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豆豆满月了
冬至那一天,豆豆正好满月了。
金宁跑到集市上买回来一张九九寒梅图。
“大姐,从今天开始就入九了,咱们开始画寒梅图,等到寒梅图画完,冬天就过去了。”
金菇看着这张寒梅图,不过是一张宣纸上用墨笔画了一株梅花,梅花干枝上画了花瓣,画的够粗糙的了。
她想起小的时候也画过寒梅图,这图也叫九九消寒图。每天用朱砂在一朵花瓣儿上点一点,一直到都点完了,正好是八十一天,数九寒天也就过去了。
正好金氏在用朱砂给豆豆往额头上点一个小红点,金宁就捞起豆豆的一个食指,在朱砂盒子里沾了一下,点在寒梅图上。
“我们小豆豆今天满月,第一个花瓣就由他来点。”金宁嚷道。
豆豆也很开心,小手一划拉,在金宁的脸上划出一道红线。
“看看,你大外甥给你化妆点胭脂呢。”金菇笑着调侃她。
“哎呀呀,你这个臭小子,我这脸上白擦雪花面脂了。”金宁捂着脸叫道。
金菇奇怪地看着她问道:“雪花面脂?”
“是啊,我去集市上买寒梅图,路过胭脂店,那里正在推销雪花面脂,说是擦了之后脸可细麸了,还不会被风吹裂了。我就上去试了一下,擦上之后果然脸很舒服,不那么紧绷了。唉,可惜太贵了,我没舍得花钱买。”金宁惋惜地说。
“胭脂店里卖多少钱一盒呀?”金菇心里一动,连忙问道。
“大姐,就这么一小盒,”金宁用手指比划了一下,“也就比大拇手指盖大那么一点点,就要五百文钱。”
“啥?五百文?”金菇吃了一惊,随即也了然了,在她的记忆里,貌似这里就没有什么护肤品存在,胭脂店里也就卖一些妆粉、口脂、黛粉之类的,还有澡豆、桂花油,可没听说有面脂之类的护肤品。那这新出的产品当然就贵了。
“可不是咋地,我在那里咬了半天牙,还是没舍得买。”金宁小声说道。
可是她再小声,因为挨得近,也被金氏听到了。她抬起头对金宁瞪着眼睛说道:“我统共就给你一两银子,是让你去集市上去买头尾和长寿线的,别告诉我让你乱花了。”
“没有,我没有乱花,你让我买的东西我都买了,不信你看嘛,都在箱盖上放着呢。”金宁赶紧辩解。
“那还差不多,你可不要乱花钱。”金氏又低头拾掇豆豆去了。
金菇疑惑,“头尾”是什么东西?她也没有问出口,站起来走到地下的箱子旁,拿起箱盖上的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老虎帽,一个拴着红绳的银质长命锁,还有一双小虎鞋,外加一团五彩绣线。
“大姐,这个长命锁是咱娘前几天去铺子里定做的,让我今天去取,手工费就要两百文,可真贵啊。你看这老虎帽好看不?其实咱娘也会绣的,不过是她的手粗糙了,不能绣这缎子面的,才让我去买了一顶。”金宁摆弄着漂亮的老虎帽给金菇看。
“唉,按理说应该给孩子置办老三样的,可是娘的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只好委屈我的大外孙了。”金氏叹了一口气说道。
金氏嘴里的老三样,就是指长命锁、手镯、脚镯,手镯和脚镯上都带着小铃铛的,小孩子一动起来就带着响,可以让孩子自娱自乐好久的。
“这不是有银锁了吗?不就可以了。娘,你可别自责,人家当奶奶的,连个鸡蛋皮子都没有送来呢。”金菇回头对金氏说道。
吕氏这个做奶奶的,只在豆豆出生的那一刻,凑到跟前看了一眼,当看到瘦巴巴的,连哭声都没有猫叫声大的豆豆时,扭头就出去了,从那以后再没有来过。不但没有来过,而且也没有给他准备一点儿东西,想想都令人心寒。
“算了,没必要去和她计较,你看她是怎样对待二房那几个孩子的。”金氏劝解金菇。
是啊,别说豆豆一个月蝌孩儿,就是二房的二个孙子,马上就要借上力了,她也是没放在心上。前两天把栓柱子打得头破血流,眉骨处缝了五针,也幸好当时栓柱子用胳膊摚了一下,不然非得把眉骨打折不可,下手真是够狠的了。
带弟去找刘大夫时,正好碰上了她的舅舅冯宝,冯宝来了看到那种情况,二话没说背着一个,抱着一个,把三个外甥都带回家去了。
孙老四推门进来了,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条猪后腿,还有四个猪脚。
“金菇,这些你回娘家时带着。”
“老四,看看你又花钱了,回到家里就该赶上村里杀年猪了,在村里买还便宜。”金氏伸头看到篮子里的猪肉埋怨道。
“呵呵,我想着不能让金菇空着手回去不是。”孙老四憨笑着说道。
这里的风俗是,姑娘生孩子满月了,娘家要把闺女和外孙子接回娘家,在娘家住上几天或者住满一个月后再回来,这叫做“躲尿窝”,也有叫“挪窝”的,总之就是要在孩子满月时接回娘家去。
金菇听了这样的习俗,心里很高兴,总算能躲开孙家大院一段时间了。她决定一定要住上一个月不可,也算换换心情。
金氏正在忙活着整理要带回去的东西,也就不和孙老四多废话了,索性东西已经买回来了,说再多也没有用了。
“孙老四,我告诉你,在我回娘家的这一个月,任何人不准让他进咱屋,听到没有。”金菇立着眼睛嘱咐孙老四。
“好,好,我听见了。”孙老四一叠声地应着。
“还有最重要的是每天挣的钱找人给我捎回去,捎不回去的也不准给你娘。咱儿子连她一根鸡毛都没有看见,你娘太过分了。”金菇气哼哼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