批评者心服口服地终止了不良行为。
莫泊桑年轻的时候,曾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楼拜请教诗歌创作方面的问题。两位大师一边喝香槟酒,一边听莫泊桑朗读诗歌作品。布耶听完后说:“你这首诗,虽然意思像葡萄,一颗颗分外明显,但毕竟还有一根茎连着。好好修改修改,也不失为一首好诗。”
德谟克斯代表公司进行一桩谈判,在谈判桌上双方剑拔弩张,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互不让步。德谟克斯于紧张之中不慎说漏了嘴,把公司关于产品价格的底价说了出来,使公司谈判处于被动地位。事后,德谟克斯后悔不已,痛苦不堪,最后他打算以辞职来谢罪。公司经理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我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你确实使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钱,但是没关系,我们毕竟还是赚了钱。你以前为公司所做的一切大家都明白的。”
德谟克斯感动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更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公司屡创佳绩。
以上两种批评都属安慰式批评,它的特点是一方面指出你的错误,另一方面又对你表示一定的肯定,给犯错者以一定的安慰。
有的时候,某些批评不宜具体地针对个人,它或者是一种现象,或者只是一种倾向,没有必要进行点名批评,这时就可用模糊式批评了。
如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公司总裁布德先生说:“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本公司最近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有的员工消极怠工,不按时完成任务。尽管英国正在发生罢工,但是,我希望本公司职员能认真遵守纪律,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发给你们薪水的是公司财务部,不是英国。希望一部分人能明白这点。”
布德总裁的批评具有弹性,这种做法的效果远比点名式批评要好得多。
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误的地方,既不肯定这个人以往还是有一些成绩的,又不指明应该怎样做才对,往往成了一种怨气的排放。这种不具有实际内容的批评,往往不能服人,它只能导致被批评者更大的消极对抗。如一位丈夫埋怨妻子:“家里一团糟,又有客人要来,你怎么只管坐在那儿化妆?”这种批评只注重了妻子做错的地方,没有指明该怎么做,并且,极易导致妻子的不满,使她心情更加糟糕,甚至她还会反驳:“我化妆不也是一种准备吗?”当然,礼貌的装束迎接客人确实可以,不过在家庭之中必不必要就不敢说了。
人们批评的时候,往往套用别人的话语,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既不能服人,也没有多大意义,也使得被批评者反感。某位年轻的小姐对一位中年妇女刚买的一套时装进行品评:“你这套时装既不流行又没个性,显得太大众化,穿在身上一定显不出你的身段和个性。”这位中年妇女听了极为反感,理也不理这位小姐就走了。
正确的表达方式,最好的办法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管正确不正确,说出来供大家参考,这样,也比较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此外,重要的一点是,批评的时候要克制“我”的情绪。
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对方是否会因你的话而感到不满。先清理一下你的感受,诸如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是有好处的。如果你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就最好不要开口,等出去散散步,冷静冷静再说,这样会使你的批评更中肯。
有经验的批评家认为,在开口批评人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明白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心存敌意还是故意找麻烦,这对选择表达的词语很有必要。一个人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它必然从你的言语神态中反映出来。这种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旦对方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激起同样的情绪,有的人会立即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你的批评态度来。这样,你会使批评陷入僵局。
你要明白,批评不是人身攻击,批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是为了以后不再出错。所以,适当地注意你的表达方式、遣词造句以及表情态度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