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努尔哈赤之死
1626年2月,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八旗精兵,渡过辽河,向孤城宁远扑去。孤城宁远的守城者是明朝素有“八闽屏障”之称的袁崇焕。
努尔哈赤一直处于高歌猛进,也就没把进士出身的袁崇焕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自己的精兵不仅能很快占领宁远,而且还会毫不费力地轻松占领。
然而,努尔哈赤应了骄兵必败这句话,从没指挥过战争的袁崇焕竟然和将士们抱定了誓死保卫宁远的决心。在努尔哈赤兵临城下时,袁崇焕不顾将士们的阻拦,毅然决然地站在城墙上,和将士们一起英勇作战,从天亮一直激战到天黑,努尔哈赤始终攻不下来。
努尔哈赤这才意识到自己碰到了硬骨头,不得不命令八旗精兵在城下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继续攻城。
当他坐在中军大帐,和几个首领商量计策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轰隆声,随即便眼睛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原来,在努尔哈赤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袁崇焕命令守城的将士用西洋大炮向努尔哈赤的营寨发射,努尔哈赤的六万精兵在瞬间就死的死伤的伤,和他坐在一起的几个首领也被炸得上了天,努尔哈尔勉强捡回一条命,但也受了重伤。
将士们护着受了重伤的努尔哈赤,仓皇逃跑,回到了盛京。
这样的重创是战攻赫赫的努尔哈赤从没想到过的。英勇神武的他遭受了这场打击后,竟然元气大伤,开始一蹶不振了。
1626年7月,对自己大败怎么都无法接受的努尔哈赤,由于郁郁寡欢,染上了重病,不得不去清河休养。本想病好后重振旗鼓的他,一个月过去了,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努尔哈赤有了不好的预感,他即刻派人招他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来见他。
“不要告诉任何人!任何人!”努尔哈赤对派去的人说。
看着派去的人远去,努尔哈赤疲惫地叹了口气,喃喃道:“我要是走了,我的阿巴亥,你该受罪了。”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对阿巴亥的宠爱,已经得罪了很多人,很多人都在等着、盼着自己去世,然后收拾这个女人。
阿巴亥没有嫁给努尔哈赤前是女真乌喇部首领满泰的女儿,在她十二岁那一年,成了四十二岁的努尔哈赤的第十位妻子。阿巴亥的聪明美丽、机灵乖巧,很得努尔哈赤喜欢。
结婚两年后,努尔哈赤的大妃叶赫那拉氏病逝。努尔哈赤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决然地立阿巴亥为大妃。那时候,阿巴亥也不过十四岁。
十四岁的阿巴亥尽受努尔哈赤的宠溺,身份地位很是显赫。几年后,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个儿子。
因为深爱阿巴亥,努尔哈赤对这三个儿子也是视若珍宝,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分别交给他们来掌管,这自然又引起了努尔哈赤其他几个儿子的不满。
就在阿巴亥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时候,努尔哈赤听到了一些传言,说阿巴亥和他的次子代善有染。
代善是努尔哈赤另一位妻子佟佳氏的儿子,有勇有谋,很受努尔哈赤的赏识。三十岁的他,当时是努尔哈赤立储的不二人选。
一个是自己最宠爱的大妃,另一个是最有可能继承大汗位置的儿子。努尔哈赤听到这个传言后怒火冲天,他先是将阿巴亥赶了出去,接着又削弱了代善的力量,最终让代善失去了争夺大汗的能力。
不过,阿巴亥离开没几个月,饱受思念之苦的努尔哈赤便将她重新招了回来,不仅宠爱依旧,而且还让她再登大妃宝座。对此,努尔哈赤的其他妃子和儿子都敢怒而不敢言。
阿巴亥的这次回归,让她对努尔哈赤更加体贴了。颇有心机的她知道,一定要在被努尔哈赤宠溺的时候,为三个儿子中的一个谋得大汗宝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努尔哈赤离世后,自己和三个儿子还能拥有权势和生命安全。
阿巴亥开始在三个儿子中物色大汗的继承者。三个儿子中,大儿子阿济格虽然有着年龄优势,但却能力不足;三儿子多铎虽然聪明伶俐,但年龄太小。只有二儿子多尔衮不管从年龄、能力还是品性上,都有坐上大汗的实力。不过她也知道,多尔衮有他的软肋,那就是遇事考虑太多、优柔寡断。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没有读过书的阿巴亥也深知这个道理。纵观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最有竞争力的就是四贝勒皇太极了。
阿巴亥一面暗地观察皇太极,一边寻找机会让努尔哈赤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