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好事
小姑娘娇娇的声音,带着一丝委屈,还有一丝讨好,还有着热辣辣的表白,睁着小鹿似的眼睛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哪受得了这样蜜糖似的情感攻击,本来还撑着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抱着她道:“祖母喜欢,喜欢。”
冯氏眼睁睁地看着,宋曼九三两句话就拿下了老太太,有点心惊。
这小丫头看着天真无知,说的也都是孩子气的话,可老太太竟然吃她这一套,可见也是个手段厉害的。
她忙笑着说:“老太太可不要厚此薄彼,这三个丫头要吃醋了。”
宋曼枝和宋曼瑾一下子就听懂了冯氏的弦外之音,立即站起来,道:“祖母可不能光疼曼九妹妹,也要疼疼我们。”
宋三曼慢了一拍,也忙站起来,随着两个姐姐叫“祖母”。
一时间,老太太被孙女们围绕着,高兴得不得了。
请完安,大家刚走出老太太的福寿堂,冯氏就皮笑肉不笑地说:“曼九真是越来越聪明,机灵了。”
这话听着好像是夸宋曼九的,实则她的语气却有着不易察觉的忌惮,还有淡淡的厌恶。
宋曼九则是眉眼弯弯,道:“多谢大娘夸赞。”
赵氏看着女儿应对得体,心中越发安慰。
有了这一次老太太的松动,宋曼九就时不时地来老太太这里晃一晃。
有时送点吃食,顺便亲近老太太。
有时把自己画的画给老太太看看,孩子似的求表扬,弄得老太太没脾气。
有时拿自己写的字让老太太指导,顺便拍拍老太太的马屁,把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时就是来撒个娇,到老太太这里吃个点心,尝个瓜果,再一番吹捧,夸得老太太这里的东西都跟仙果似的,把个老太太喜的不行。
再后来,宋曼九一天不来这边晃一下,老太太都觉得少点什么,开始主动给她送小零嘴。
连带着,老太太也不再动不动就找赵氏的茬了,有时候对着她也和颜悦色不少。
冯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老太太哪天对赵氏好起来。
那她这些年的侍奉和努力算什么?
丈夫一个小妾接一个小妾的纳,她恨的牙根痒,也无能为力,暗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泪。
为此,她每每看到赵氏,总是心里不舒服。
还好,也因为二弟不肯纳妾,让婆婆讨厌赵氏,她心里才好受一点。
这些年她尽力侍奉婆婆,婆婆对她也很好,她心里还算有点安慰。
可是现在,宋曼九几句乖巧的好话,就讨得老太太的欢心。
那个赵氏什么都没做,就有个一心一意的丈夫,有一个可受乖巧的女儿,现在就连婆婆都对她改观了不少。
她想想就恨得睡不着。
她让女儿也学学宋曼九,到老太太面前好好讨讨巧。
可是女儿端着嫡女的派头,就是不肯,还说宋曼九那样就是小家子气,掉份,让她气也不是,恼也不是。
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只能由着她。
可心里总是意难平。
不过,总算有一件趁心的事,宋曼枝的婚事算是说定了,也就一年半载,就嫁出去了,再不会天天在她眼前晃了。
被冯氏惦记的宋曼九,这会正吃着西瓜,悠闲地听紫烟说外面的新闻呢。
昭阳长公主烦恼了这么久,终于把平乐县主的婚事给退了。
听说江家找了不少人说项,就是不愿退了这门亲事,只说儿子年纪小胡闹,已改过自新了。
最后还是皇上出面,这门婚事总算是退了。
江缕频频在街上偶遇谢少辰,也经常到卫所去给谢少辰送糕点,送水果,只不过谢少辰十次有八次都不收。
宋曼九没心没肺地说:“那不是还收了两次吗?”
紫烟瞥了她一眼,闲闲地说:“谁知道那两次的东西最后进了谁嘴里?”
银纱吃着西瓜,含糊不清地说:“江小姐也是大家闺秀,她怎么那么不要脸?”
金纱在一旁给宋曼九绣裙子,拿剪刀剪了线头,抬起头,笑着说:“她要是要脸,咱们哪还有什么乐子?”
银纱刚咬了一口西瓜,听了金纱的话,猛地咳嗽了一下,流了一嘴角鲜红的西瓜汁,还断断续续地说:“你说得太对了,她要是懂得廉耻,咱们可就无趣了。”
宋曼九擦了一下嘴角,笑着说:“以后不要说她是大家闺秀了,简直玷污了这四个字。”
紫烟看着几人幸灾乐祸的样子,再继续爆猛料:“你们还要不要听了?”
三人齐齐看向她,银纱着急地问:“难道还有更不要脸的?”
紫烟叹了口气,道:“说起来,她也挺可怜的。
听说端午节的时候,她给谢世子送了一个鸳鸯并蒂莲的荷包,结果你们猜后来这荷包哪去了?”
紫烟卖着关子,宋曼九笑着说:“难道谢世子收了她的荷包?”
银纱不屑地说:“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