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襄王十八年
第267章襄王十八年 转眼间,
来到了周襄王十八年夏。
春姬肚子里的孩子早就出生了,可惜仍旧是个女孩儿。
徐灵为其取名‘徐香廷’。
而小徐悦,也已经一岁了。
会走会跑,还会爹爹娘亲的叫。
自灵国于舒都高台结盟,已过去十个月。
各国来朝,
吴国、越国、楚国,每年都要供奉给灵国大笔的岁币和粮食。
十二仓钱财积累突破至一个亿。
而灵国的二十七条县道,一百座学塾,也已经成功建立。
从储才院,大学院调配了大量的士子学子,出去教书。
很多学生,已经在不断的学习中,成为了国之栋梁,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三观,有了治国之道,
因为时政报不间断的思想洗脑,和对灵国的归属感,人们为自己作为一名灵人而自豪。
为国家如今的强盛和壮大而骄傲。
矩光仍旧在着手于新法的改革,逐渐的让法律、吏治、军制、兵制、田制,深入人心。
每年的田税,经商所得利润,加起来超过了五千万。
姜遥则继续负责总政厅的事宜,厅员数量也连续突破了几次记录,达到了两千多人。
国君府扩建又扩建,占据了半座灵邑,只好向外继续建造房屋和坊区。
商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
街市上热闹非凡,夜夜笙歌,繁荣昌盛。
然则,
徐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己的步伐。
很多国家看在眼里,在称霸之后,灵国继续扩军,
虎狼骑、北营龙牙关,南营越夷,全部扩充至两万人马,
飞鹰部队扩建至五千人,热气球塞满了整个校场。
无论是谁,每日都能在灵邑上空看见飞翔的热气球,宛如来到了神仙之境。
而工局,
各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好几次突破,
但还是不太成熟。
不过,塑料已经研发了出来,并从国君府开始向外普及,什么塑料瓶,塑料管,塑料凳,塑料碗,应有尽有。
只要是你能想象到的塑料制品,每日都在从工局生产出来。
肥料也一样,
从秦国低价购买而来的石油,经过提炼,先进科学坊成功在塑料制品突破的一个月后研发出来。
于是,
化肥又开始利用于农业土地的耕种上。
粮食产量和去年同比增长了20%,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已经逐渐的逼近商业经济。
只是,
内燃机遇到了很多的挫折。
即便是有系统商城的册子和徐灵的亲自指导,想要全手工做出一个内燃机,还是需要积累很多的经验。
反倒是汽油,屯放了一座又一座的仓库,用于飞鹰部队,并且同时等待内燃机的研发。
只不过,战车的一个躯壳,却已经制造了出来,并不断的在改良之中。
这个战车被铁皮全面包裹着,有保险杠和尖刺,并且有着流线型的身躯,搭配上内燃机,不求能跑得多快,起码能让战马和战士,统统被撞死。
这在战场上就是一个无解的东西,
徐灵还特意为战车研发了‘潜望镜’,也就是潜水艇用的那种曲折的镜子。
这样一来,既能躲避箭矢的射击,又能看见外面的景象。
就是,钻进里面,太热了,加上铁皮传热效率很快,在里面待久了,会窒息的。
徐灵又开始着令工局改良,在战车底盘出研发了压力仓,可以通气,平衡车内外的欺压,并且也不会让战车里的驾驶员窒息。
现如今,唯一的突破口在内燃机身上。
如果内燃机能提前研发出来,战车也就能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