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呸,又是爱情的酸臭味
几年前,白胜利就体会过了被登上报纸之后,街坊邻居朋友同学指指点点的滋味。
他没有想到,这种事还会再一次在他的身上重演一遍。
而且来势比上一次还要汹涌。
一开始,白胜利只是不敢出学校,怕遇到蹲守在学校外面那些记者媒体。
后来发展到他不敢出教室,最后他连宿舍都不愿意再出去。
因为不管他走到哪里,只要人群聚集的地方,就会有人拿异样的目光打量他,然后低下头对他指指点点。
这时候的纸质媒体,要比前几年更发达火热。
而顾七娇做的又是领先于国内所有媒体的龙头杂志。
在遭遇双世杂志全面曝光之后,白胜利经历了一场让他寸步难行的社会性死亡。
顾七娇是想用这种方式,逼迫一下白胜利,看看他背后的人是不是有备而来。
如果那些人是有打算的,那么面对这么大的舆论压迫,他们就一定会有所动作。
可惜顾七娇还没有等来那些人的动作,自己就先有了麻烦。
她投稿校园周刊参与竞选的文章,被人投诉到了法院,理由是顾七娇抄袭。
这篇文章,在校园周刊发布以前,先一步出现在了燕京日报发行的杂志《十月》上面。
那篇文章的作者署名不是骄阳似火,而是《十月》杂志上另一位曾经小有名气的新秀作家小绿。
小绿不仅起诉了顾七娇,并且在媒体上大肆控诉顾七娇,在原报社任职期间,借着工作之便,拒稿并趁机霸占了她的稿件。
很显然,顾七娇交上去的稿件,在刊登上校园周刊之前,出现了泄稿。
事情闹得满城风雨,顾七娇却是一点出面解释的意思也没有。
照样该上课就上课,该上班就上班。
外人的目光她一律视而不见,心中有底气,所以无惧任何流言。
她就这么稳稳地沉住气,一直等到了法院开庭的那天。
这一场审判,在原告和被告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允许了媒体进入,进行公开审理。
小绿那边准备的很充分,带了律师,拿着一大叠的资料,双眼哭得红通通的坐在了被告席上。
在原告陈诉的时间,小绿一言不发,全程都只有她的代理律师替她发言,小绿就只负责哭,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她准备了一大叠资料,来证明她为了写那一篇文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还给出了一份证据,小绿收到样刊的时间,比顾七娇的文章刊登在校园周刊的时间,早了足足一个月。
可这个时候,顾七娇的稿子才交出去半个月不到。
这足以说明燕京日报那边,有人在暗地里做手脚,帮着小绿栽赃顾七娇。
原本顾七娇心中一直在猜测是白胜利认出她之后,恶意泄露了她的稿件。
可是以白胜利如今的境遇,是不大有可能认识燕京日报的人,并且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来陷害顾七娇。
白胜利没有这个实力。
他或许也参与了这件事,但这件事,一定还有另一只大手,在推波助澜。
与小绿比起来,顾七娇这边就单调多了,她独自一个人出庭的,连个律师也没有请。
陪同顾七娇来开庭的郑云升坐在下面的听众席上,他抱着胳膊看着顾七娇,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一点着急的意思都没有。
顾七娇就眼睛睁得大大的,随意的应答着对方律师提出的问题。
她很有耐心的等着,一直等到了她可以向小绿提问的时间。
到了这个时候,原本懒洋洋的坐在被告席上的顾七娇突然就打起了精神。
她嘴唇微挑,面带嘲意的从座位上站起了身,语气带着丝丝压迫感开了口:
“我只想问原告方三个问题。”
在得到了法官的首肯之后,顾七娇问出了她的第一个问题:
“请问原告作者小绿,你写的这篇文章的开头两句是诗,我想问一下你把这两句诗放在一起,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含义?”
小绿一脸懵逼的翻动稿件,看了一眼文章开头的两句话:
“锦衣罗袂逐春风,安前篱菊带秋风。”
这是两句诗。
小绿准备的那一堆资料,就是为了查明这两句诗的意思,她磕磕绊绊的跟顾七娇解释了一遍。
最后又说道:“至于特殊含义,是没有的,只是觉得它们的意境合适放在一起。”
句子的解释,小绿倒是说得挺对的,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顾七娇把这两句诗放在一起,跟意境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就是出于个人情感故意放在一起的,她面对着法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审判长,文章开头这两句,我其实并没有想过它们的意境是否合适,我这么写,只是因为我的儿子叫锦安。”
这话一出,满庭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