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步入正轨 - 大明九江战神 - 三十多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九江战神 >

第四十七章步入正轨

回去的路上,朱允炆不断询问李景隆这里的青菜能不能送一些给皇爷爷,李景隆也是笑呵呵的答应了他。

不愧是洪武帝从小喜欢到大的孙子,他现在才几岁就有这份心不可能是假的,也不知道以后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或许他现在还小,一切都还有的救。

最近大棚蔬菜才刚刚成熟,他们这些人算是第一批吃上的了,现在将这些东西上贡给洪武帝也不错,会更加容易打开市场,当然这些蔬菜的目标群众还是那些有钱人,毕竟搭建大棚也下了血本,价格一定要卖得高,这个季节这种蔬菜就不是平民能吃得起的东西。

至于其余的那些纨绔们也是乐呵呵的,一路上不断地向他打探学院里面的伙食是不是也像的这般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来这里读书倒也是一件美事。

毕竟他们也不能天天出来吃饭,只是今天第一天到来学院,没有正式开学所以他们才能随意外出,到正式开学的时候只有休息日他们才能出来了。

不过他们很快就改变了想法,才回到书院的大门处就发现一个地方聚拢了不少人,人群中央有几个家伙正被绑在一张长凳上用板子打着屁股,众人稍一打听才知道这几个家伙为了争夺宿舍的床位竟然打了起来被蓝大将军当场抓住了。

蓝玉下手挺狠的,打得这些家伙的屁股都冒血了,叫声还那么凄惨。

李景隆皱眉,这样子不行啊,这才第一天下手就这么重会吓坏人的,而且这样当众打他们板子也让他们的自尊心受不了。

他推开人群走了过去,蓝玉就站在那里看着几个亲兵在打那些纨绔的板子,眼神犀利地扫视着周围围观的众人。

“蓝叔,这些学生才第一天过来不知道规矩,而且都是武将弟子,急了起来动手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他们下手不重的话此次就饶过他们吧!”李景隆看着趴在那里的几个纨绔,被打的眼泪鼻涕都冒出来了,再想立威也要适可而止吧。

听了这话蓝大将军眼神在李景隆身上扫视了一圈,似乎在为上次校阅的时候没有教训他一顿而有些遗憾,如今这个小子成为监丞了更加不可能有机会揍他了,这小子也是学府的三巨头之一,既然开口了面子还是要给的。

“你们这些纨绔子弟听好了,这里和外面不一样,你们在外面怎么闹怎么闯祸我管不到你们身上,但是在这里就要安分守己,老子在这里一天就会看好你们一天,老子带兵的时候亲自下手砍下不遵守纪律兵将脑袋不下百颗,你们不要不识好歹。”

蓝玉的话说的有些嚣张跋扈,但是效果却是极好,这几年蓝玉的战功尤其突出,他的大名在勋贵中也是如雷贯耳,真没几个人敢惹到他的头上。

而李景隆见蓝玉给他这个面子也是满意的点点头,他想过他的求情不会起作用,甚至蓝大将军会让自己难堪,如今有这个结果算是相当不错了,看来洪武帝在蓝玉这里交代过什么了,导致他对自己也是相当看重。

开学的第一天在蓝玉的杀鸡儆猴中结束,很快李景隆就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堂课。

书院的学子不多,所以就暂时把他们全部都安排在一起上课了,桌椅板凳那些都是统一采购的,甚至李景隆还在教室里安装上了黑板,先生们写字教学就用粉笔,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李景隆代表书院向钟山庄子采购的。

吴沉和一起过来的几个夫子都试用过这些东西,都夸赞效果不错,认为理应在大明推广起来,李景隆认为他们说的不错,并且向他们介绍这些玩意在钟山庄子那就有得生产,谁要订购的话,完全可以去那里,几个夫子听得频频点头,认为李景隆是个好孩子,这么好的东西都愿意拿出来。

李景隆的第一次教学进行非常的不顺利,他在黑板上写下0~9的阿拉伯数字,这些字这些学生都认识,但如果两个数字组合起来他们就麻了爪子,更不用说进行普通的应用了,看来他们的脑子遗传了父辈的英勇更多一点。

倒是朱允炆和朱允熥还有那十几个伴读生的学习进度很快,至于其他大部分的人讲过很快转头就会忘记了。

李景隆无奈,也只能让这些伴读生们下课之后有时间就对这些学习落后的纨绔们一对一进行帮助,这个方法倒是可行,让大部分人都可以跟上的进度,吴沉和那几个夫子也对这些伴读生夸赞有加,有了他们的加入省心了不少。

这些都在李景隆的意料之中,他抽选出来的这些伴读生本来就是天资聪颖之辈,否则哪有可能在那些都是文盲的农民的群体中脱颖而出,只有他们这些人识字有一些文化?

不过也有意外的,人形暴龙常升就连简单的几个数字都记不住,这边刚写完转头他又忘记了,学过的知识睡一觉之后一点都记不住,李景隆都教得失去了耐心。

李景隆和他谈过,这家伙一心只想继承父亲常遇春的本领作为万人敌在战场上冲杀,练武都把头脑给练得僵硬了,这家伙的武艺确实高强,如果作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前锋必定是合格的。

只是,大明今后很可能是枪炮的年代了呀,就算是钢铁之躯在战场上挨上一下子也得倒下了,时代已经变了啊。

李景隆无奈也只能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他学习进度慢就拉长他的学习时间吧,他安排了一个头脑灵活的伴读住进他的宿舍,让他在课余的时间也能教他。

常升虽然学习进度很慢,但为人很是豪爽讲义气,他对那伴读承诺以后在书院里面的伙食他全包了,并且以后有人欺负他可以去找他帮忙。

有了一系列的举措书院很快步入了正轨,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李景隆这个后世人主抓着方向,有吴沉这个大学士盯着学习,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夫子们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有蓝大将军抓着纪律,如果这样书院还办不起来的话那真的是白瞎了。

李景隆没有小气,书院食堂的伙食算得上是极好的,每一顿都有菜有肉,甚至书院里有一道烤鸡的菜让所有学生都赞不绝口,但是李景隆为了书院的先生都能尽心尽力的教学还是单独给他们开了小灶,每天都有庄户们送过来最新鲜的蔬菜以及庄子上最好的酒。

这一个举动获得了蓝大将军的极大认可,他每天早上都精神奕奕带着所有的学子们在书院的空地上跑步,练习军阵,体育课也是由他亲自操刀给学生们讲解战场上的一些见闻,亲自传授武技。

李景隆甚至还考虑到了这些学生们没有了以往纸醉金迷的生活没有地方发泄,在学院的后山处建了一个足球场,这个运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看着他们的热情李景隆顿时觉得提前出现这个运动,以后国足或许有希望了。

看着这些学生们学习逐渐的稳定了下来李景隆脑海中开始有了别的想法。

那些先生们教导的都是文科,自己教导的数学是理科,但是理科目前学院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执教这是不合适的,所以一个存在他脑海里已久的人冒了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