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旧事 - 绿玉枝头桃花下 - 六月的自留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绿玉枝头桃花下 >

第63章旧事

平宁侯府。

隆敬大长公主终于逮到了孙子,问谢少辰:“你一直不愿意说,就是那个小姑娘,是不是?”

谢少辰并不意外,那天在祖母面前演了一出戏,让昭阳长公主把宋曼九推荐给皇上,他就知道瞒不过祖母的眼睛。

公主看他没有说话,算是默认,淡淡一笑,道:“这是她要的回报?”

谢少辰一愣,知道祖母误会了。

想着宋曼九那双小鹿似的澄澈眼神,带着婴儿肥的瓷白小脸,总是漾着甜美的笑,让人看着心里就暖暖的。

他的面孔不由得柔和,道:“她并没有认出孙儿。”

公主目光一闪,眸中划过一丝亮光,没想到会听到这个答案,她眯了一下眼睛,再睁开时,透着精光,问:“是伪装,还是真的没认出来?”

谢少辰对祖母的话莫名不舒服,抬头看了祖母一眼,脸上又恢复了淡淡的神色,语气稍冷:“祖母是不相信孙儿的眼光,还是不相信孙儿的判断?”

公主叹了口气,再出口的话语温和而慈爱:“祖母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人心诡诈,你又是一个重情的,我不得不多想。”

谢少辰感受到祖母的疼爱,为刚才的冷意感到愧疚,露出一个轻浅的笑意,说:“她那时还小,我又做了些伪装,她自然认不出孙儿。”

公主看着谢少辰脸上的笑容,心中一动,她已经很久没在这个孙子脸上看到这发自内心的笑容了,大多都是标准的世家公子笑。

可是今天,说起那个小姑娘时,孙子脸上的笑容虽然很淡,但是她还是能看得出来,那是真的愉悦。

她略微试探地问:“你这是为了报恩,还是?”

为了报恩吗?

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也没想过这些。

只是看着她被人欺负,又被人明目张胆地加害,不由地心疼。

就想为她找个靠山,让人不敢再欺负她,她能活得肆意、快活一些,脸上永远保持着开心的笑。

谢少辰已经离开好一会了,公主声若蚊蚋地对旁边的老嬷嬷说:“他说那小姑娘是最适合的公主伴读人选,才顺水推舟,也算是还她一个恩情,真是这样吗?”

老嬷嬷低声说:“公主,太医说让您静养,不能多思多想。”

上前扶着公主,说:“老奴扶您进去躺一会吧,你这坐的时间有点长了。”

公主扶着老嬷嬷的手站了起来,往内室走去,说:“这孩子以前只是心思重,自从出了那件事之后,心思更重了,话也更少了,连个笑模样也没了,这几年就更冷了。我真怕他...”

公主没有再说下去,老嬷嬷知道公主这是担心世子,轻声说:“世子只是面上冷了些,但是心思纯正,这几年当差连皇上都多次嘉奖,公主不要操心了。”

公主没有再说话,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谢少辰走出祖母的院子,站在碎石子铺成的小径上,看着面前的湖水,阳光照下来,波光粼粼,几只粉色的火烈鸟在悠闲地梳洗着羽毛。

他还隐约记得,小时候母亲常抱着他坐在湖边的亭子里看鸭子游来游去,那时还没有火烈鸟。

曾几何时,那些记忆都模糊了。

是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继母之后吧。

记得有一次,他被继母身边的丫鬟带到这里看鸭子,结果被推到了湖里。

如果不是有丫鬟刚好经过,救了他,他早被淹死了。

那一年,他才五岁,对父亲说,是继母身边的丫鬟故意推她。

继母抱着他哭得死去活来,好像他真被淹死了一样。转头却信誓旦旦地说那个丫鬟绝对不敢害主子,肯定是不小心害他落水,即便如此,也要被罚,然后打了那个丫鬟一顿,撵了出去。

后来父亲就让继母照顾自己,可是在父亲面前温柔地抱着他,亲自给他喂水,对他像亲生儿子一样的继母,在背后对他淡淡的,根本不会抱他一下。

他那时就知道,继母不喜欢他,可是父亲不听他的,还说他小小年纪不学好,就学会诬陷人。

从那时开始,他就不再去湖边看鸭子了,也不再去那个亭子了。

对继母也是刻意疏远,只在父亲面前与继母表现得母慈子孝。

不知道父亲是真的以为继母待他很好,还是只要他们表现的很和睦,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就好,反正很少关心他,只是偶尔问一问他的学业。

后来他无意间在一个铺子里,看到了当年推他的丫鬟,她已是那个铺子的掌柜,而那间铺子是继母的陪嫁。

他那时灰心失望。

这么一个明晃晃的人,这么多年,父亲难道一点都没察觉吗?

还是知道了,不愿意伤了娇妻的心?

他以为他们就那样不咸不淡地过下去,可是在他十二岁那年出去游历时,竟遭到了刺杀。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继母所为,但他知道就是她。据他后来收集到的信息,也足以证明就是她。

他那时非常气愤,也很绝望,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遇到了宋曼九。

当那个小丫头用软软的嗓音叫他“大哥哥”;用胖乎乎的小手往他嘴里塞糕点;在他伤口疼得冒汗,伸开两个小胳膊抱着他,说这样就不疼了时,他突然就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人生还是有意义的。

几年过去,再见到她,她还是那个善良、可爱的小丫头,忍不住让人想护着她。

被人惦念着的宋曼九,这会可一点都不可爱,她正苦着小脸蛋,皱着小眉头,郁闷地问斐先生:“先生,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草药知识,一点意思都没有,又用不上?”

原来斐先生知道她被昭阳长公主推荐为公主伴读人选后,就和母亲商量,说要调整她的课业。

她本来以为先生要减去那些枯燥的兵法,或者不让她再学习裁剪、刺绣了,要多多教她诗词歌赋,或者琴棋书画这些内容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