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不要乱说话 - 和离后,我靠医术养儿子 - 火星来的猫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23不要乱说话

“闺女啊,这羊咋还弄屋里来了?”金氏看着厨房角落的母羊问道。

“娘,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母羊在偏厦子里,我姐夫挤了羊奶都要少了很多,大姐都没得喝了。”金宁嘴快地说道。

“咋能这样呢?这可是你爹买的羊。”金氏猜到是被上房给截去了,忍不住嘀咕起来。

“哼,他们老孙家就是占便宜没够。娘,你忘了上一年你来镇子上卖白菜,顺便想送给大姐一点,结果那个老太婆把牛车上的好白菜挑走了半车,剩下的都是小颗的了,没卖几个钱回家。”金宁翻起了旧账。

金菇也想了起来,那是她刚成亲的那年秋天,金氏拉了一牛车的白菜到镇子上卖,正好路过孙家,就想给金菇送点。结果叫出来金菇之后,吕氏也凑了过来。

金氏就客气地对吕氏说道:“亲家,吃白菜吗?也捡几颗回去吃。”

吕氏就劲儿说道:“哎呀,亲家,我正想去买点白菜腌酸菜呢,可巧你就送来了。”

然后就自顾自地爬上牛车,专门挑着颗大的、芯抱得好的往下搬。

金氏本就不善言辞,看到她这个样子也不好意思说。

于是一车大白菜被吕氏挑个遍,把牛车上的白菜给翻的乱糟糟的。最终金氏拉来的白菜只好半卖半送的,才卖了十几文钱。

听到二闺女提起那次白菜的事,金氏也不出声了。唉,摊上这样的亲家也是够糟心的了。

金氏一来,金宁就变成了一个小懒猫,只躺在炕上,偎在豆豆身边,和豆豆说着幼稚的话。

“娘,你没来的时候,金宁像个勤劳的小蜜蜂,现在可倒好,喝一口水都要喊人给她拿。”金菇看着端着热水进来递给金宁的便宜娘金氏说道。

“大姐,人家现在是病号嘛。”金宁捏着嗓子对金菇说道。

“好好说话。”金氏瞪了她一眼,回头对金菇说道。“天冷,她不下地也好,省的一下地来就没有个忌讳,那药可就白喝了。”

金宁嘿嘿笑着,也不反驳老娘的话。

金菇想起自己这个二妹妹,简直就是托生错了,就应该是个男孩子。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和几个堂哥一起去冰封的河上,凿出冰窟窿钓鱼,就那么趴在冰上,一钓就是一小天。不然怎么会寒气这么大呢?

“金宁啊,你已经是大姑娘了,以后冬天可不能再去河里钓鱼了。你看你现在糟的这个罪,就是着凉造成的。再不注意的话,以后你可要连孩子都生不了了。”金菇对趴在那里逗着孩子的金宁说道。

“这么严重吗?”一旁在做针线活的金氏吓了一跳,停下了手里的针线,抬起头问金菇。

金菇点点头说道:“那可不是咋地,以后千万看好她,不要老是让她和喽凉水了。”

“听到你大姐的话了吗?”金氏转头看着金宁。

“那春天咱家水田插秧时谁来干?”金宁盯着金氏问道。“指着我大哥吗?那就不用吃饭了,就靠你和我爹干得过来吗?”

金氏不出声了,这个二闺女做得一手好农活,又麻利又利索,可比自己强多了,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尤其是插秧时候,比金有福干的都快,那可是最要紧的时节,每年都要紧着抢种,不然晚了一天,到了秋天都要少收个三五斤的。

“如果真赶上你的月事来了,那就不能去插秧,宁可少收稻谷也不能把身体毁了。”金菇干脆地说道。

“那可不行。大姐你忘了,有一年咱家没有吃的,咱娘从粮食铺子买了点碎米,都发霉了。咱娘淘了又淘,泡了又泡的,磨成了水面烙饼吃。那股子霉味,熏得你都不吃饭,我是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吃下去,可是就这儿还不能管饱吃呢。从那时候起我就想着,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种地,再也不能让家里米缸空了。”金宁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激动地说道。

她这一说不要紧,又引起了便宜娘金氏的心酸,低着头抹起了眼泪。

那时候孩子们都小,五个孩子还有两个身子弱的,金菇的气管不好,一到冬天就犯病,总是咳嗽,齁喽气喘的。金辰更是三天两头地生病,家里种的稻子都卖了给她俩看病。

家里一年到头地吃高粱米和苞米碴子,就是这样子的粗粮也不够吃,到了春天就断了顿。没办法,只好去镇上当了自己的首饰,买点便宜的陈米回家吃,陈米也是买点粗粮的。那一次粮食铺子有些从库里扫出来的碎大米,有些发霉了,可是比粗粮还便宜,自己就买了回去,想着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谁想到大闺女的鼻子就是好使,闻到了霉味,怎么都吃不下去。

金菇也想了起来,是有这么回事。她一下子恍然了,原身本就是嗅觉和味觉非常灵敏的人,有一点点奇怪的味道,她都能闻到。吃食里加了什么东西,她只要吃上一口,就能品出来。

也难怪自己现在的五识都变得这样敏锐了。

金菇看着金宁,严肃地说道:“听话,不能干时就不干,别在那里逞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把身体搞垮了,别说吃饭了,连你的小命都没了。”

“大姐,革什么命?”金宁一脸疑惑地问道。

“······”

金菇一噎,说不出话来了。

这一不小心就把二十一世纪的口号喊出来了,叫自己怎么解释。

金氏含着泪,“噗嗤”笑出了声,看着金菇说道:“你都从哪儿学来的这样子的话?可不要再乱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娘,你明白什么意思?”金菇忍不住诧异地问道。

“还不是那些要砍头的人,才能说出这样子大逆不道的话来。”金氏回答。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金菇啼笑皆非。

不过转念一想,好像“革命”这个词儿最早出现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在这封建时代,也算是造反的词儿吧?

对了,便宜娘金氏曾经是官家小姐,读过书识过字,所以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哎呀,以后自己说话还真的要注意了,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个言论自由的年代。在这里一不小心就会因为说错话而被人抓去关进大牢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