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入骨相思知不知?
宋曼九觉得这一趟春猎可真是惊心动魄,又是刺杀,又是惊马,这又差点把一个公主就这样嫁出去,心惊不已。
虽然皇上突然宣布第二天回京,但是大家早都时刻准备着,也不算太忙乱。
纵然这样,金纱和银纱也忙得脚不沾地。
晚饭后,谢少辰和顾太医一块过来,看着太医给她换了药,看着伤口已结痂,没什么事了,这才放下了悬了好几天的心。
他递给宋曼九一瓶药,说:“这是去疤的,等这痂掉了,每天抹上两三次,就不会留疤了。”
宋曼九闻言,展颜一笑,道:“那我可要好好谢谢你了。”
宋曼九身上的药香混合着莲蕊衣香,让谢少辰心神一晃,唇角一勾,说:“怎么谢,还是继续记账?”
宋曼九小嘴一努,娇声道:“你这人可真没意思,那些陈年旧账,还总是逮着机会就要翻一翻。”
谢少辰低声道:“那是陈年旧账吗?
嗯?”
宋曼九的心像被羽毛刷过一样,心尖猛地一缩,轻轻地呼吸了几息,稳了稳心神。抬起头,毫不输阵地说:“那你想要我怎么谢?”
谢少辰淡淡地说:“没想好,继续记账。”
宋曼九撅着嘴说:“狡猾。”
笑意一下子就爬上了谢少辰的脸,他满面春风地说:“皇上和皇后已经发话了,让你明天直接回家,好好养伤,什么也不要想。”
宋曼九听到可以直接回家,特别高兴,笑着点了点头。
谢少辰突然低声道:“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宋曼九的心轰的一下,脸红的能滴出水来,看着谢少辰张了张口,却什么也说出来,心里如灌满了糖浆一样,又甜又蜜,不知何时升上心头的彷徨突然就消失无踪。
谢少辰看着羞涩的宋曼九,一双眸子里如繁星闪耀,点点星光中映着自己满面笑容的脸,满心的愉悦。
他轻声说:“等下次再见时,告诉我你的答案。”
宋曼九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耳边一直回响着一句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谢少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宋曼九还坐在那里,傻傻地笑。
赵氏走过来,看着女儿的表情就猜到了什么,她轻叹口气,说:“谢世子对你很好吗?”
宋曼九拖长了音调,撒娇地叫了一声“娘”,羞涩地说:“他人很好的。”
一句话,自家女儿什么心思,她已经全明白了。
她知道女儿遇刺的消息过来,还是谢少辰派人接的她,而且过来这几天,谢世子对女儿的心思她也看个八九不离十。
谢世子那么忙,可是每次太医过来换药,必定会跟过来看看宋曼九的伤,后续用什么药,什么时候换药,有什么忌口的,都问得清清楚楚,比她这个母亲问的还明白。
这里的吃食,无论水果、食物、零食,还是珍贵的蜂蜜、保养的药材,一样不缺,宋曼九只要说声想吃什么,立即就能送来。
谢世子对女儿照顾的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又严格遵守着礼仪,一点不逾矩,这让她很安心。
她对谢世子很满意,出身好,修养好,又受皇帝器重,只是看着女儿,想想自己家的门第,叹了口气。
现在她只希望女儿能好好陪伴六公主,到时能封个乡郡或县君,勉强能配上平宁侯府的门第,女儿这辈子也就不愁了。
第二天,大队人马回到京城。
宋曼九直接回了家,开始养病。
她本想安安静静地在家休息,可是一拨一拨的人来看她,先是老太太打发人来看,然后项氏,宋曼枝、宋曼瑾、宋三曼姐妹过来看她,玩了半晌。
耿欣悦听说她受伤,也来看她,又玩了一天。
终于清静下来,宋曼九本想捞本书,看一会,结果石梅跑过来,喜滋滋地说皇上和娘娘的赏赐到了,让她前去接旨。
宋曼九又赶忙梳妆打扮,赶到前院,跪下磕头领旨,然后看着一大堆的赏赐。
皇上赏了一斗金珠、一柄玉如意,缂丝、锦缎、纱缎和宫绸各赏了十匹,皇后赏了些首饰、衣服料子。淑妃娘娘赏了一个橙红的澄泥砚,还有几刀上等宣纸,以及两三盒子贵重药材,也有几匹好料子。
赵氏看着几十匹高档衣赏料子,满心欢喜,说天暖和了,要给宋曼九做几身漂亮的衣服穿,然后捧着东西收拾去了。
宋曼九对这些倒不在意,她只把砚台和宣纸自己抱回屋,准备好好写字用。
宋曼九坐下来,揉着腿说:“接个赏赐也不容易,跪得我的腿生疼。”
银纱忙上来帮宋曼九揉腿,紫烟笑着说:“你这纯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宋曼九看着桌子上摆着了一堆首饰,轻声问紫烟:“查出是谁引的六公主去天鹅湖了吗?”
紫烟说:“引六公主去的宫女死了,不过听良海说,那个宫女一直在猎场行宫当差,这次被派去皇后那里伺候。”
宋曼九问:“你的意思是,真是七公主引了六公主过去?”
紫烟摇了摇头,说:“那个宫女还有一层身份,她的母亲与宸妃娘娘身边的风信有点关系。”
宋曼九看着紫烟,示意她继续说,紫烟道:“风信的妹妹是赵将军一个副将的小妾,那个宫女的母亲是那个小妾院子里的婆子。”
宋曼九捋了好一会,才弄清楚几人之间的关系,说:“虽然她们有关系,但也不能证明就是宸妃让人引六公主过去的。”
紫烟说:“良海他们带人查了那个宫女的母亲,她前两天突然失踪,这就有点意思了。”
宋曼九想了一下说:“赵将军的副将住在什么地方?”
紫烟不解地问:“小姐问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