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蔡老师出书,简苏晗回来 - 跪在老婆孩子墓碑前哭,我重生了 - 孟姜本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4章蔡老师出书,简苏晗回来

听到沈校长说各科老师都要开始出题后,各科老师都兴奋了。

“我听说,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出的题,方老师全部寄到神州教育报社去了?是真的吗?”

“你听说的没错!确实寄过去了,相信不久的未来,咱们就可以看到这些题出版了。”

“那你说,咱们出的题,会不会也寄到神州教育报社去?”

“你这么一说……我也有些小期待!”

“对呀!读书人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生前身后名嘛。”

能出版一本书,哪怕只能留下一个名字。

对老师们来讲也是很大的荣誉了。

常青县一中的老师们在努力写题,身在荥州的蔡老师在四处奔波,想要出版他的高考秘诀。

荥州出版社他是不敢再去找了。

其他的出版社他又看不上眼。

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省级出版社和国字头的出版社权力是不对等的。

向国家级出版社申请书号,叫国家级书号;向省级出版社申请书号,叫省级书号。

实际上所有的书号都可以全国发行,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制约着发行量:想要发行教科书类的辅导书籍,只有新华书店一条渠道。

这不是武侠小说,可以随便在哪个报刊杂志上搞连载。

辅导类书籍,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只认可新华书店的权威性。

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书,可以直接面向全国的新华书店铺货,新华书店看在国字头的名义上,也乐意买账。

而省级出版社出版的书,只能在本省的新华书店铺货。想要在其他省市发行,需要打通其他省市新华书店的关系。

除非是那种质量过硬、很多人购买的书籍,才会出现其他省市的新华书店主动进货的情况。

每年每个出版社的书号量不是固定的,需要每年申请,有的图书编辑一年只能申请到一两个书号的出版权限。

所以,出版社在手里书号充沛的情况下,有著作人想要出书时,通常会要求著作人自费出书以降低出版社的损失。

搞清楚了这些,蔡老师才明白,方新亭所说的神州教育出版社可以全国发行,荥州出版社不能全国发行是什么意思。

但是,后悔已经晚了。

不仅发行范围窄,蔡老师找的这个小出版社要价比荥州出版社还要黑。

“书号费用五千块钱!第一次只能发行五百册,每本定价八毛钱。如果购买人数较低,或者无人购买,报社将不再进行第二次发行,五千块钱一分不退!”

这条件很苛刻的。

一本八毛钱,卖五百册,才四百块钱。

他要一下子拿出五千块给出版社。

为了这件事情,蔡老师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在给到其他山区任教的蒋老师的信里,他这样写道:“五千块钱,是我们一辈子的积蓄!一下子拿出来,我实在是有些舍不得。”

话题一转,他又写道:“但是想到,我出了这么多年的题。自问也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想必很多学校看到我的名字,会鼓励学生购买。”

许是给妻子写的这封信给他增加了信心。

没等到回信,蔡老师就从银行把钱取出来,交到了出版社手中。

钱一交上去,他的心也就定了:“只等着出版,将来一炮而红!”

蔡老师对于自己的高考秘诀还是挺有自信的。

“今年七月就要高考了,五月就要开始预考!”

“我们出版社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在四月初,一定让你的高考秘诀面世。”

听到社长这么说,蔡老师有些傲然。

他毕竟在省里出过几次题,多少也是有些名头的。

笑了一下:“既然知道我的名头,就不应该收我这么狠的钱!”

社长哈哈一笑:“交情归交情,政策归政策!”

方新亭这里,一片欢声笑语。

简苏晗从首都回来了。

去首都时,她整个人气鼓鼓的。

还是一个稚嫩的小姑娘。

在首都生活了几个月,看起来沉稳了好多。

不仅回来了,还把她的同事小芳给带来了。

小芳有一个很稀有的姓,姓草,名芳菲。

“小芳是他们县文化馆送到首都学打字的人,在首都学了几个月,他们县里打电话,说打字的工作位置给了别人。”

“小芳一下子没了工作,不知道要去哪。我正好想着咱们有两台打字机,两台复印机,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就把她拉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