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诗王
鲁智深、武松、燕赤霞、武大郎、史进和李白六人正漫步在林间小道,忽然前方窜出一名粗鄙之人,手持长刀,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屑。他自称“诗王”,扬言自己诗才横溢,尤其擅长以世间冷酷亲情入诗,堪称江湖中的一代“诗王”。见到李白,他挑衅地要求一场诗斗,以七言绝句为题,抒写亲情之感。
李白轻轻一笑,饮下一口酒,豪气顿生,朗声道:“好!既然阁下有此雅兴,吾李白便随你一斗。”鲁智深、武松、燕赤霞、武大郎和史进五人则被请来当裁判,围坐在道旁,听这两位即兴赋诗。
李白神色从容,仰头望天,片刻间已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即兴吟出一首七言绝句:
“慈母灯前叮千句,孤鸿出门念无穷。
远山云雾归无路,唯有泪痕伴梦中。”
诗句一出,犹如潺潺泉水直击人心,充满了对慈母恩情的深切思念和漂泊在外的愁苦。李白的眼中闪烁着些许离愁,让在座的几位侠士都不由得动容。
鲁智深捋着胡须,轻轻点头,低声道:“好诗,情真意切,这亲情一词果然诠释得淋漓尽致。”
武松也感叹道:“李兄一诗,道出天下游子的心声,思念如丝,断人心肠。”
那“诗王”听了,冷笑一声,不屑道:“这等诗句,不过软弱之人所为,徒有虚情假意,不如我直抒胸臆。”他将刀一收,扬眉吐气,竟也朗声吟出一首:
“小时父亲训斥我,父亲老死仰天笑。
兄弟亲情不如钱,母亲随时可卖人。”
诗句中满是冷酷、讽刺、和不屑,几乎让周围的树叶都为之战栗。那“诗王”一脸得意,仿佛觉得自己的诗句深刻无比,直击人性之本。
但听完这首诗后,鲁智深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双眉紧锁,忍不住说道:“这等不忠不孝的字句,简直是对亲情的亵渎!你若是有过艰辛人生,也应懂得感恩,而不是无情!”
武松冷哼一声,眼中透出一股怒意,喝道:“你以为冷酷便是深刻吗?这不过是你自己无情无义的借口罢了!天地之间,唯有亲情最真最善,岂是你能这般糟践!”
燕赤霞一旁亦正色道:“世间万情,唯亲情最重。哪怕出身卑微,也应有敬爱之心。你的诗不仅亵渎了亲情,更侮辱了为人子女者的本心。”
武大郎虽文才平平,但也深有同感,摇头叹息道:“你这诗句,冷漠无情,怎能称之为亲情?”
史进拍案而起,目光凌厉地盯着“诗王”:“你既无情无义,何必以亲情为题作诗?若无亲情,难怪你不知情为何物。今你既敢自称‘诗王’,不如改名‘无情之人’罢了!”
听了众人一番言辞激烈的指责,“诗王”脸色微变,眼神不再如方才那般倨傲,隐隐露出一丝愧意。他张口欲辩,却又哑口无言,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仿佛众人的话语戳中他心中的隐痛。
李白见状,缓缓放下酒壶,叹道:“你将人世苦痛归咎于亲情,但何曾想过父母养育之恩,兄弟手足之义?若你真懂得这份感情,哪怕世道再残酷,也不该以如此诗句亵渎。”
“诗王”顿时无言,站在原地,似乎思绪翻涌。他眼中的愧疚逐渐浓厚,嘴唇微微颤抖,似想反驳,却被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拉扯着,无法言语。
片刻之后,他低下头,喃喃道:“也许……也许你们说得对,我……我只是因曾受过许多苦痛,心中满是仇怨,一时迷了本心,便想着以冷酷示人,反倒将亲情推得远远的。”
鲁智深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既有悔悟之意,不妨改过自新,莫再以怨恨待人。亲情是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若能放下心中仇怨,也许你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诗王”听了,眼眶中隐隐泛起泪光,似乎对过去的冷漠和仇视产生了悔意。他微微点头,朝众人拱手行礼,声音低沉而诚恳:“多谢各位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努力找回那一丝为人子女的本心。”
鲁智深与众人相视一笑,轻轻点头。李白仰头望天,又饮一口酒,低声吟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愿你归来时,已无怨无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