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拦截迁徙队 - 重建北宋 - 苕面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重建北宋 >

0026、拦截迁徙队

来到这个时空两个月,一连串的变故让李宪应接不暇。

大辽国的军队被打跑了,结果来了更加凶残的女真鞑子。

大宋朝也来了军队,却像一团烂泥,二十比一都打不赢敌人,捞钱的机会一刻却不会放弃。

李宪终于切身感受到现如今的幽云十六州是个什么状态,也明白了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最底层的老百姓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这根本不叫人过的日子。

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李宪有些责怪那些造反的人,因为他们四处捣乱削弱了大宋的实力,结果导致后来加速崩溃。

经过这次保州之行和飞狐县的屠城事件,李宪彻底理解了那些揭竿而起的英雄豪杰,也理解他们为何痛恨大宋朝。

社会底层的百姓不造反,并不代表大宋朝廷就会强大起来。只要皇帝喜欢奇花异草,喜欢玄门道士,喜欢舞文弄墨,喜欢李师师,说明下面必然是贪污腐败到了极点。

一个腐败的朝廷,它的所有决策必定一无是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自掘坟墓。

“幽云十六州沦陷两百年,如果不好好整顿一番还真不行。”李宪纵马疾驰,脑海中的各种信息纷沓至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个地方和当年面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果不从根本上下手,只怕未来老子根本无法立足。”

不能怪李宪有这么消极的想法,事实上后世就发生过类似的历史事件。那自然是入侵之后,出现了超过

郭小乙突然传来飞狐县被屠城的恶劣消息,李宪极度愤怒仅仅只有几秒钟,因为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个关键问题。

萧姵曾经说过,女真鞑子的总人口不到百万,所以他们的兵力并不多,每一次出动五十人的骑兵就不是小事情。

此后李宪也想起不少历史资料,比如说岳飞刚开始不过一个大头兵。他之所能够很快崭露头角,就是因为他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连续干掉了几股金兵,而且每一次都只有几十个金兵。

此前已经在倒马关干掉了三十六人,李宪简单推算一下,县城中女真鞑子应该没有几个人。

这个年代不像后世有冲锋枪和机枪,用冷兵器屠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需要一个庞大的人数优势。

那么,女真鞑子难道在群山环绕的一个小县城驻扎了大批军队吗?

现在大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还没有被抓住,金国女真鞑子的主要目标还是清剿大辽国的残余兵力。

由此可知,女真鞑子在飞狐县驻扎大部队根本不现实,历史上也没有这个记载。

按照固有的历史,完颜宗望在灵丘县和飞狐县集结兵力,应该是两年以后。然后从这里向南发起进攻,最后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根据一千年之后教训,李宪脑海中出现了另外一幅画面,飞狐县的惨案应该有两部分人实施:女真鞑子之外,必定有汉奸帮忙!

按照这个思路推演下来,李宪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想有效抗击女真鞑子,首先就必须干掉附近的所有汉奸,否则老子今后作任何事情都无法保密。军事部署上如果不能保密,那必定每战必败。”

恰在此时,一匹快马返回:“公子,前面就是杨各庄,距离已经不到五里。”

“唐奎,命令兄弟们就地休整,同时把马匹找地方藏起来,每个人带上自己的弓箭和短兵器,接下来需要步行。”

唐奎,就是上次跟着李宪摸掉蔡攸巡逻队的家伙之一。这家伙年纪不大,心狠手辣,一手鹰爪功很有些功力,直接可以把人的喉咙抓穿。

虽然唐奎很有些桀骜不驯,李宪还是任命他担任二十四人特别行动队的队长。没办法,今天晚上一致对外,如果不能杀伐果断的话,一旦让金兵缓过劲来,只怕会闹出大乱子。

“兄弟们都是练家子出身,我们今天晚上这次行动好有一比,也就是你们经常使用的一记黑虎掏心。只不过不是一般的拳头,而是我们二十五个人组成一只拳头,必须一拳就砸到女真鞑子的心窝上。现在大家跟在我身后,保持肃静。”

对于没有整编的江湖人士,李宪没有什么战前动员,也没有过多的战术动作说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身先士卒,首先做出表率。

左手提着青龙剑,李宪把右手向前一指,然后施展侦察兵特有的步伐向前窜去。这不是什么轻身功夫,而是一种实战技巧:脚尖落地,小步快跑,无声无息。

二十分钟以后,李宪已经来到一棵大树后面,前面两百多米就是打谷场,上面已经是一片光亮。

可能因为人数太多,这么冷的天竟然都在村外宿营。初步看起来就有数十个大火堆,火堆四周围坐着黑压压的人群。>

招手把唐奎叫过来,李宪才低声说道:“你带领兄弟们在这里等候一下,我要摸进去看看情况,搞清楚女真鞑子究竟有多少人。”

唐奎摇摇头:“公子何必冒险,还是让我去吧?”

“我知道你们都会高来高去,但是战场上进行最后的战术侦察是另外一回事。让兄弟们看好我的身法,今后你们也用得上。”

李宪让大家看好他的身法,自然有深刻的含义。因为上一次解决巡逻兵的时候,就有两个人出了差错。

今天,李宪要给他们再次表演一手,让这些江湖人士知道战士和老百姓的区别。

原来,李宪此前略一扫视,发现营地的直径大概五十米,外围每隔二十米有一个岗哨,一共有八个哨位。这些哨兵背里向外站着,一般人根本无法靠近。

唯一的漏洞,就是女真鞑子有些疏忽大意,并没有安排流动哨,或许女真鞑子认为四五十米长度,根本不需要游动哨。

为了让二十四名特别行动队员看清楚手法,所以离线选择了距离最近的那个哨兵。

李宪把宝剑插在后腰带上,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从两名哨兵正中间摸过去,距离还有三十多米的时候就采用匍匐前进。

这不是标准的匍匐前进,而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前进方式,实际上就是身体腾空,用双手双脚在地上爬行,确保没有声音。

现在是正月尾,属于最冷的季节。哨兵穿着厚厚的羊皮大衣,脑袋藏在尖顶皮帽里面缩着脖子,袖着双手把红缨枪抱在怀中,还一个劲的跺脚。

在冰棱上跺脚,这个动静可不小,也就是李宪发现的机会。他一直爬到敌人身后,几乎到了哨兵脚后跟才停住,然后屏住呼吸缓缓直起腰来。

捂嘴、锁喉、拧脑袋——三个动作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那个哨兵的脑袋掉转一百八十度,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尸体。

制造一具尸体并没有完成任务,李宪还必须接着跺脚,保持原来的节奏不变化。左手把尸体抱在怀里,右手把红缨枪接过来,然后倒转枪头插在地上,最后把尸体固定在枪杆上。

现在终于行了,哨兵还站着。至少从远处看,这个哨兵仍然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李宪知道这是暂时的,敌人肯定要换岗,所以他必须争取时间。

数十个大火堆不用看,这都是老百姓。李宪早就有了侦察目标,那就是北山坡的杨各庄祠堂。

打谷场就在祠堂南面,要靠近祠堂仅仅制造一具“尸体哨兵”是不行的。李宪一口气制造了三具“尸体哨兵”,才把进入祠堂的通道打开。

挥一挥手,这是招呼唐奎等人赶紧靠上来,同时解决另外五个哨位,李宪则一头扎进祠堂的阴影之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