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果然还是老师靠得住 - 我在大宋当衙内 - 吃货胖子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0章果然还是老师靠得住

三司使林特面对赵祯的询问,立即给出了答复。

“回陛下,如今我大宋年产硝石近万石,每石硝石开采成本约一百缗。”

宋制一石约九十二宋斤,差不多便是年产硝石九十二万斤。

赵祯心里立即盘算起来。

他记得林小寒与他说过,两石厕土,便能提取出一斤硝石。

而偌大的汴京,会缺厕所吗?

就算汴京城的厕土刮完了,大宋那么多还有那么城池乡镇村落,又怎么会缺少厕土?

而且林小寒还说过,除了厕所,驴马牛棚、庭院的老墙角,都能刮取硝土用来制硝。

如此一来,还怕每年熬制不出万石硝石?

赵祯的想法,其实还真没有错。

毕竟历史上,类似英国、东瀛这些缺乏硝石矿的国家,可都是靠刮厕土熬制硝石来制造黑火药的,甚至整个欧洲,当时都依赖刮厕土。

大宋若要一样去刮厕土熬硝,自然更是足够。

而制硝的成本,除了工匠的人工成本外,也就是熬硝时的柴火消耗了。

林小寒和他说过,制硝成本一斤大约两三百文钱,就算往高了算三百文,那么熬制一旦硝石,也不到三十缗铜钱,比朝堂如今开采硝石矿,可便宜了足足七成!

赵祯心中一番计算后,朝鲁宗道以及刘娥和百官朗声说道:“若是需要,朕所言制硝之法,一年产硝石万石不成问题,至于靡费嘛,至多不会超过五十缗铜钱每石!”

他担心成本超支,多说了一些。

但即便如此,小皇帝此话一出,承明殿内先是安静了数秒,旋即便如同市集般喧闹了起来。

百官也顾不得有没有殿前失仪,全都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赵祯的话,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刘娥以及丁谓、林特等人更是完全不信赵祯所言。

就连鲁宗道都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觉得小皇帝恐怕真的太过孟浪了。

不靠硝石矿,一年弄出同样多的硝石来,成本还只有一半,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百官队列中,唯有一人没有说话,那便是太学祭酒朱鸿朱祭酒。

老头虽然也不敢相信赵祯所言,但他却似乎猜到了赵祯口中,那句“有人能够无需硝石矿,便可制出硝石来”中的“有人”是谁了。

若是所料不错,必然是他亲家林正业的二郎,林小寒!

小皇帝或许会胡闹,但林小寒会胡闹吗?

能写出《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木兰词·拟古决绝词》以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等传世美词的人,会信口开河吗?

老头可不相信。

朱祭酒一双老眼看似昏花,目光却在太后刘娥、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等人身上锐利的转了一圈。

百官喧哗,暗自嘲笑小皇帝说话不靠谱时,老头却出列了。

朱祭酒行到御阶前,朝赵祯躬身一礼:“启禀陛下,既然有这等制硝之法,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须得尽快推行才是。却不知陛下所言制硝之法,是何人进献?此人理应封赏!”

之前群臣的质疑态度,让小皇帝心里腻味到了极点,却又发作不得,正憋气时,朱祭酒却主动上前给他搭话了,让赵祯顿时投来感激目光。

果然还是老师靠得住,不愧是林大暑的岳丈!

赵祯恨不能抱着老头亲一口。

“朱祭酒,进献制硝之法那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朕也有心封赏他,却不知娘娘与诸位相公意下如何?”

刘娥瞥了赵祯一眼。

她有些搞不懂自己这“儿子”今日到底怎么了。

对于赵祯所言,刘娥是一个字也不相信。

但她并未出口呵斥赵祯,反而心中暗喜。

只要能够证实赵祯这位大宋官家是在胡说八道,就凭他之前拿先帝和列祖列宗发誓这件事,就足以把小皇帝打落深渊了。

届时即便不废掉他的帝位,赵祯在百官心中的地位也会降到谷底。

如此一来,她这个先帝遗诏监国的太后,坐上御座的机会就更大了。

所以,此时对于刘娥而言,最好的选择并非继续打压赵祯,而是顺着赵祯的话将他高高捧起。

将赵祯捧得越高,只要硝石制不出来,到时候小皇帝就会摔得越惨。

拿定了主意,刘娥不等丁谓等人开口,便轻点螓首,开口附和道:“陛下言之有理,若真如陛下所言,进献制硝之法的人理应重赏!不知那人官居几品?陛下以为,该如何封赏为好?”

赵祯哪里知道“母亲”那些处处针对他的心思,听闻刘娥居然出言附和,小皇帝顿时兴奋起来。

他已经想好了,该替林小寒要什么封赏了。

林家哥哥不愿出仕为官,赵祯自然不好强求,但除了出仕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将林家哥哥拉到他的身边。

封爵!

大宋也有封爵制度,如今的爵位分十二等,从男爵到王爵不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