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抉择
夜幕降临,长江波光粼粼,南京城亮起了万家灯火。
史可法作为南京留都的兵部尚书,现在几乎大明朝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的身上。
他风尘仆仆的赶回南京商议迎立之事,经过与朝廷大员们大半日的争论,最终决定迎立桂王朱常瀛。
毕竟桂王朱常瀛无论是贤明还是轮序,虽都不突出,却也沾一点边。
现在大明朝正是风雨飘摇之际,内部已经经不起折腾和动荡了。
史可法同意拥立桂王朱常瀛为新君,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桂王朱常瀛为新君的话,无论是朝廷东林党还是地方统兵大将,都能勉强的接受。
在史可法看来,桂王为新皇帝,这是各方势力综合博弈的一个结果。
“你们礼部一定要在两三日内准备好乘舆法物,将桂王殿下迎到留都来。”
在朝廷大员们散去后,史可法又将礼部的侍郎钱谦益留下,让他全权负责此次的迎立的事情。
“史部堂放心,我会亲自负责此事。”
礼部侍郎钱谦益实际上是朝廷的老资格了,甚至是东林党的魁首。
只是当初受到崇祯皇帝任命的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排挤,这才失落的发落到南京来了。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北京沦陷,他这个被发落到这边的人,反而又成为了权力核心之一。
他虽对桂王朱常瀛也不怎么感冒。
可是立桂王朱常瀛为新皇帝,总比迎立与他们东林党有仇怨的福王朱由崧要好。
只要这一次迎立成功,他们就有了定策从龙之功,以他的资历和威望,入内阁应该不难。
他因此对这一件事也是相当的积极,这可是他重新崛起的一个极好契机。
“那好,这一件事就交给你了,现在朝廷急需新君稳定大局,耽误不得。”
桂王朱常瀛现在可远在千里之外的桂林避难呢。
当初李自成的大顺军进攻衡阳的时候,他就逃到西南的桂林去了。
估计躲在广西的桂王朱常瀛自己也压根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新皇帝的议定人选......
“史部堂,漕运总督有塘报送来。”
当史可法还在和礼部侍郎商议去千里之外的广西迎立桂王朱常瀛为新皇帝的时候,有兵部的官员拿着一封信求见。
现在北面的情况不明,扼守两淮的漕运总督路振飞成为了顶在最前线的人。
前些日子京师沦陷,崇祯皇帝死亡的消息,还是路振飞第一时间向南京通报的。
现在路振飞那边有塘报送来,无疑让史可法这位兵部尚书心里也是一咯噔。
是不是李自成的大军打过来了?
他火急火燎的接过了塘报,拆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只是他看完后,面色变得有些凝重。
“是不是闯贼南下了?”
看到史可法的面色不好看,礼部侍郎钱谦益也是关切地询问起来。
“信中说闯贼还停留在京辅地区,倒是没有南下。”史可法道。
实际上现在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后,忙着追赃助饷和准备再举行一次登基仪式呢。
他在陕西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也称皇帝了。
只是战事比较紧急,没有举行一个正规的登基仪式。
现在占领北京,灭亡了大明朝廷,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正在筹备这个事情呢。
“那是何事?”
钱谦益听闻不是李自成打过来了,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
只要大顺军不打过来,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路府台建言拥立福王殿下。”
史可法将塘报信件递给了一旁的礼部侍郎钱谦益。
“啊?”
钱谦益也是满脸的错愕。
他接过了信件,很快就将其浏览完毕。
“路府台糊涂啊。”
钱谦益看到对方竟然建拥立福王,他也是忍不住的责备了起来。
“福王殿下嗜酒如命,性格暴戾,一旦成为新君,何以服众?有何能力整顿军兵,为先帝复仇?”
在钱谦益看来,福王朱由崧那就是一个扶不上墙的废物。
本来就和他们东林党有仇怨,自然不愿意让这么一个废物成为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