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迁徙者
红发男人明显没有络腮胡那么乐观,他反问道,“就算找到安全堡垒,你有把握拿下控制权吗?我可是听说z国有很多先进的武器和厉害的战士。”
络腮胡语气不屑,“怕什么,枪咱们也有,论打架我们怕过谁?再说,你觉得都这个时候了,z国还能在这种边境小城部署什么重火力么?”
“就算有的话,也没什么好怕的,难不成咱们那么多异能者,还会怕普通军队?”
两个e国男人对话中的部分内容,在z国其他几个边境区域都有发生。
只是相较于战斗民族集结的这群人,其他那些人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就被各安全堡垒的守卫力量剿灭了。
要知道,外面的环境和温度直接就能淘汰大部分人,而且周边一些热带国家的人本身极夜前就不富裕。
更别说一个多月过去,吃喝成问题了不说,可能连一套保暖的衣裤都凑不齐,穿着拖鞋翻越边境,想想可能么?
人吃不饱就没有能量,没有能量又没有物资,怎么可能对抗装备齐全的武装力量。
但e国人却不一样,首先他们的体质在抵御寒冷方面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优势。
毕竟这个国家的很多地方冬季的平均温度都到达了零下四五十度,更有甚者曾出现过零下七十度的极端天气。
所以现在的室外的温度对他们来说还是可以轻轻松松忍受的。
其次这群人当中有几个农场主,在极夜前就储备了大量的耐寒食物,足够他们带着这群人穿越边境线进入z国。
本来他们也没打算到z国,实在是因为他们的能源越来越少,而且之前他们囤积的药品也不多了。
就算他们有信心撑过极寒,也担心无法度过之后的极端天气,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集结有能力的人进行迁移。
至于队伍里为什么没有老人和孩子,自然是因为行进的过程中,老人和孩子都死在了半路上。
...........
黑省某乡镇下属集中安全安置点
这个镇子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常住人口不过一千多人,总共设置了两个集中安置点。
大一点的安置点是由镇小学改建的,现有五百多民众住在那里,剩下的人被安置在了镇政府改建的安置点。
负责镇上安全的是之前的镇哨所的战士们和镇派出所的同志们。
不过小镇除去旅游季会有人来,平时外来人员很少,极夜后就更是见不到外人,所以大家也没太担心安全问题。
反正平常冬天,他们这儿的最低温度也得有个零下三四十度,现在大家伙就把每天当成冬夜来过,情绪倒也不算太糟糕。
有需要回家拿东西的时候,就邻里之间结伴打着手电筒回去拿。
可以说极夜没有给这个小镇造成太大的影响。
前两天,镇上还觉醒了三个异能者,大家伙就更安心了。
这三个异能者其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兄弟,哥哥叫亓铖,弟弟叫亓钰。
他们俩都是哨所的战士,头年才来这边当兵的,刚满十八岁。
亓铖觉醒的是火系异能,亓钰是水系异能。
剩下那个异能觉醒者是镇小学的宋老师,他觉醒的是速度系异能。
一下子出现三个觉醒者,小镇的民众特别高兴,为此还给三人举行了一个庆祝仪式。
当然,他们的觉醒也上报给了上级部门,原本觉醒者是要集中训练和管理的。
但碍于小镇的很多特殊因素,他们三个在由专机接往首都进行登记和检查之后,就又被派回了小镇。
亓铖和亓钰分别驻守两个安置点,宋老师则是负责整个小镇的通讯和协调工作。
因为镇上的民众年纪都比较大,外出江面打鱼和上山砍柴之类的工作就得落在哨所的战士们身上。
虽然国家发放的罐头和压缩干粮够大家伙吃的,但这些东西总归没有新鲜食材好吃。
过个两三天亓铖他们都会带着人去江面打些鱼回来,小镇盛产的大马哈鱼,不管是红烧还是清蒸都是一绝。
只是现在条件有限,大家打回来的鱼都是统一炖汤,加一点姜片和苏子叶,一口喝下去整个身子都暖了。
亓铖就是带人在江面打鱼的时候跟e国人碰上的。
他们打鱼的江边距离安置点并不算远,为了节省汽油,大家都是蹬自行车和三轮车过来的,照明用的也是手电筒和火把。
所以当车大灯从远处打到冰面上的时候,亓铖他们一下便发现了,战士的直觉告诉他,这支车队来者不善。
亓铖马上喊人回安置点报信,他则带着人快速把东西收拾好,也往安置点赶。
距离太远,他看不清对方有多少人,但看那阵势,人不会太少。
如果是有组织的武装团伙,他们镇子上的人恐怕有危险。
他们整个镇能参加战斗的算上自己哨所和派出所的兄弟们,总共加起来可能也就三十多个人。
再想到那些人是从哪儿过来的,亓铖就头疼,必须马上跟上级报告情况。
就是不知道对方队伍里有没有或者说有几个异能者,要是再出现异变种,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络腮胡的队伍穿过江面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跟镇上的人对峙,他们先是挑选了一处远离安置点,又适合驻扎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他们挑选的是一处四面都有出口的工厂,反正这鬼天气,不管在哪都暖和不了,只要能找个地方遮挡住大雪,对他们来说就可以了。
这地方总归也只是暂时的落脚点,他们要的是最后能住进z国的安全堡垒,只有那地方才有充足的物资。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要先摸清这个镇子有多少抵抗力量,但也不能拖得太久,免得他们呼叫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