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刘总办很忙
既然确定了要对毛熊用兵,刘子祥很快就忙碌起来,这种忙碌不单单是因为新的军事部署,而是因为随着地盘的逐渐扩大,各项事务也变得纷繁复杂起来。
好在刘办的同事们工作都很努力,在长期的锻炼下,对各项事务也颇为得心应手,为刘总办分担了不少压力。
这天一早,刘子祥正伏案批文件,水生敲门进来,先给刘总办换了上好的碧螺春——这是刘总办喝茶的新口味。
然后才把一叠资料放在桌上,开言道:“总办,虽然公事繁忙,但将士们、同事们还有百姓还得靠您带领,还是要仔细身体,莫要累坏了。”
水生这番话是真心实意,以往的刘总办,每天在后宅厮混或到处游玩的时间,远远要大于处理公务的时间,现在一天竟然要工作八小时!要是累坏了可怎么办!
刘子祥抬头,端起杯子啜了一口茶,看向桌上的资料问道:“都是些什么事?”
水处长恢复了工作时的干练,言简意赅汇报道:“一些关于建设、赈灾的计划需要您签批,其中关于在豫省进行组织建设的相关意见,有关的同事们希望得到您的批示,再就是,段长官即将赴任豫省,您需要跟他进行任前谈话。”
没错,小段升官了。
也不能说是升官,毕竟小段这个高级顾问以前就享受着正省督级待遇,但虚职跟实职不一样,更何况还是署理一省的民政长官,不论是对刘氏集团还是对于小段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这项任命经过了充分的论证,也走了相当复杂的程序,这也是刘总办有意为之,随着管辖地方的扩大,地方负责人尤其是重要负责人的选拔使用也要正规化。
因此,前段时间刘总办先是提起了研究人事的动议,然后刘办负责此事的同事们考察酝酿了一个名单,先是由除了小段之外的几个核心省督级同事参与了小范围讨论。
与会同事们纷纷表示:“段继宗同事思想素养高,工作技能过硬,尤其是在豫东地区的赈灾一事上,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性,严格的执行力和较强的原则性,为今后豫东地区乃至整个豫省的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什么小段还年轻,委以重任怕是要再进行考量之类的话,则是没有一个人提起。
废话,年轻是问题吗,难道刘总办不年轻嘛?要是对这个问题有意见,那可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立场问题,会引起水处长的注意滴!
至于以蔡将军为代表的军头儿,则是统一投了弃权票,人家蔡将军还借此机会重申了一遍,绝对服从刘总办的指挥,对于人事问题,那是绝不会发表任何意见的!
于是,在经过了一场扩大会议后,段继宗就名正言顺成为了即将走马上任的豫省民政长官(代)。
至于以前的豫省巡按使田文烈,此人非常能看得清风向,早在第二师一部进入豫东以后,人家就专门从汴梁来到济城,来给刘总办汇报工作。
据说当天在会客室等待刘子祥接见的田文烈不住的擦汗,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直到刘子祥进来笑着跟他握手,他才算喘匀了一口气,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总办!文烈近来愈发觉得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兼之年迈气衰,实在是做不得这豫省巡按使了,今日特来跟总办请辞,还请总办允准才是!”
刘总办示意他坐下,“老田,我这人向来不转弯抹角,我就直说了,你的勤勉,我是看在眼里的,但你要请辞,我也理解你的想法,不如这样,豫省会像东山一样,新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你作为前任的巡按使,不如就做个顾问委员会主任,继续发光发热,一起把豫省建设好,你看呢?”
要知道这田文烈可是老头子任命的,结果现在刘子祥毫不客气的安排他的新位置,田文烈非但不感觉违和,反而大喜过望,本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赋闲养老就算了,谁知道还有意外的收获呢!
刘总办真是个讲究人!
实际上,老田的价值还是很大的,毕竟豫西还有个镇嵩军,把老田竖起来当个招牌,对于在豫省的西进计划很有帮助。
于是乎,小段上任之后又增添了一股新的助力。
念及于此,刘子祥翻了翻桌上的文件,对水生道:“让继宗来见我。”
水生点头出去,没过多久,就领着小段来到办公室,小段比刚赈灾回来那会儿,更精神了几分,一进来就敬个礼,“总办!”
刘子祥瞪他一眼,小段这才笑嘻嘻找个椅子坐下,“大哥,我此去豫省,您有什么指示?”
刘子祥扔过去一根烟,水生先给刘子祥点上,又要给段继宗点,小段当然推辞,水生也不勉强,给小段倒了茶就出去了,不该听的东西他从来都不听,即使刘子祥几次跟他说过不必如此,可水生仍然依旧。
刘子祥开口道:“你这次去豫省,主要有三个任务,第一,尽快的恢复生产,能赶上春耕的,务必给百姓发放种子、农具,有计划、有组织的带领当地百姓进行耕种,对于赶不上春耕的地区,要搞以工代赈,尤其是对于水利设施,一定充分重视起来,以后的年馑不会少,哪怕是看天吃饭,咱们也得做出必要的努力。”
小段神色严肃起来,掏出个小本本刷刷的写。
刘子祥抽了几口烟,又道:“在保障了生产和灾民的基本生活之外,你还要尽最大努力的贯彻我们的土地政策,之前已经开会讨论过了,对于那些仍然以自耕自种为主的中小地主来说,只要没有血债的,可以暂且维持原状,但对于那些巨富豪族,决不能心慈手软。”
小段开始站在一个民政长官的角度去看问题,“总办,豫省一地,豪族众多,尤其是围绕着老头子形成的军政要员势力,我倒是不怕他们,可若是他们对此不满,甚至驱使不明真相的百姓,产生了民变,又当如何处之?”
刘子祥弹了弹烟灰,淡淡道:“唆使者一个不留,盲从者甄别善恶。”
这就算定了调子了。
刘子祥继续道:“与此同时,要借这个机会锻炼我们的队伍,我已经跟民政府说过,前期可以抽调一些优秀同事支援你,但一定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教化、选拔、培养的流程,培养出我们的本地同事。”
“至于这第三件事,就是要为西进做好准备工作,不论是从舆论上还是物质上,等北边的事情处理完,就要把镇嵩军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