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夺情旨意
礼部宣旨的官员抑扬顿挫地念着圣旨,这道圣旨是翰林院待诏学士所拟,那文笔自不必说。
圣旨除了表彰苏老太太,就是对姜丰请旨丁忧的批复。
皇帝安慰了姜丰的丧母之痛,同时表示,姜丰乃国之栋梁、不可或缺,乃夺人伦之常情,留守任上为国尽忠。
天地君亲师,自然是君比亲重,皇帝要姜丰继续留任,不必回乡守孝,这是皇帝对姜丰的信重,在情在理。
直到听到“夺情”圣旨的一刻,姜丰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幻,三年时间太长,他耽误不起。
姜丰恭敬地接了旨,将礼部官员迎进灵堂,把圣旨和朝廷的奠仪都放在堂前,这是苏氏的死后哀荣,也是整个姜家的荣誉。
其他来吊唁的亲友也过来安慰姜丰,为国尽忠是大义所在,姜丰受朝廷重用,老太太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姜丰抹着眼眶答道:“我也想陪在母亲身边,但作为地方官,对上是为君主守牧一方,对下得为百姓负责,朝廷恩典,派人来祭奠我的母亲,我感激涕零,亦当为国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都感慨不已。
姜丰仍跪在灵前,姜殊作为长子,亲自引礼部官员到客院休息,并说道:“家中治丧,父母心情悲痛,上下忙忙乱乱,若有疏漏之处,请诸位大人海涵。”
礼部官员道:“姜公子不必客气。”
姜殊又客套了几句,才回到灵前。这几年,姜殊被姜丰扔到军营里,从一个小兵做起,如今也升了小队长,为人处世方面也大有长进了。
朝廷的奠仪到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发丧、出殡了……
迁柩、发引、出殡,姜丰带着儿女、外甥牵引着灵车,扶灵上山。
一路上,随丧的亲眷哀声大哭,苏家的女眷更是连哭带唱,这也是本地丧仪的风俗,用亲人不舍的悲音,送亡者最后一程。
随着灵柩前行的,还有各种纸扎的祭品。
人们对死后的世界有种种美好的幻想,纸扎的房子、马车、牛马、仆人、甚至鸡鸭、盆、桶应有尽有,全部活灵活现。
那些纸扎的仆人更是等人高,被一一举着前行,看起来竟不知是真人还是假人。
把这些随葬品烧了,亡者到了阴间就样样都不缺了。
姜家人口不算多,这送葬的队伍却很庞大,又有王家为首的本地乡绅在路上设路祭,办得很是隆重。
路上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我们衡川府好些年没办过那么隆重的丧事了。”
“上一回……还是王家老太爷吧?”
“可不是,王老太爷的大儿子也是巡抚。”
“这姜家是起来了!”
“那当然,姜老爷是巡抚大人!”
“说起来……那回王大老爷是回乡守孝三年,这姜巡抚也要回乡守孝?”
“这你就不懂了,我悄悄告诉你,你可别对人说……”
其他人竖着耳朵听着八卦,哎呀……原来丁忧和夺情也是有讲究呢?朝廷重用的官员,通常是夺情……那王大老爷当初却是丁忧。
这两相对比,是姜巡抚比王家更得朝廷重用?
也有人好奇,姜家不是竹山镇小竹村人吗?怎么这祖坟却在府城郊外?
又有人说起姜家旧事…………
外人的议论,姜丰都不是很放在心上,他现在只想把苏老太太的丧礼办得妥妥当当。
这么多年下来,在他心目中早已把老太太当成真正的母亲。老太太心里虽明白他的身份,却从未为难过他,一直很关心他……
而且,他记得老太太生前是最爱面子的,如今是在家乡人面前,他要让老太太的身后事热闹荣耀,想必老太太在天之灵,也会满意。
这是他能为老太太尽的最后一点心。
送葬的队伍来到了姜家的墓园前停了下来,老太太的墓地也是早就准备好的,遵从老太太的遗愿,就在姜丰的父亲姜隽的旁边。
姜家的祖坟,也不是早前那么简陋了。前几年,姜丰就派人回来建了墓园,安排了守墓的人。
墓园最上方的一座大墓,是姜丰祖父母的合葬墓,下方是父亲姜隽的,姜隽旁边空着的位置,就是留给苏老太太的。
再下方右侧是姐姐姜玉的墓,左侧空着……是给他和熊楚楚留的。
子子孙孙,都在这里了。
如今墓室已经挖好了,只等着下葬。
结发夫妻,分离数十载,终于在百年之后长相厮守。
姜家众人都在墓室前跪下,姜殊和姜衡拿了几沓纸钱,依次祭拜了曾祖父母、祖父。
“时辰到,下葬!”风水先生一声大喊,苏老太太的灵柩平稳地放进墓室,接着孝子贤孙开始铲土填坟。
眼看着灵柩渐渐被土覆上,此后再也看不到了,姜家众人又大声哭了起来。
“母亲……娘!”姜丰心口一痛,一种久违的属于原主的感情涌了出来,他摔倒在地,哀声痛哭。
姜殊和姜衡依偎在父亲身边,哀哀哭泣着。
熊楚楚拉住姜丰的手,无声的安慰,姜丰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