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到达
等到一行人过了七社的沟底,慢慢的向他们社中最集中的村边路过时。
就能看到七社的人们,正在匆匆忙碌的景象。
一行原本准备稍微休息的人,也只在附近的井里打了水喝,就赶紧匆匆的继续向村里赶。
此时,天色也确实是变暗了。
西下的残阳,已经没有了那股子威力。
一行不管人牛,即使疲惫,行走起来,也好似又多了几分劲头。
直到,属于八社的地盘到了。
八社九社都是刘家梁的地盘。
整个刘家的祖上,都是当初逃难而来的兄弟俩延续下来的。
所以一房是八社,二房是九社。
要说他们的区别……估计也就是血脉的亲近程度稍微有些差距。
可在两社的村民都住在一个地方的情况下,还真不太能分辨出来。
至少,对于赶在夜幕前,进了村子的曹芫华来说。
即使听过刘素芳讲再多次,她还是没能分辨出来。
刘家梁是在山上建立的村子。
除了原本老祖宗选择安家的地方,是一大块平地之外,其它地方都没有太大块的平地。
据刘家祖辈所说,家里老祖宗在这里安家已经好几代人了。
是的,在刘家梁这地方。
好几代人,取名都是按照字辈的。
特别是村子里的男孩子了。
有的性子严苛点的家长,或者是注重女儿的,还让家里女儿也按照字辈取名。
只是,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孩子小的时候养的总是艰难。
为了能养住,家里总喜欢给取个贱名当小名。
可这个贱名,有人一叫就是一辈子。
反倒是记在族谱上的大名,一辈子都不见得能用上几次。
当然这个年代,族谱这东西,也是提都不能提的话题了。
村里人基本叫小名的习惯,反倒让当初来村里的小卫兵们少了个借口。
而且刘家湾一直没有修过宗庙什么的。
反倒是后面子孙有钱了后,重新从两位老祖宗开始,把祖坟修整得格外大气整齐。
全村上下,每一次祭祖的时候,都是在祖坟那边进行。
这让当时来村里的小卫兵们可麻爪了!
要砸吧……全公社所有地方,祖祖辈辈,都是在实行着土葬!
他们这些人谁家没个祖坟呢?
这扒个宗祠,还叫执行上级传达的思想。
这砸个祖坟……是不是上级想要传达的思想他们不知道。
但这肯定不是他们祖宗,想要传达的思想!
于是,因为这种原因逃过一劫的刘家湾,不由得庆幸无比。
毕竟村里总出过发达了的人。
修宗祠这事,还真有不少人提出来过。
没看周围好几个宗族村里,都有这东西。
但是,他们是什么地方?
有块平地,都恨不得全拿来种粮食的山卡拉里啊!
能留给村民们建房子的平地,都是那种要么面积太小。
要么土层太薄,根本没有种植价值的地方。
哪里还有地方能挪出来,建老大一个宗祠。
别看说是他们刘家梁的人住一起。
可从山下上来第一户开始算,到山上最后一户,可以说布满了这半边山。
有的明明是亲兄弟,吃个饭都得爬个一个小时的坡才成。
而曹芫华看着在半山位置,卸了牛车,以及周围颇称密集的建筑时,还以为外公外婆家到了。
可是,两位来接她的堂哥,把肩上挑的,背上背的东西又轮换了一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