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离府读书
第111章离府读书
“不是,祖母,是我自己想的。”赵嬿婉忙就慌慌张张的解释,这几年姨娘虽然得父亲的宠爱,可是却没少吃老太君的亏,今日这话原本就是自己说的,总不为了这个连累了姨娘。 自己去祠堂住着也就罢了,要是连姨娘都进去,可就麻烦了,到时候连个帮自己的人都没了。
“这几年也算是白教你了,你竟是从没有放在心上。我已经让人去请了宫里头出来的嬷嬷,从后半个月开始就教你们几个规矩,尤其是你,三丫头,倘若没有学好规矩,以后自有你的好去处。”石老太君冷冷的看一眼赵嬿婉,实在是觉得这个孙女儿有些冥顽不灵,好端端的孩子,就因为是姨娘养着,到了现在,才会娇纵成这样。
也不知道这孩子长此以往下去,将来会闹出些什么来,只怕是连个好婆家都难寻呢。
赵嬿婉在一旁不寒而栗,她虽然在姊妹们跟前嚣张,可是真的面对这冷心铁面的祖母,她还是很害怕。
“这一次的事就罚你抄治家格言一百遍,三日内抄完,少了一遍不许吃饭。再去芳草园传我的话,以后不得私自和府外的人联系,若是被我知道了,就打发回家去。”老太君不想继续纵容她们母女两个,所以说话也严厉了许多。
治家格言是定国公府的传家格言,一共有七百八十个字,虽然不多,可要在三日内抄一百遍,却也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赵嬿婉可不是个喜欢写字的人,这对她而言,还不如去祠堂里住几日呢。
赵嬿婉当场就脸色煞白了,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一样是府中的姑娘,老太君就只看着自己不好,便是连没有血缘的大姐姐和二姐姐,老太君也比对自己好,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姨娘生的么?
果然就像是姨娘说的,这老太君就是个老妖婆,只要这老妖婆一日不死,自己就一日没有好日子过。
“怎么,你有意见?”石老太君缘何能感觉不到赵嬿婉投在自己身上的狠毒目光。
这些年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越发的没了规矩,才会让府中变成这样嫡不嫡庶不庶的局面,好好的女孩子,居然就教导成了这样。早就说这孩子养在姨娘身边不成,偏偏就要一意孤行,如今可算是彻底毁了这孩子了。
这般年纪,就能对自己的亲祖母露出这样的表情,可见心肠也不是个好的。等到了将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儿呢。
罢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先打发了大丫头才好,喜事临门,可当真是不能惹出乱子。
这府中近年来事越发的衰败下去了,这几个姑娘能逃脱一个算一个,以后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等打发了大丫头和二丫头,便该给令丫头找个好人家了。这孩子命苦,总要找个好人家才成。只是,定国公府势微,只怕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
石老太君想起来,自己娘家的侄孙中,倒是有几个年龄相当的,说不得可以从中选一个,到时候亲上加亲,让娘家的人照顾着,自己也能安心一些。
看着赵嬿婉心有不甘的走出去,赵令仪心态一如既往的平和。
“祖母也别生气了,明日二哥哥就回来了。”赵令仪笑着说道。
这几年,因为二房一直没有嫡子出生,所以老太君对现有的两个孙子可是比以前看重了许多,尤其是自己争气又好学的二郎,现在差不多算是老太君的眼珠子一样了,在府中孩子中的地位,也就仅仅次于嫡出的赵令仪,就连赵徽音都越过了,再不是当年那个谁都能欺负的二郎了。
“可不是,明日便休沐了,我想也不要等明日了,不如今晚让人去接了来,左右就是晚一点,这样还能在我们府中住一个晚上呢。”这孩子也真是个拼命的,其实他完全不用如此,偏偏他小小年纪给自己那样的压力,便是做祖母的看在眼中,也很是心疼。
好好的孙儿,这几年能见面的次数倒是少,每个月在府中也就只能住两个晚上。好在定国公府不因为他不是李氏生的就薄待了,对他倒是极好,这可都是四丫头的功劳。
“才还和两位姐姐说呢,来日,二哥哥去了舅舅府中读书,我们也去舅舅府中拜访一回,倒是好。”
“你们姊妹们可别算计这个,暂且不说你大姐姐二姐姐都是快要成亲的人了,便是以往,就算是去了,难道就能顺利见到不成?你舅舅府中的那个先生,最是不通人情的。”
石老太君可是太了解这位先生了,这几年,二郎在他跟前读书,不知道受了多少的拘束呢。
“便是在怎么不通人情,可到底二郎的书读的越发的好了。这先生性格对然怪异些,可总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赵徽音笑着说道,也当真是难为了李家舅舅,居然能有这能耐请动这样的人来,到底不是定国公府的先生能相比。
“我日常听二哥哥说,他倒是喜欢这位先生。二哥哥还说,他到了明年就十七了,先生说心性已定,也能下场试试了。”
赵令仪和二郎的关系倒是好,如今二郎回府的时候少,可是每回到了府中,总要和四妹妹在一起说说话。有时候,赵令仪去定远伯府,兄妹两个也能在一起聚聚。若是不知道的人,定然要以为这是嫡亲的兄妹两个了。
“这孩子就是执拗,咱们这样的人家,难道就只能走读书一条路不成?”石老太君嗔怪道。
倘若二房有嫡子,大概石老太君也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可是如今的情况便是二房没有嫡子,那么这位长子将来就很有可能成为继承爵位的人,自然不用从科举出身。
“老太君,六郎给您请安来了。”石老太君才无奈的说罢这话,就听丫鬟进来回话道。
“六郎怎么这时候过来了?”石老太君笑着问道:“快让他进来我看看。这些日子总感觉着他比以前的时候瘦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身边服侍的人不经心的缘故。”
“六郎身边的人都是祖母您亲自选的,自然没错。六郎如今十来岁的年纪,正是长个头的时候,自然看起来就瘦了些。”赵令仪素日和这位弟弟的接触也不少,所以如今说起来也算是头头是道。
“六郎给祖母请安,见过各位姐姐。”六郎赵思瑜进门之后,恭敬有礼的道。
这一举一动,竟然不像是个十岁的孩子,反而像是个小大人一般。或许,赵家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成熟的早了些。
“快快别多礼了。今日怎么下学的早?”
“先生说是身体不适,所以下午不必上课了。我在屋里写了几页大字,就想着来看看祖母,去了祖母屋里,海棠姐姐说是祖母过来找大姐姐了,所以我便直接过来了。”六郎坐在石老太君的身边温和有礼的说着话。
“怎么又身体不舒服了?”这位先生,一个月里总有十来八天的身体不舒服,既然这样,何必坐馆?倒是误人子弟罢了。
赵令仪想着心中就有些不悦,虽然她不指望着将来让哥哥兄弟给自己撑面子,可总也希望哥哥兄弟都能成才。像是继母,苦心培养两位弟弟成才,如今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得见两个弟弟成才。
“不知道怎么又不舒服了。”六郎这话说的也是有些无奈。
气氛略微有些凝滞,六郎看看四姐姐,然后再看看祖母,迟疑片刻才道:“祖母,有件事我要求您和四姐姐。”
“这孩子,什么事儿,居然用了这样的字眼儿,你有事便说,我和你四姐姐难道还能不顺着你?”石老太君失笑道。
二房这两个孩子的性格,还真是不像他们的父亲,这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我想和二哥一样,去舅舅府中读书。”六郎考虑了很久,这才下了决心来求祖母和四姐姐。
祖母大约是不太乐意自己离开府中去定远伯府,这些年,祖母放任二哥和定远伯府接触,可是却很少让自己去定远伯府。自己如今也想和二哥哥一样,只怕祖母就未必会同意。
且就算是祖母同意,也一定要四姐姐帮忙说话才成。
“你怎么也有这想法了?”老太君可没有想到,两个孙子一个去读书也就算了,如今连小的一个都要跟着学。
有些时候,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读书其实也未必就是有用的,当初老二不是也中了举?可是这些年了,却也不见有什么成就的。两个孙子,又何必一定要如此费事呢?
“祖母,您就答应我吧,我都想了好久了,我们府中的先生,可不如舅舅府中的先生,那是正经的大儒呢。要不是际遇不好,这会子只怕也不会做馆。若是能得他教导,孙儿一定会更加精进。”
每次听见二哥哥提起舅舅府中的先生,他就好生羡慕,这样的心思动的可不是一日两日了,可是一直都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