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封为县主 - 绿玉枝头桃花下 - 六月的自留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绿玉枝头桃花下 >

第146章封为县主

接下来的日子,宋曼九每天陪着六公主在皇帝的灵前守着,伺候着六公主每天的饮食。

等到把皇帝埋入皇陵,宋曼九整整瘦了一大圈,看得赵氏心疼不已,但也不敢多说,只是每天换着花样给女儿做好吃的。

宋曼九在家养了小一个月,脸上的气色总算是红润润的,身上也有肉了,看得赵氏满心欢喜。

在这一段时间里,太子登基成为新的皇上,太子妃成为皇后,原来的皇后已晋升为皇太后,淑妃也晋升为淑太贵妃。

新朝新气象,据宋峥说,朝中一些关键的位子上换了皇帝的人,不过原来那些人倒也乖觉,早知道会有此种情况发生,即使心中不满,也只好接受,努力为皇上办差,说不定哪天成为皇上面前的红人。

谢少辰因为皇上在魏王成为太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拿到了燕王勾结逆贼的证据,被当今重用。

宋峥说的时候,还夸自己未来的女婿是个人才,有眼光,很是自得。

朝中平稳,公主们继续泮荷宫学习,宋曼九也从家里再次来到泮荷宫陪读。

只是这次泮荷宫的情况已完全不同。

五公主先是哥哥被圈禁,后来母妃暴病而亡,现在连父亲都没了,她早没了以前的锐气,精神都萎靡了不少,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

七公主虽然依旧娇蛮,还是那样颐指气使的,但是对象却已不再是六公主和宋曼九。

六公主还是如原来那样低调,不惹事,依然温婉,但是周围宫女太监们看她的眼神已带着讨好。她院子里的吃食都是最好的,最新鲜的,六公主想吃个零嘴、要个新鲜花样,厨房的人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送来,就连她院子里的花都比原来的盆大了,开的盛了。

连带着宋曼九的待遇也比以前好多了,这让她感慨不已。

原来两个爱惹事的公主现在一个老老实实的,一个想惹事也要看一看六公主,因此泮阁里倒安静了起来。

这样安安稳稳地过了几个月,一年的孝期已过。

皇上封了五公主为顺昌公主,六公主封为顺安公主,七公主封为顺和公主。

大燕国的旧例,只要公主们封了封号,意味着公主们到了婚嫁的年龄,该给公主们选驸马了。

五公主年龄最大,已经十六岁了,应该最先给她赐婚了。

皇上以此事为后宫之事,要皇后给五公主选个驸马,可是皇后知道皇太后与当年的宸妃不睦,而且淑太贵妃与宸妃也不和,不知道给五公主以什么样的标准选驸马。

皇后思来想去,觉得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想要扔出去,于是请示了皇上。

皇后再次去给皇太后请安时,以自己年轻没经过大事为由,请皇太后出面主持几个适婚公主的婚事。

皇太后本来不想接五公主这个山芋,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推了,全权由皇后作主,那么等到顺和公主的时候,那岂不是也要皇后说了算。

到那时,虽然她作为皇太后,顺和公主的婚事她也能说得上话,可是到底不如全由自己作主来得痛快。

而且淑太贵妃一听,也希望由皇太后管了顺昌公主的婚事,有了这个先例,等到顺安公主的婚事时,自己也能作主了。

虽然皇上听自己的,可是皇后到时如果有个什么想法的话,皇上也不能不听皇后的。再说了,皇上以前事事听自己的,可是现在他是一国之君,想的是天下大事,到时他给顺安赐婚,考虑的不就全是顺安的幸福,还要考虑朝堂的平衡。

现在皇太后全权管了五公主的婚事,有了这个例子,等到顺安的时候,自己就有话说了,可以由自己作主为顺安选驸马了,等自己选好了,再让皇上赐婚。

想定了之后,淑太贵妃一力劝皇太后接了这个事。

皇太后在皇后和淑太贵妃的请求下,顺水推舟地接了这个差事。

皇太后以前与宸妃斗了半辈子,两人早是仇敌,而且如果不是燕王和宸妃,儿子怎么可能现在只是韩王,还病病歪歪的,远在千里之外,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能见一面不能。

想到这里,皇太后就心如刀绞,哪会费什么心思给顺昌公主找驸马。

她只怕顺昌这辈子过得太如意,于是下懿旨随意赐婚给了个六品小官。

皇太后的赐婚懿旨下来的时候,顺昌公主低着头,眼中像喷了火一样,死死地攥着拳头。

公主出嫁本应该建造公主府,可是皇太后以国库空虚为由,随意把一个以前犯事的大臣的院子指给了顺昌公主,作为她的公主府。那个院子很小,只比宋曼九家的院子大那么一点点,远远够不着公主府的例。

顺昌公主私下里哭了好多次,可是现在没有人给她撑腰,就连宸妃的娘家也被燕王牵连,被抄家了,她现在连个依靠也没有,哪敢质疑皇太后的决定。

公主出嫁自然是有旧例的,只是那也只是旧例罢了,母亲受宠的自然会添很多,只有那些母亲不受宠的公主才会按旧例来。

于是,顺昌公主的嫁妆完全就是按旧例来的,一个月不到,皇太后就把她的嫁妆打理的齐齐整整,选了个日子把顺昌公主嫁了出去。

嫁出去了一个公主,只剩下顺安公主和顺和公主,也都到了婚嫁年龄,于是宋曼九在泮荷宫的伴读生涯就结束了。

宋曼九回到宋家的第二天,就迎来了皇上的旨意。

这也都是旧例,给公主伴读结束后,都会得到赏赐,因此宋家摆好香案,一家人齐齐地跪下来听封。

来宣旨意的是皇上身边的卫太监,他见宋家一家人都已跪下,就拿起圣旨读了起来。

圣旨洋洋洒洒一大堆,其实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宋曼九才德兼备,给顺安公主侍读有功,被封为康宁县主。

宋家人一听,从宋峥到宋曼九,一个个都是激动无比,原来她们想的也不过是县君。后来魏王当了太子,后来又当了皇上,他们也只敢想个郡君,可是却没有想到,皇上大手一挥,竟然赐给宋曼九一个县主爵位,这如何不让他们一家激动。

因此一家几口子人叫“皇上万岁”的声音格外的响,听得卫太监都有点诧异,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大的恩旨,宋家人激动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正当一家人接了旨意,要站起来时,卫太临道:“宋大人不要着急,还有一道圣旨呢?”

一句话把一家人说愣住了,立即又垂头跪了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