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我在大宋当衙内 - 吃货胖子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1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林小寒讲的这个故事,就是改编版的“狸猫换太子”。

大宋皇家后宫之事,他可没法明说,只能拐弯抹角的以讲故事的方式道出。

至于赵祯听不听得懂,他可就管不着了。

《狸猫换太子》这故事自然是假的,但其原型就是宋仁宗赵祯认母一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林小寒又把故事背景换到南北朝时期,更没人能听出他在影射什么。

故事不长,林小寒很快讲完。

狸猫换太子这故事,情节曲折,倒很是吸引人,林大暑等人都听入迷了。

小萝莉拍手叫好:“二哥,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一点不比你之前写的窦娥冤差!二哥你不若把这个故事也编成剧目吧,肯定大受欢迎!”

林小寒笑笑没有说话。

故事自然是好故事,但赵祯的注意力,却依旧在林小寒那句“官家很可怜”上,至于这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与他有没有关系,赵祯却是一点也没多想。

好不容易等林小寒讲完了,赵祯又想缠着林小寒追问清楚,官家为何可怜。

不过林小寒可不会再给他继续追问的机会,拉着林大暑与石坚便开始吆五喝六的划起拳来,直接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给灌醉了。

眼见林小寒被婢女秀娘送回东厢房歇息去了,赵祯即便再心如猫爪,却也没辙,只能丢给林大暑一个“莫要乱说话”的眼神后,怏怏不乐的回宫去了。

石坚策马护卫在赵祯身旁,下意识看向小皇帝的背影,若有所思。

林小寒讲那“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谁也没有多想,唯独石坚似乎意识到了些什么……

他身为殿前司的老人,对于宫中各种秘闻多少有所耳闻。

不过与林小寒一样,石坚最终还是选择了闭紧嘴巴,权当不知。

在宫里当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莫要多嘴。

这种事情,谁敢乱嚼舌头?

若是出了什么篓子,那可不是流放岭南那么简单了……

隔日赵祯再想去找林小寒问清楚,却也没空了。

再过一天便是五日一朝的日子,赵祯为了能够当着百官的面打脸丁谓等人,自然得好好准备一番。

而林小寒也闲着。

他新收的六名弟子,殿试一完,翌日一早便立即跑来了林家,学习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非常的高。

林小寒对于六位免费劳动力的到来,自然是双手欢迎,立即领着他们去往燕府,加入座钟的研制工作中去。

虽然颜浩等人如今对于物理机械完全不懂,但毕竟也是考中进士的读书人,在大宋也属于人才的范围。

拿着纸笔,在旁负责记录林小寒与燕肃的各种实验数据,颜浩等人还是完全胜任的。

经过这些时日林小寒与燕肃的不断讨论,座钟内部的齿轮传动部分已经有了大致的眉目,主要的难题还是卡在了弹簧钢上。

对此林小寒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依靠燕府的铁匠不断尝试锻打。

华夏的工匠或许不懂什么是弹簧钢,却未必不能将其锻造出来。毕竟软剑这种华夏传统兵器,从材质上而言,就已经类似于后世的弹簧钢。

通过淬火回火,加入某些材质,便可让钢铁的弹性达到弹簧的程度。

林小寒与燕肃不断实验,就是要找出最适宜用来做发条的钢材。

燕肃拿起一根匠人刚刚完成淬火,还带着余温的薄钢条,用力弯折了一下,比纸张厚不了多少的钢条立即被弯成了倒u型。

老头摇摇头:“贤侄,虽然这钢已经比打造软剑的钢材更软了,但想制作你说的发条,却还远远不够。”

林小寒也接过来试试了,朝燕肃笑道:“燕公,此事急不得,慢慢尝试吧。”

燕肃捻须微笑:“老夫自然是有耐心的,只是一想到你所描述的,可自行走时的座钟,便恨不能立即将其造出来。此物若是当真打造出来,若能推行天下,那可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林小寒笑道:“燕公过奖了。”

“对了,贤侄,指南针我又命工匠做出了不少。此物对朝堂,对军中皆有大用处,明日早朝,我想将此物以你的名义献给朝堂,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林小寒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燕公看着安排便是。”

他并非敝帚自珍之人,指南针这种东西,于国于民都有用处,林小寒并不介意直接公之于众。

当然,林小寒也并非圣人。

若是日后弄出了类似玻璃之类的东西,他可不介意靠其牟利,大赚一笔。

再如现在与燕肃研究中的座钟,他就已经与燕肃商议过,若是研制成功,两家合股建一间座钟工坊,专门制作座钟发售。

对此,燕肃也是乐呵呵的点头应下。

老头也非迂腐之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贤侄当日在贡院内说的的确没错,学如奚仲、仓颉之法,亦是为生民立命!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燕肃感叹声后,又扭头对正拿着笔不知在记录什么的颜浩等人说道:“你们须好好跟着你们师长学习这物理之学,老夫若是没有看错,你们师长这物理学,可堪比圣人之学!”

这几日与林小寒不停探讨中,燕肃所得良多。

许多以前不懂的,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都在林小寒这里得到了解答,倒是让老头对林小寒愈发敬佩。

所以即便林小寒如今才十五岁,燕肃也没当他是少年郎,反而言语间多有敬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