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煤
今天难得是休息日,李景隆就在床上装死直到日晒三竿。
只是睡着睡着他感觉到鼻子有些痒,似乎吸进去了不少灰尘的样子,同时还传来了一些不太好的味道,他不由得爬了起来。
他的眼睛乱转寻找这些味道的来源,门口那个地方放着一个铜炉,里面冒出袅袅炊烟,李景隆感觉有些不太妙,他走了过去打开那个铜炉顿时就被吓住了。
“王二,你个龟儿子,你跑哪里去了。”李景隆怒气冲冲的喊道。
“来了来了,小的在呢!”王二的速度不慢,似乎一直在门外不远处候着。
“你是不是想弄死你家少爷然后你来继承国公府的家产?这炉子是不是你弄的?”李景隆怒气冲冲,谁家好人关门关窗在房间里面烧煤呀,他还以为这几天都昏昏沉沉的是因为早上起的太早了睡眠不足呢,原来这几天天气变凉了,房间铜炉里面烧的是这个玩意。
“少爷,前几天是小的弄错了,小的并非公爷血脉……呃,少爷是想说这个炉子是吧?这个少爷请放心,小的每隔一个时辰都会过来开门开窗通风,绝对不会让您中毒的。”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幽默?为何给我烧的是煤炭不是木炭?咱家缺那么一点钱银吗?”李景隆笑了,难不成自己要把小命系在王二及时过来开窗通风的身上吗?自己也真是命大,一个小时才通一次风,还好房间足够大。他不由得想起李文忠是中毒死的,说不定是下人忘记通风了煤炭中毒呢,这么大一个国公府怎么会用煤炭呢?
“少爷息怒,咱家自然是能用得起木炭的,只是老爷吩咐曹国公府只能用煤炭,因为咱家煤矿上老爷安置了不少战场上受伤退伍的老兵和他们家属,老爷子为了照顾他们,如果我们国公府都不用煤炭那就没人敢用了。”
这倒是老头子的做事风格,可是这样也不是个事啊,每年煤炭中毒都会死不少人,这种事难免会成为国公府的污点,而且挖煤矿是一个很苦的差事,那些战场上受伤退伍的老兵说不定很多严重残疾的,这一份差事赚不了多少钱又太苦了。
“这样不是个事,王二,你可知道市场上木炭卖多少钱?”李景隆问道,是该开发一些产业了,顺便照顾照顾那些老兵,跟着老头子出生入死那么久的人,日子不能过得那么苦啊。
“禀告少爷,一斤木碳卖三十文钱。”王二对这些倒是清楚。
“怎么会这么贵?”李景隆皱眉,他知道木炭的价格高,木炭烧制不容易,在古代一般人取暖有钱人烧木炭,木炭燃烧起来会比较充分,而且产生的烟雾比较少又比较安全,还有一股好闻的木材香味。穷人只能烧柴火和煤炭,这些燃烧起来烟雾环绕还有中毒的风险,但这也不是价格这么离谱的原因吧?一斤木炭这都足够够买多少粮食了?
“少爷,这几年天气一年比一年寒冷,就连京城里,每年冻死的人都不少,所以木炭的价格居高不下,甚至还供不应求。”王二说道。
李景隆点点头,他是记得明朝的覆灭跟天气也有一定的关系,明朝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小冰河时期,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冻死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家里烧这种炭不是个事,他想到了后世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广泛应用的蜂窝煤,明朝这种环境如果使用蜂窝煤一定会大受欢迎,还能极大限度地减少因为天气寒冷而冻死的人。
虽然蜂窝煤还比不上木炭,但是比普通的煤炭可好太多了,这些比较原始的煤炭燃烧起来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并且还比较容易爆裂,燃烧起来产生那些烟雾里面含有大量的硫和磷,很容易让人中毒,而且还会挥发大量的灰烬和尘土。
蜂窝煤就不一样了,这个东西经过加工之后硫和磷的含量会大幅度减少,对人体产生不了多少伤害,热量也会更加稳定更加耐烧,最主要的是便宜,制作起来也简单,只需要用煤粉加上黄泥和水,制作成本比普通的煤炭更加的低,如果配上合适的炉子的话这东西用起来比木炭还要更加舒适。
“王二,咱们家的煤矿在哪?现在有多少人在上面?”
“在钟山,加上家眷那些约莫有上千人,不过大多数都是伤残还有老弱妇孺。呃,少爷,他们也不是住在山上,山下有一个庄子的。”王二有点鄙视自家少爷的无知,住在山上那不成野人了?咱家的人条件再差也不会到这个地步吧?
“钟山?好地方啊。”李景隆有些兴奋,这个地方他知道啊,钟山矿产规模很大,笼罩的范围不小,而且山下还有他家的庄子,这个庄子完全可以做成整条产业链呀。
可是接下来他又忧郁了,才上千人?够他干什么的?而且还有那么多老弱妇孺,可能劳动力才两三百都不到吧?这个年代没有机器做什么都要人工,他李景隆堂堂一个小公爷,要玩肯定就玩大的,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的那种,这个煤炭的产业链再加上炉子需要的人手不少,预计起码几千人。
“才这么点人?”李景隆不解,老头子几乎从洪武帝起事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南征北战了,手下带过的兵可能都有几十万了吧?连年征战开创出来的统一帝国一定是用尸山血海来铺成的,伤残一定也不少,孤寡的也很多,那个年代距离现在也才十多年,不可能全老死了吧?
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不是只有上千人,而是不能再多了,否则会出事的。
“真晦气。”想明白了这一点李景隆有点泄气,还以为这次的大买卖自己能独吞呢,看来这一次想要做大做强还得拉上太子朱标,为什么不是去找洪武帝呢?因为那是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霸王龙,找太子朱标很多事情还可以谈谈。
“让人去东宫请一下太子,就说有赚钱大买卖要做。”很快李景隆就重新振奋了起来,让太子参与也有一定好处,到时候蜂窝煤的推广会容易很多,也不用担心那些世家大族会阻挠,而且规模可以再扩大一点,毕竟有着皇家的参与这蜂窝煤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广。
而且这种价格低又利国利民的好事,把名声让给太子就好了,自己也只好吃点苦在背后默默的赚钱了。
他不怕太子不参与,有了上一次卖木材赚了那么大一笔快钱的事情,他这段时间经常让人联系自己问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