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战前会议 - 寒门贵子 - 山的那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寒门贵子 >

第856章战前会议

在南洋宾客离开之前,姜丰召集沈之鹤、钱勇、陆宽、杨安……等文武属官在总督衙门开会。

众人心中明白,此会必与西征之事有关。

徐恭大军抵达了阿拉伯海域不是秘密,姜大人秣马厉兵多年,如今终于要对西亚文明古国开刀了!

一进门,他们就看到了一副大地图,正是阿拉伯海域沿岸国家的地形图,甚至有洋流示意箭头。

“这幅地图,是当年征天竺,从英吉利人手中缴获,我又命人实地勘测修改出来的,是比较准确的。”姜丰开门见山地说。

“诸位想必也知道,我有心征讨西亚很久了。”姜丰看了看神色各异的属下,微笑:“我们先来说个大义吧!”

来了!

众人精神一震。

姜大人每次征讨别国,都会说个“大义”,以便师出有名。

这一回,他又会有什么大义的理由呢?

“在历史上,我朝和波斯大食来往频繁。”姜丰缓缓说道,“唐朝时,波斯、大食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抵达岭南,受到了我朝官民的善待,官府还专门划出了蕃坊,供洋夷集中居住和经商。允许他们各按本国的习俗生活,信仰其原先的宗教,自己处理他们内部事务。”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大唐盛世,包容万族,胸襟之开阔,可谓世界楷模。然而,这种兼容并包,也埋下了祸患。”

看过《资治通鉴》、《旧唐书》的文官已经知道姜丰要说什么了,神色都有些凝重。

“至德三年,大食、波斯围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走。二国兵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姜丰沉声道:“广府被屠城!”

泱泱华夏、盛世大唐,被客居的洋夷屠城!

实乃奇耻大辱!

坐在文官之首的唐昕叹道:“大食教胡商势力的坐大和安史之乱,是这起屠城惨祸的缘起。”

唐朝强盛时,洋商自然老老实实的。安史之乱,大唐帝国措手不及,唐玄宗都仓皇逃亡,朝廷哪里还顾得上偏远的岭南呢?

姜丰道:“以史为鉴,可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想和平崛起,洋夷却未必愿意给我们这个机会。趁现在我们比对方强大,正该将其征服,以绝后患!”

“请大人下令!”武将们齐声道。

这个“大义”足够了!

春秋时,周夷王在纪国怂恿下,烹杀了齐哀公。齐国视为奇耻大辱,历经九世近两百年孜孜不倦地复仇,把纪国灭了。

《公羊传》对此评价:“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汉武帝也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国家之仇,百世犹可报。现在姜丰要报唐朝时旧仇,又有何不可?

用大义鼓舞了士气,就是商讨具体战略和战术了。

此前,姜丰已和姜殊商讨过,如今则是让众人各抒己见。

众下属商议了半日,终于得出了作战方案。

“此战,我们要获得苏伊士的驻兵权、红海出海口的控制权,割裂埃及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在其扶持傀儡政权。”姜丰朗声道,“东海水师做主力,姜殊统帅仰光、马喇甲、暹罗、安南四地兵马,以天竺国茫买城为基点,配合徐恭两路夹击。”

“进军红海,抢滩苏伊士!”

“如波斯、大食、奥斯曼帝国出兵阻拦,尽可诛之!”

接着,姜丰当众将南洋总督印交给姜殊,宣布由姜殊代掌此印,凭印可调遣南洋兵马、粮草!

“末将必不负大人所托!”姜殊立誓。

军中无父子,只有上下级。

“粮草、军火,已在锡兰囤积几年,够大军前期使用。后续粮草由马来国冼家商队提供,武器由雷鸣集团供应。杨安负责守护后勤航线。”姜丰发令。

杨安领命,沉声道:“大人放心!”

海上远征,军需就是生命,护航的任务一点也不轻。

大食教国家政教合一,这一回就看他们的神能不能保佑了!

“购买粮草和军火、结算工作,由郑达和苏垒负责。”姜丰继续下令。

郑达和苏垒一起拱手接令。

其他人的目光在郑达和苏垒身上逡巡了一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大战的消耗是巨大的。

施伦征鲜卑利亚,是由朝廷出资,据说险些把国库都掏空了。

现在姜丰让自己的总督府大总管郑达、表弟苏垒负责粮草、军火采购,意味着……这场仗不需要朝廷提供粮饷?

表面上看是为朝廷减少了开支,但如此专断独行,朝廷却未必能开心啊!

唐昕斟酌道:“大人,是否应该先向朝廷请旨?”

“请旨当然是要请的。”姜丰微笑,“从前征安南、救援北美,朝廷都是让我们自筹粮饷。此次征西亚,若要由朝廷出粮饷,恐怕又是一番扯皮、延误时机。故而,我们还是照旧例吧……我会向陛下请旨,粮饷由南洋总督的名义筹措,免除南洋各地五年税赋!”

“如此,倒也合情合理,想必朝廷百官也无可反对的了。”唐昕捋了捋白胡须,松了口气。

他致仕在即,还能参与这样一场大战,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只希望一切顺利,不要晚节不保才好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