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合作伙伴 - 我在大宋当衙内 - 吃货胖子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99章合作伙伴

“呵呵,贵是有些贵了,不过只要这罐头能保存两三个月,那便无妨,总归是能卖出去的。”对于林小寒的问话,赵云龙只是打了个哈哈,随口敷衍道。

林小寒倒是更好奇了:“赵公能否详细与我说说,有何打算?”

赵云龙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答复。

林小寒这话问的,实际上已经很失礼了。

这罐头怎么卖,可是赵云龙的商业机密,怎么能随便告诉他人?只是林小寒身为开国子爵,又是罐头工坊的主人,他自然不能太过得罪。

林小寒看出他的犹豫,不禁笑道:“赵公放心,我对行商卖货一点兴趣没有,哈哈,不怕你笑话,我这人可是懒的很,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那行商卖货可是辛苦事,我是绝对不会去干的,更不会抢了赵公的生意。”

“我只是好奇赵公打算如何贩卖这些罐头,若是有需要,我还可以根据赵公的需求,制作一批罐头出来供货。”

听林小寒说的这般有诚意,赵云龙倒是不好意思了。

他压低了声音对林小寒说道:“不瞒东昌子,我是打算将这些罐头,运去泉州、明州、广州一带贩卖。”

林小寒愈发好奇了:“为何要运如此之远?这祥符县便是南北交通要冲,又有黄河渡口,每日往来商队不知多少,卖给他们不就行了?”

大宋商队通常以三百人为一纲,在林小寒想来,这些人可都是潜在顾客。

赵云龙笑道:“东昌子不知,这些商队之中,除了那些东家、掌柜的会买这罐头,其他的伙计、行脚等人可舍不得掏这份钱。”

“这是为何?”林小寒不解,旋即他又反应了过来,“可是因为罐头太贵?”

赵云龙笑着点点头:“的确如此,莫说百文,即便再便宜一半,那些商队的伙计他们也是舍不得买的。”

林小寒想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拿一天的工资去买一份罐头,的确不现实。

若是只有商队里的东家、掌柜的掏钱买罐头,那才有多少客户?

林小寒有些傻眼了。

他有些太想当然了。

但赵云龙将罐头运去泉州、明州、广州一带,难道就能卖得掉?

看出林小寒的疑惑,赵云龙不禁笑道:“东昌子莫非忘了,泉州、明州、广州有何特殊之处?”

被他那么一提醒,林小寒才猛然想起,北宋时期,几个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便是泉州、明州、广州等地。

大宋的海上贸易极为发达,可以说是华夏古代的巅峰。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样的诗句便是形容泉州港口桅帆如云、商贾云集的繁华商贸景象。

大宋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进出口货物两百多种。

巅峰时期,大宋的市舶司,一年从海上贸易中获利便达两百万缗之多。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在位时,大宋每年造船便有三千多艘,出海商船的数量之多、吨位之大,为世界之最。

林小寒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明白了赵云龙的打算。

比起那些在陆地上行商的商队,那些出海的船队,无疑才是罐头最好的销售对象!

“多谢赵公赐教!”林小寒很诚心的朝赵云龙拱了拱手,“赵公果真非常人,如此快便想出最适宜销售罐头的方式,厉害,当真厉害!”

“呵呵,东昌子过奖了。我也是因为去过明州、泉州等地贩卖粮食,故而才知道那些海商需要什么。所以东昌子一拿出罐头,说能够长时间保存,我便想到了此事,所以才斗胆下了本钱,打算与东昌子的罐头作坊长期合作。”

赵云龙的这番话,算是解开了林小寒的心中疑惑。

他端起酒壶,亲自帮赵云龙杯中斟满了酒水:“多谢赵公指点,来,千岁!”

“千岁!”

两人轻轻碰了一下酒杯,随后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后,林小寒眼珠子一转,又有了主意。

“赵公,既然你是想将罐头售卖给海商,那这些罐头的品种,就不适宜了。”

“哦?这是为何?”赵云龙不解。

林小寒笑道:“呵呵,赵公或许不知道,对于海商而言,在大海上,能吃到新鲜的菜蔬水果,那才是千金不换的,比肉食更有吸引力的多。”

赵云龙低头略一思索,点头承认林小寒说得没错。

他也听那些海商抱怨过,说在海上,最想吃的反而不是肉食,而是那些再寻常不过的素菜水果。

只是这些东西比起肉食更难存放,所以每次出海,即便带了再多,也吃不了几天就全坏了。

“敢问东昌子,难道这菜蔬水果,也能做成罐头?”赵云龙很是惊喜的问道。

“自然可以。”林小寒得意的点点头。

水果罐头,蔬菜罐头,比起做这些肉食罐头更简单,而且成本还低得多。

但对于海商而言,这价格可就得打着滚往上翻了。

赵云龙闻言,眼睛都瞪大了。

他当然也明白,若是有水果罐头,蔬菜罐头供应海商,会有多大的利益。

“东昌子,若有菜蔬水果罐头,也能保存那么长时间,我愿出两倍的价格购买交引!”赵云龙激动的说道。

林小寒看看面前赵云龙,忽然不想继续卖货给他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