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孙权:难道这江陵会变成孤的葬身之地吗!
就在刘备解决了关羽的后勤问题后,正准备回家小酌几杯开心开心时,又一道喜讯传了过来。
“报!!启禀主公!徐军师先生他回来了,现在正在政务厅内与军师一道。”
现在刘备手底下一共有三个挂着军师一职的,所有人都默认的军师,就是诸葛亮。
称呼徐庶和法正都会在军师前面加个姓以区分。
刘备一拍手,这真是双喜临门呐!
我二弟平安无事,还得了江陵城。
现在我的元直也没事,这难道真是我们老刘家祖宗显灵了?(许平:你的元直,不!现在是我的,桀桀桀。)
“来人,备马。”
……
政务厅内,诸葛亮见徐庶平安归来,也是满脸的惊喜。
毕竟被数万曹军堵在葫芦谷口那样的绝境,能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不用说,还有徐庶被擒的谣言传出,就连诸葛亮也认为徐庶凶多吉少。
“元直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诸葛亮高兴的拉着徐庶坐下,上下打量了一番。
嗯,不错,看起来没少什么零部件,甚至都没吃什么苦,风采依旧,元直命真大啊!
看着诸葛亮开心的表情,徐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出口,只能讷讷不语的苦笑着。
就在此时,刘备大步流星的快步从外面冲了进来,全然不顾礼仪。
“元直何在?元直何在啊?”
待看到徐庶完好无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刘备眼底的惊喜之色肉眼可见。
扑通!!
徐庶跪在刘备面前。
“主公,徐庶恐怕不能再报主公知遇之恩了!”
徐庶以头抢地,不肯起身。
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一惊,不解其意。
徐庶将自己如何被擒,许平又如何礼遇自己,饶过自己一条性命,再加上家中老母还在曹营。
徐庶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但一言既出岂有返回之礼?
徐庶答应了许平,会前往齐国,替他守护疆土,牧守百姓,那就不会食言。
徐庶不断的磕头在地上,一声重过一声,额头很快开始出现血迹。
刘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即跪在地上,托住徐庶:“元直,你这是在做什么!备能得你之辅佐,已是滔天之幸。今你我别离,莫不是天意弄人?
备受你之助何其多也,今元直离我而去,备……”
刘备哽咽着,已经说不出话来。
徐庶看着面前的刘备,心中的苦涩无法言说,若无老母在世,徐庶宁肯自杀,也绝不会离刘备而去。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信义以及知遇之恩看的是远远重于自己的生命的!为了贯彻自己的信念而付出生命之人比比皆是。
豫让、专诸、聂政、荆轲众人以性命如敝屣,视知遇之恩为珍宝。
东周列国风骨,至今尤烈。
这股舍生取义的精神至晋而黯淡,唐又复兴,宋又复起,元明不亡。
直到大赔款国,达到最弱,但苍天有眼,民国众星云集又复兴华夏这股舍生取义的魂魄。
这是一个民族可以不衰落的根本啊!
徐庶抱住刘备痛哭,对天言誓:“徐庶此生,不会为曹营献一策以损玄德公。
更不会言一事,以泄机密。
倘若有违誓言,叫我徐庶被天地摒弃,被洛水镇压我的魂魄。
庶此番回来,就是与主公,和孔明以及大家道别。望,主公……珍重啊!!”
刘备不舍的一路亲自护送徐庶出了成都城。
徐庶一步三回头,直到被前方一处树林遮挡,消失在视野内。
就在此时,身边一名官员向刘备建议:“主公,徐庶此人乃是大才,万万不可让他落入曹操手中啊,不如……”
“胡说!我刘备不能保住元直,令他受此大辱,乃备无能!
岂能将我的过错,加到元直身上呢?
来人,砍掉前面的树林,它使我不能看见元直的背影了。”
……
江东孙权府上,孙权看着地图上的江陵城,怎么看怎么眼馋。
江夏:以前还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