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行动
当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选择低调疗伤,闭门不出。但是,伤口复原,准备出山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反击的时机。这就是许多人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原因之一。人要像狼一样,立即行动,迅速出击,就算遍体的伤口依然在滴血……
美国西点军校自从建校以来,一直提倡“没有任何借口、不要拖延、立即行动”的行为宗旨。而清华大学也将“行胜于言”作为校训。由此说明,一个有战斗力与竞争力的人,必然具备行动快、执行力强的素质。但是,如果机缘顺利的话,快速行动也许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一旦遭遇困难和“瓶颈”,人们又该怎样做呢?答案仍然是快速行动,立即执行。狼群是野生动物中反应最为敏捷的动物之一。这是因为,它们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它们都会第一时间察觉到,并会尽量缩短观察思考与统筹安排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也正是这种行为,使狼群在恶劣的环境中保存了实力,以至于它们不仅能生生不息,还能不断发展壮大。
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一群叫作莫图卡的狼。莫图卡狼群是热带草原上最强壮的狼群部落中的一个。但是,由于草原所在的非洲国家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生产。于是,随着工业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这片原始状态的热带草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自然,莫图卡狼群也因为工业污染带来的变化而死伤惨重。在这种情况下,莫图卡狼群立即做出反应,它们决定立即向非洲北部进行迁徙。就在草原上的大部分动物还在苦苦挣扎时,狼群已经向北部挺进。没过多久,工业的污染已经将草原上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条件破坏殆尽,许多生物物种在此灭绝,而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的莫图卡狼群已经成功抵达北部,成为北方新一代的强大狼群部落。
但是,有些人在遇到困难与威胁时,还无法像狼一样做到快速行动,而是首先大哭大闹,随即抱怨和咒骂,从而贻误了“最佳战机”。其实,人只要在当时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反应,困难与威胁就能够解除。
曾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艘海轮途中触礁,船体进水。乘客们惊慌失措,有的急着找救生圈,有的跑到货仓去拿自己的行李。但有更多的人在发牢骚、耍脾气,责怪船长驾驶技术太差,或是大骂造船厂生产出这样的伪劣产品……这时,一位乘客高声喊道:“我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大家的一张嘴上,而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赶快堵住漏洞,大家才有可能活着上岸!”被这个聪明而冷静的乘客一提醒,大家如梦方醒,马上七手八脚地快速行动起来。经过众人的努力,船身上的漏洞被堵住了,海轮继续向前行驶。五个小时之后,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百怨不如一干,百说不如一做。要想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只有快速地行动起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走出阴霾。同样,快速行动在年轻人的职业生涯中也是同样适用的。试想一下,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捉摸不透的公司内部环境里,如果你只说不做,屁股沉得好像有几百斤,那永远都不要指望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振业在二十九岁的时候下岗了。但这并没有令振业觉得失落和痛苦,他反而像放下千斤重担一般,心想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振业下岗的事却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振业爸爸的心上。爸爸为了能让振业尽快有一份工作,他四处托人、送礼,终于有一家化工厂让振业到车间去上班。懒惰的振业为了让爸爸放心,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去上班。但是,第二天,振业睡过了头。他心想,晚去一天也没关系,于是又继续蒙头大睡。第三天,振业又被一帮狐朋狗友拉去打台球……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拖着。当振业终于去车间报到的时候,他发现,由于自己来晚了一步,原本属于他的名额已经被一个小姑娘给代替了……
不管是职场还是社会,都是这么现实。成功始于心动,而成于行动。清代著名学者彭端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尤其是当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低落的情绪和低迷的士气都令立即行动有些强人所难。但强者就应该具有狼一样的精神,遭遇挫折,首先要做的不是哀悼,不是悲伤,而是立即行动。因为这样,才真正符合“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