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搞事业 - 七零新婚夜:糙村花撩爆白嫩知青 - 瑶皿夕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27章搞事业

转眼间,顾七娇已经生下孩子十余天了,按照老家的规矩,这时候是该给孩子办十朝酒的。

但是因为顾七娇一家人都在燕京,许多熟悉的朋友家人都已经来过了,也就免了摆酒这项俗礼。

一家子坐在一起,开始想着给孩子取名的事情。

其实之前郑卫党有想到过一些名字,什么郑建国、郑立业、郑参军、郑中华之类的,都被郑云升给否决了。

他说不想给孩子取那么大的名字,因为并不指望孩子能有什么大的建树,只希望孩子能平安快乐的长大。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顾七娇不喜欢那些名字,但顾七娇不好意思说,这个锅就只能让郑云升来背了。

夫妻俩也想了一些别的名字,但想来想去都感觉差了点意思。

最后还是因为要上户口了,一家人才不得不坐在一起认真商量这件事,名字最终还是由郑卫党给一锤定音的:

“你们希望孩子顺遂平安,而我呢希望孩子有锦绣前程,那就干脆叫郑锦安吧!”

锦衣玉食,一生平安。

孩子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郑云升和顾七娇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把户口迁入了燕京。

名字定下,郑云升就去给郑锦安落了户。

户口本上终于落下了一家三口的名字,郑云升捧着那个鲜红的大本本,幸福的眼睛都笑了起来。

<divdata-fanqie-type="image"source="user">

作者是没有见过这种户口本的,但看到的时候总觉得似曾相识是怎么回事咧?你们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吗?

</div>定下了名字,上了户口,一家人在聚在院子里好好的吃了一顿饭后,郑卫党和李香梅就坐上了返回苏州的火车。

现在郑舒宁还在苏州上学,郑卫党还没有退休,李香梅在守着郑云升的电器店。

(电器店已经重新搬回到以前的商业街了,门面依旧在以前最中心的位置上。)

一家子人都有留在苏州的理由,郑云升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等到以后父母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再把他们接来燕京就是。

将父母送走之后,郑云升就继续回学校帮顾七娇听课去了。

他挺忙的,又要听课帮顾七娇追学习进度,又承包了燕京王府井的商业街建设。

从周一到周末,马不停蹄,就没个停下来歇息的时候。

顾七娇看得心疼,让郑云升不用继续听课去了,可郑云升不听,他喜欢这种忙碌起来的感觉。

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

在顾七娇还没出月子的时候,《十月》杂志再次出了一期刊物,这是顾七娇离开杂志社之后,杂志社发出的第一期刊物。

销量惨淡,连印刷量的百分之六十都没能卖出去。

大多数卖出去的都是定了包年的读者,退不掉,没办法,就好比连续定了两年的郑云升。

赵匡国虽然担心燕京日报以后的发展,但是看到杂志出现这种滑铁卢现象,心中又不禁觉得有些幸灾乐祸。

他知道自己不该为这件事开心的,但是没办法他忍不住,甚至在出院之后,兴冲冲的跑到顾七娇家里贺喜。

只为了在顾七娇跟前提一嘴这件事。

杂志的销量下滑,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内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顾七娇所写的文章在杂志上所占的份量。

她的号召力是十分强大的。

在顾七娇发出替赵匡国鸣冤的报道之后,就有许多读者猜测顾七娇可能会被杂志社除名。

结果新出的杂志上果然没有顾七娇的名字,所以那些忠实的读者纷纷就不再买杂志的账。

这也是默默支持顾七娇的一种方式。

杂志销量下滑之后,现任燕京日报总编麦国强发现,杂志的销售额甚至不足以用来支付作者的稿酬和印刷费。

他上任这才没多长时间,就给燕京日报造成了一笔巨大的损失。

上面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进来,麦国强解释的那是一个头两个大。

顾七娇知道这件事后,心中倒没有太大的波澜,据她所知,《十月》在前世是发展的很好的一家老牌杂志。

如今却是因为她的介入,提前走向了衰败,也挺让人唏嘘的。

不过唏嘘一下也就算了,她都已经离职了,连赵匡国和叶守仁这两个引路人也跟杂志脱离了干系,那杂志的生死存亡她也就管不着了。

从还没有离开杂志社的时候开始,顾七娇就有过自己成立杂志社的想法。

正好她现在离开了,经过一段时间考虑之后,顾七娇已经决定了,她要另起门户,重新创办一家杂志社。

只是顾七娇比不上郑云升,她念书是属于勤能补拙的那种类型的学生,没办法做到事业和学业两面兼顾。

所以顾七娇把主意打到了赵匡国的身上,希望赵匡国来做她新杂志社的总编。

赵匡国只是想来看看顾七娇的,没有想到居然会意外的收到顾七娇抛来的橄榄枝,一时间不由得有些惊讶。

“小顾,以前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你有创办杂志社的想法呢?”

“因为跟燕京日报的合同没到期啊,我是你和叶主编带来燕京的,跟你们签了合同,答应会在杂志社做下去。

不能因为我自己有了新的想法,就背弃了你们的信任吧,不过现在好了,我被杂志社开除了,可以放开手脚做自己的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