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何大清当年离开的原因 - 四合院:开局棒梗喊我何叔 - 陈二仙儿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34章何大清当年离开的原因

因为一场救治,黄国华与何雨柱一家的关系也亲密起来。

时不时的过来坐坐,给小姑娘带点吃的和玩具。

不知是不是东西的加成,何雨柱总觉得自家的小棉袄漏风了,总是向他俩询问那个叔叔什么时候来。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何雨柱觉得目前这种状态很不错。

然而,一封书信打破了宁静。

这个年代,书信是国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一纸素笺写满相思,跨越千山,走过万水,将思念传递。

正如诗中所说:“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

这时候的人们,觉得最漫长、最难熬的恐怕就是等信的日子……寄一封信,最少都要20天,有时候要更久。

如果有紧急的事情,可以发电报,邮递员骑着车送来。

拍电报3分钱一个字,地址和姓名也要计费,20个字要6毛钱。

电报一字很贵,所以都很精炼,像文言文。如:母病重速回,或者:父故速归。

这封来自保定的书信,寄件人何大清。

何雨柱拆开看后,里面大致内容是何大清打算带着同父异母的妹妹过来看看,在过年的时候……

何雨柱想到后世剧情中,何大清老年时候被白寡妇两个儿子撵出来,住进了秦淮茹办的养老院……这个世界应该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吧?

大不了到时候替这个身体敬下孝道,毕竟当年他和常秀秀结婚他也过来了。

"柱子哥,谁写的信啊?"

"我爸,说过年时候打算回来看看。"

何雨柱随手把信纸递过去,到时候安排一下就可以,而且也提前通知下何雨水,只是不知道对方能不能出门。

算算日子,那时候孩子估计还没满月。

常秀秀接过来一字一句的看了一遍,除了两人成亲那天见了一面,剩下的时候都没有再见过。

算算时间还有大半月过年,是不是得提前准备点东西备着。

"媳妇,不用忙活了,到时候一家人吃顿饭就行,雨水那屋也有住的地方……"

何雨柱说不清道不明这是什么心情,陌生人还是亲戚?

依旧如去年一样,红星轧钢厂二十六就放假了。

四合院众人都在准备着过年的东西:炸东西、贴对联、打扫屋子、蒸馒头……

前段时间,常秀秀在那架蜜蜂牌缝纫机上忙个不停,给一家人赶制新衣服。

大人没啥讲究,孩子倒是喜欢穿新衣服。

学校也早就放了寒假,院子里的孩子三五成群的游荡着,大的带着小的,有的身上已经穿上了家里做的新衣服。

"槐花,注意别把衣服弄脏,这洗了可是干不了。"

"知道了!"

清脆的童音传回来,槐花很是宝贵自己的新衣服,生怕弄脏过年穿的是旧衣服。

秦淮茹在屋子里忙活着,棒梗在一旁帮忙,贾东旭坐在小板凳上烧着地锅。

贾张氏前两天过来帮着把油炸和面食做了,现在也守着自己的小家忙碌,抽不出时间过来。

土灶台上煮的是大肉和整鸡,贾东旭买了好几斤的猪肉,不仅把手里的肉票用完了,还到鸽子市换了一些,今年他家准备过个好年。

"媳妇,你看看肉熟没熟?"

烧柴火也有不短的时间,锅里溢出的肉香味飘散开,很是诱人。

秦淮茹放下手里的工作,掀开锅盖,拿着筷子扎了几下,很容易就进去。

"熟了,把火撤了吧,再焖煮一会儿。"

其他人家都在为过年准备,每个人的脸上带着喜悦,即便是一年当中再辛苦,过年这几天也要笑呵呵的。

一九六九年过去,一九七零年开始。

今年何雨柱家过了个大团圆年,一大桌都有点坐不下。

看着十来岁的同父异母妹妹和有点年迈的何大清,何雨柱只能感叹岁月不饶人。

"柱子,你过来我跟你说点事。"

酒足饭饱,何雨水一家也回去了。

何大清或许是喝酒的缘故,满面红光,眼神带着一丝迷离和坚定。

何雨柱也摸不着头脑,这老爷子不会说他不是亲生的吧,还是打算留下来了?

两人来到中院,院子里也没有人,都在屋里歇着。

"柱子,你也这么大了,这么多年也是辛苦你照顾你妹妹,我这次回来也是跟你说下我当年抛下你俩离开的原因……"

酒不醉人人自醉,何大清似乎下定决定,开始讲述。

何雨柱也没插话,递上香烟,云雾缭绕中,了解一直存在他心里的疑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