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桃花村
桃花村,王美兰娘家的院门口,王美兰望着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场景,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陈旧却依然亲切的院门,院子门口种着一丛竹子,还有那熟悉的泥土气息,都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不禁潸然泪下。
她颤抖着声音喊着:“爹娘,女儿回来了。”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她想起小时候在院子里和兄弟们玩耍的情景,想起她娘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想起他爹那爽朗的笑声。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探出一个头,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扎着冲天辫。看到王美兰,就转身跑回去大喊:“爷,奶,姑姑姑父他们回来了,快出来出来!”
不一会儿,一个六十多岁满头花白的偏瘦偏黑老妇人王氏激动地走了出来,冲上来一把抱住了王美兰,嘴里念叨着:“我的闺女哟,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王美兰哭着说:“娘,女儿不孝,这么久没回来看您和爹。”
王氏抹了抹眼泪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紧随后边的是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子王福,拿着烟杆子。一边走着,还时不时地抽上一口,烟雾缭绕中,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掩不住开心的神情。
王福说道:“闺女啊,快进屋,别在这站着。”
王美兰点点头:“爹,咱们进屋。”
楚大山把手里提的篮子交给王福,问道:“爹,给你们带了些吃食,你们尝尝看!大哥二哥小弟,大嫂二嫂他们去哪了?”
王福接过篮子,说道:“你大哥去田里干活了,二哥去镇上找活干了,小弟去邻村帮忙盖房子了,估摸着晚点才能回来。村里有人家办丧事,你大嫂,二嫂他们都去帮忙了,铁锤也去了。”
大嫂田氏育有两子,刚刚院子里迎接他们的扎着冲天辫的,叫王铁柱,还有个弟弟王铁锤。二嫂目前只有一个儿子,刚刚一岁,叫王铁蛋。正在炕上睡觉呢。小弟未婚,刚刚18岁。是王福的老来子,目前还没成家。
王福看到篮子里装着两条大草鱼,还有一大碗的卤猪大肠,一布袋子的粮食。他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赶忙说道:“美兰啊,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吧,赶快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怎么拿这么多东西给我们了,自己家还过不过啦!”
王美兰笑着说:“爹,您就放心吧。这猪大肠是便宜买的,拿回家我们自己卤出来,那味道可好了,特意带来让爹娘尝一尝。这鱼是我们清早用鱼篓子抓的,家里还有呢。您和娘就别操心了,我们家里啥都不缺。”
王福连忙掏出六文钱,喊王铁柱:“铁柱,快去村口的铺子里买一斤散酒回来,要快!”王铁柱应了一声,接过钱就跑了出去。
王福接着说道:“今天啊,让你娘做几个好菜,我要和女婿好好喝几杯。”
王美兰把卤猪大肠端到厨房,对王氏说:“娘,您把这卤猪大肠热一热,中午咱们一起吃。”
王氏笑着点头:“好嘞,闺女,你们先坐着歇歇。”
此时,楚冉冉好奇地四处观察着外公家的小院子。正房三间,右手边是厨房,烟囱里正冒着缕缕青烟。左手边向外扩了一间厢房,看起来很是规整。
院子里开了一块菜园子,划分得整整齐齐,种着各类蔬菜,豆角攀爬在架子上,西红柿苗刚长出来,攀爬在架子上。比起自己家,这里看着齐整,也略新一点。看来外公家条件能比自家好一些。
但是大家穿的也都是打补丁的衣服,院子里养着五六只鸡,正悠闲地在角落里啄食,没有猪和牛等大型的家畜。楚冉冉边看边在心里暗暗比较着,小脑袋里思考着两家生活的差异。
楚冉冉见王美兰去厨房帮忙,也兴致勃勃地跟了进去说道:“娘,外婆,我也来帮忙吧。”
王氏连忙摆手:“乖孩子,厨房油烟大,你出去和铁柱他们玩儿。”
楚冉冉还想坚持,王美兰也劝道:“冉冉,听话,出去和弟弟们玩。”
楚冉冉无奈,只好乖乖地走出厨房。
中午的时候,一大桌菜就做好了。有炒的鸡蛋韭菜,金黄的鸡蛋搭配着嫩绿的韭菜,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小青菜清清爽爽,绿油油的。带来的草鱼用豆酱烧了一条,色泽红亮,酱汁浓稠。一盘子凉拌的香椿,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一盘自家腌制的小咸菜,咸香可口。一盘子野菜,带着田野的清新。还有那香喷喷的肥肠,让人垂涎欲滴。主食是一大盆的玉米面馒头,黄澄澄的。
楚冉冉看着这满满一桌菜,心里想着这一桌放在村里应该是很丰盛的了,外公家有十口人,平常家里应该都舍不得吃纯玉米面馒头的。心里感动的同时暗暗想着,以后赚钱了一定要拉一把外公家!
王福喊王铁柱:“铁柱,快去地里把你爹喊回来,就说你姑姑、姑父回来了,让他早点回来开饭啦!”
王铁柱应了声,一溜烟跑向地里。不一会儿,他爹就跟着回来了,大家纷纷围坐在一起,准备吃饭。
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饭聊天。王福端起酒杯,笑着对楚大山说:“女婿啊,和你大哥,咱爷仨好好喝一杯。”楚大山赶忙举杯回应。
王美兰给爹娘夹菜,说道:“爹,娘,你们也多吃点。”
王氏满脸笑容:“美兰啊,你们最近过得咋样?还是得存钱买点田地啊。你家只有一亩地,养活四口人难啊!”
“爹,娘,我们过的还行的,今年地里的收成也不错。平时我出去打打零工,勉强过得去。”王美兰报喜不报忧的说道,明明之前都快吃不起饭了!
孩子们也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王铁柱兴奋地讲着村里的趣事,楚冉冉和楚安听得津津有味。整个饭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