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
“这钱,也不是不能借,不过……”赵祯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这钱我可不能借给祥符县,只能借给林大郎。”
小皇帝也不傻。
他自掏腰包,把钱借给祥符县去填窟窿,这事若是传了出去,他的面子往哪里放?
可若是借给林大暑,那性子就不一样了。
林小寒闻言,不禁摇头。
这如何能行?
他想的是以赵祯的名义借钱给祥符县,到时候让赵祯去与朝堂诸公追债。
可若是借给他大哥,这债务不就从公家债务,便是他大哥的私人债务了?难道朝堂诸公还能出钱替林大暑还债?那更不可能。
林大暑除非疯了才会同意。
但让林小寒万万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说话,林大暑便立即点头应了下来:“多谢赵公子,那此事就这般说定了。”
赵祯一脸便秘表情,很是无奈的点头应下。
林小寒傻眼了。
这特娘的什么情况?
他看看林大暑,又扭头看看赵祯,这才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似乎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林小寒不知赵祯身份,当然猜不到林大暑的想法。
问皇帝借的钱,需要还吗?
需要吗?
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还?
皇帝也不差饿兵啊,既然是公家的事,那小皇帝怎么能坐视不理?
更何况这其中还另有隐情,不足为外人道……
林大暑就是打定了主意,压根没打算归还赵祯这十万缗铜钱。
赵祯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这般肉痛。
小皇帝口袋里有钱不假,前段时间割了赌坊的韭菜,赚了九十万缗,即便大手大脚花了一些,如今也有八十多万缗的现金在手,拿出十万缗来填窟窿,倒也算不得什么。
只是这钱出的实在憋屈。
一旁的石坚都替赵祯感到委屈。
堂堂天子,自掏腰包替一个贪墨犯事的县令填窟窿,这事亘古未有啊。
林大暑连哄带骗的从赵祯手里“敲诈”出十万缗铜钱,心情大好,看看时辰已近午时,他连忙起身告了声罪,去招呼婢女准备酒菜了。
出了堂屋,林大暑却是偷偷长出了口气。
别看他刚才“唱作俱佳”,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他伙同林小寒把赵祯给坑了,但其实这会后背都被汗水给浸透了,心里紧张的要死。
也亏得这段时日,林大暑对于赵祯这位小皇帝的性子也算是摸熟了,知道这位小皇帝待人宽仁,否则就是借林大暑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
林大暑摇摇头,这官当的,也真是太刺激了……
午膳是林大暑命人从祥符县酒楼叫来的外卖酒席,众人都很是满意,觉得其味道不输汴京城里的那些正店酒楼。
唯独赵祯食不知味。
这也正常,任谁莫名其妙被人坑了十万缗铜钱,恐怕都没什么胃口吃饭。
午膳后,赵祯命人回汴京去查证消息的禁军也赶了回来,但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林小寒与赵祯两人都emo了。
听完赵祯手下禁军的回禀后,林小寒与赵祯面面相觑,随后干咳一声,很是默契的对此事闭口不谈。
他们两人可没想到,那位胆大包天的前任祥符县县令,竟然借了十万缗铜钱,跑去赌坊押注,赌的竟然就是当初赵祯与丁谓等人打赌,能够无需硝石矿,便可炼制出硝石一事。
不用说,那位脑残的前任县令,赌的就是赵祯输掉赌约。
当时祥符县赌坊里开出的盘口,赌赵祯输是一赔二成,也就是十赔二,押注十文,赢了可得两文,比汴京城里的赔率略高。
祥符县的县令当时也不知怎么脑子一抽,觉得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他根本不信官家能够凭空炼制出千石硝石,于是毫不犹豫的把身家都押了下去。
不过那货心大,觉得自己那一万多缗铜赢不了多少,也不知怎么就冒出了一个借鸡生蛋的念头,就以县衙的名义,向祥符县内的一众富商们借了十万缗铜钱,约定一个月还钱。
在那县令想来,一个月后他就能赚两万缗铜钱,即便给几千缗铜钱的利息,那也是净赚不陪。
可谁成想,赵祯赢了赌局,他那十万缗铜钱瞬间打了水漂。
待到一众富商来要账时,前任县令哪里有钱还?
眼见他还不上帐,这群富商便闹腾到了开封府与大理寺,其结果便是前任县令被抄没家产,杖脊,配广南牢城,而林大暑则稀里糊涂的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所以说,这事归根究底,竟与林小寒、赵祯他们脱不开干系。
而吞了前任县令十万缗铜钱的那家赌坊,其实也没逃过被割韭菜的下场。
虽然赵祯和林小寒没来祥符县下注,但赵祯的那群皇族宗亲掌控的质库,可没放过他们。
汴京周边几个县,只要有赌坊敢开出盘口的,都被赵元俨、赵惟正等人给割了一遍,亏得裤子差点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