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石坚给林小寒带来了他期待中的消息——那名殿前司指挥使的身份。
对于赵祯与石坚而言,那名殿前司外殿直的指挥使自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林正业查不到其身份,但赵祯想查,却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根据石坚从殿前司的军士记录里查出的资料,那指挥使姓叶,单名一个尘字,原籍赵州,三十七岁。
此人在殿前司任职多年,能力平平,也没什么功绩,纯属老兵油子,所以才被打发去了外殿直任职。
林小寒听完石坚的话,眉头微蹙,开口问道:“敢问石大官人,这位叶指挥,如今可还在汴京?”
石坚摇摇头:“叶指挥一个半月前便与殿前司告了假,回家省亲,至今未归。”
林小寒心中琢磨,这时间倒是对上了。
他爹正是一个半月前离开汴京,去往江淮地区公干的,想必他爹离京之时,这个叶尘就已经跟在他爹身后。
也难怪他爹会察觉有人在暗中窥视。
不过至今未归,倒是有些奇怪,难道是因为发现他爹提前有了准备,没有得手,害怕事情败露,所以不敢返回汴京?
倒是也有这种可能。
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此人依旧不肯放弃。在暗算他爹未果后,便与他爹一样,隐身在暗处,观察他爹是否会现身,好再伺机而动吧?
想到这种可能,林小寒略感心悸。
若是有人如同毒蛇一般,在暗中窥视他们一家,那还真是件麻烦事。
林小寒越琢磨,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
回头可得吩咐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他们加强戒备才是。
但向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若是有机会,抓出这个叶尘,才能一劳永逸。
只是如今林小寒即便知道了这个意图谋害他爹性命的殿前司指挥使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也不知如何继续追查此人及幕后指使之人,完全没有头绪。
这事还是交给他爹林正业去操心吧。
想必他爹林正业与朱祭酒那种老狐狸,应该有办法应对。
林小寒脑子里闪过数个念头,赶紧谢过了石坚。
“东昌子何须如此客气,某也没帮上什么忙。”石坚不敢托大,态度放得极低。
若非赵祯不允许他泄露身份,他早就不敢让林小寒称呼他为“石大官人”,而且得自称下官了。
林小寒如今可是开国子,比他的官职还高一级。
对于这个一个月前尚是白身的林家二郎,石坚如今可是心服口服,丝毫没因其年龄小而轻视,反而愈发恭敬有加。
“东昌子,还有件事得告诉你。这个叶尘叶指挥倒是没什么,但他的娘舅却是宫中内侍。”石坚又继续说道。
林小寒略感诧异,连忙问道:“石大官人,不知那叶指挥的娘舅是宫里哪位内侍?”
“内侍省押班,山陵都监,雷都监雷允恭。”
石坚犹豫了下,还是说道:“雷都监可是娘娘身边的亲信内侍,很受娘娘信赖,东昌子最好还是莫要得罪了他。东昌子若是与其外甥有什么误会,不妨与我家公子说明,或许我家公子能帮忙说合一二。”
押班是内侍省的宦官官职。
大宋朝担心宦官作乱,刻意压低宦官的官职,押班作为内侍省的二把手,也只是正六品的官品。
但即便如此,一般官员也不会因此轻易得罪这些内侍宦官。
而山陵都监,则是负责都监宋真宗陵寝的内侍总管职位。
石坚查叶尘的履历时,注意到了此人竟是内侍雷允恭的外甥,便感诧异。
若是普通内侍倒也罢了,但雷允恭可是娘娘刘娥的心腹,石坚自然不敢大意。
他将此事禀告赵祯后,小皇帝也觉得有些头疼,不明白林小寒好端端的为何要查这位叶指挥。
君臣二人商议了番,觉得此事还是应该告诉林小寒,免得林小寒不明不白得罪了人。
刘娥对赵祯素来管教严厉,即便如今赵祯即位,但对于刘娥也依然又敬又畏。
虽然他不至于怕刘娥身边的内侍太监,却担心林小寒得罪了雷允恭,被此人在刘娥身边搬弄是非,引来娘娘不喜,所以才让石坚来提醒林小寒。
林小寒愣住了。
那个禁军指挥使,还有这样的背景?
雷允恭?
这名字貌似有点耳熟。
他略一回想,便恍然大悟。
雷允恭算不上历史名人,但他却与丁谓有关。
丁谓便是与雷允恭相互勾结,妄图把持朝政,宋史之中对雷允恭便有记载“允恭势横中外”。中外,指的便是大内禁中内外。
而丁谓两个月后被贬官流放,也与雷允恭有关。
宋真宗赵恒死后,丁谓便负责都监宋真宗的陵寝,出任山陵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