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我只想打死各位,或者被各位打死
晋阳城内,十几个中年男子正在宴饮。
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最上首的白发老者,此人正是如今弘农杨氏的话事人,放进世上地位最高的几人之一,杨彪。
杨彪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尚书令等显职,可谓显赫至极。
不过现在的杨彪也仅仅是地位高罢了,权力已经被曹操褫夺,贬谪回家养老了。
杨彪是刘协的死忠党,当初没少恶心曹操,可最后曹操也只是将其贬谪回家,原因无他,弘农杨氏影响力太他mua的大了!
弘农杨氏比汝南袁氏起家更早,第一位祖先靠着抢到项羽的一条大腿而封侯,至此杨家开启了开挂之路。
杨彪的曾祖杨震在东汉中期邓氏外戚掌权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被誉为“关西孔子”。虽然出身寒门,凭借自己的学问和德行被世人尊敬。
杨震最后官至太尉,杨震他的儿子杨秉赶上了外戚梁冀时代,也官至太尉,他的孙子杨赐赶上了外戚窦武时代,也官至太尉,他的玄孙杨彪赶上了董卓乱政,也官至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这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后世一个家族四代人,代代总理,简直离谱到极点!
杨氏的显赫还没有达到极限,一直持续到了唐朝,不幸碰到了一位手拿“生死薄”点名的绝世猛男黄巢,这才结束了世家的辉煌时期。
但弘农杨氏依旧显赫,只不过是大不如前罢了,可依旧是平民无法企及的存在。
王烨端起酒樽,遥敬了一杯酒,然后抬头询问道:“太尉大人,今日一召集我等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啊?”
杨彪环顾四周,随即拍了拍手。
下一刻,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带着几名侍女,手捧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上面盛放的不是其他,而是一个个牌位。
上书:河东崔氏、濮阳陈氏……
赫然是一个个被许平或灭族,或强制打散拆分的世家。
这些世家放在地方都是庞然大物,但和今天过来参加宴会的一众世家比起来,却还是差了很多。
随着排位一个个露出了,慢慢的,众人居然惊恐的发现,弘农杨氏居然也列在其中。
众人不解纷纷询问道:“太尉大人,这是……”
杨彪老泪纵横,以袖拭泪:“老夫这是提前为我杨家立一牌位罢了。若真让他杀星再继续下去,恐怕离我杨氏除名之日也不远了。”
“太尉言重了,那许平不过一介后生,虽有一世之强,却也仅有一世之气数。若我等蛰伏数十年,数十年后又能耐我等何如?
这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亦非天子之天下,乃是我等血脉尊贵,牧守万民之人之天下。
哪怕日后曹操想要称帝,要倚仗的,不还是我们嘛?
他们能以刀剑平天下,岂能以刀剑治天下?”
“王先生此言差矣,恐怕正是因为曹操之放纵,才会使许平如此肆无忌惮。”杨修嘴角带笑慢慢开口道。
“你是……”
杨修躬身一礼:“在下杨修。”
杨彪指着杨修一脸骄傲的对众人说道:“正是犬子。”
袁氏的代表看着杨修开口道:“德祖,你不是在许昌任职吗?怎么会回来了?”
“舅父容禀,修也是昨日方才至家中,不日便要再回许昌任职。
修本来是想回家探望父亲,不想恰巧遇到此事,便父亲留了下来。”
接着杨修又一一为众人讲解了一下自己在许昌任职的见闻。
“诸位皆是修之长辈,是以修不敢胡乱倾述自己的观点,但也可将许昌见闻口述诸位叔父,以供思考。
自修任职以来,曹操在冀、青、兖、豫、徐共建立书院十数座。
其中书籍多为曹操所提供,大多乃是昔日大儒蔡邕先生的藏书,以及昔日洛阳所藏之书”
王槐皱眉思索片刻然后猛然抬头:“奇怪!如果说洛阳的书简是曹操在当初讨伐董卓时得到的,那昔日蔡邕的书简已经大多遗失损毁,曹操又是从何处得来的?”
“是许平,许平的妻子之一正是蔡邕的长女,早些年便听说此女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些藏书,恐怕便是此女默写下来的。”
王槐点了点头,却又忽然笑了:“那又如何?想要培养足够的人才,可不仅仅靠那点竹简就能堆的出来。”
杨修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公羊传》,此书居然是由白纸制成的。
早在十多年前,白纸就已经从市面上流出,只不过流出的数量极其稀少,据说是因为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所以产量有限。
一直以来,哪怕是众世家,也仅仅只是买了一些纸,用来抄录家中重要典籍,日常记录依旧是用竹简。
杨修晃了晃手里的书册:“诸位可知此书造价几何?”
“恐怕不下十金。”
一金换五铢钱一万枚、或者是一亩良田。
而一匹普通的战马需要二十金,最多甚至是上百金。
现在的粮价上一石粱米三百钱左右。
也就是说,这薄薄的一本书就可以换足足三百三十三石的粮食!
而且杨修说的只是成本价,这样的书册拿出去,有大把的家族愿意花个几十金买回去,作为传家之宝。
杨修环视一周,见众人的胃口被吊足后,开口便是石破天惊:“此物,造价不足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