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大会 - 我全家都不对劲 - 篱音之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会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会

虽然搞不明白翁老师到底要干嘛,但是又不像是什么坏事儿,程静淞干脆也懒得多想了。再者,万一就只是是他老人家想看她的一些观点呢,所以也没必要想太多。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天后,程静淞什么也没干,就连好多同学喊她一起的一些小活动都拒绝了,第一时间跑回家补觉。

就这么又过了两天,她才觉得自己是真的活过来了。

当然了,这两天里,她也没少被翁老师催着要实践报告。

所以,程静淞只好赶在周五放学前稍稍加了两个夜班,才算是把他老人家的任务给完成了。

不过在交稿子的时候,程静淞又没忍住好奇打听道:“老师,您真的没什么事儿啊?”

翁老师接过程静淞的手稿后就摘了眼镜,仔细看了起来,对于程静淞的问题,只是随意抬手摆了摆,示意她可以走了。

那个姿势和气场,俨然她这个大活人还没有一篇稿子重要。

程静淞“哎”一下,但也赶紧跑了。

周六这天,程静淞又在家多休息了半天。

直到吃了午饭后,她才慢悠悠地从家里的冰箱找了点冻上的鸡肉以及其他的内脏部分,又找齐了一些调料,才开始准备搞炸鸡。

程静淞要做的是老式的炸鸡,和现代的一些做法有些不一样,但是味道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且材料上的要求也少,只要一些常用的大料加香料就够了。

她今天难得有个彻底的大休息,就一直懒洋洋折腾,刚好等徐如月他们回家的时候,她才把炸鸡搞好没多会儿。

闻着空气中逸散出来的炸货的香味儿,本来就已经卷的不行的老徐同志第一个跑到了厨房,也没看程静淞,目光先是飞快地在各处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那一堆色泽金黄的炸货上面。

老徐同志嗅了嗅空气中的各种香气,问道:“这该不会就是你之前说的炸鸡了吧?”

程静淞点头,“就是这个,奶奶,你尝尝看。”

“可以直接吃了,不用再复炸什么的?”徐如月虽然这么问,但是手却是已经伸出去了。

“当然可以了,你先尝尝味道,觉得可以的话,我回头教你。”程静淞见程斯年和程定坤洗了脸跟着进来了,又给他们拿了两个大鸡腿递过去。

程斯年他们俩才接过去的时候,咱们的老徐同志已经用手把一个鸡腿掰开了,厨房里也随之出现了一声特别清脆的——

“喀嚓!”

“这么酥吗?”程斯年有些诧异,也试着用手掰了掰最外面裹着的那层已经被炸透了的面浆,然后同样出现了连续不断的脆声。

“炸的可真透!”程斯年又感慨了一句,但是另一边的徐如月和程定坤都已经吃上了。

程定坤是惯常不发表什么想法的,但是我们的老徐同志已经从形、色、味等各个方面开始品评了。

什么外面金黄酥脆啦,什么外焦里嫩,一口咬下去冒汁儿啊,以及好多其他好听的形容词,一听就是专业搞吃食的那种。

程静淞等老徐同志夸完后,才故作揶揄地笑着说:“那看来我的手艺还没丢,奶奶,这么说您这是看上了啊!”

老徐同志就道:“你程三宝出的主意,那又啥可说啊!”

这么多年下来,咱们老徐同志偶尔也是能发挥一下嘴皮子功夫的。

这祖孙俩就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垮了几句,等到老徐同志把一个大鸡腿啃完了,就看着另外一边还没动的生材说:“这些是你故意剩下没炸的吧,你和我说说要怎么炸,我也来动手试试看。”

程静淞点头,先是主动让开位置,然后把该说的都说了,才等着看老徐同志的发挥。

我们的老徐同志也不是手笨的,不然这些年也不能走到这一步。

她一路很是行云流水地完成了。

不仅如此,在后续的味道品鉴当中,不管是程斯年还是程定坤都表示了老徐同志炸的比程静淞炸的味道更好。

对此,程静淞朝着程斯年和程定坤表示了谴责,同时也赞同了他们的观点,朝着老徐同志夸彩虹屁。

老徐同志虽然早就习惯了程静淞那张能叭叭叭的小嘴,但是每当看着她这个不着调的样子,就又开始头疼了。

就她的条件本来就不好找对象了,再加上她的这么个性子,老徐同志总觉得她将来的婚事真的岌岌可危了。

老徐同志免不了叹气。

真是愁死她个老太太了!

可是吧,她之前都和程静淞说过这个事情了。

而且家里面的三个孩子如今都还没毕业就经常忙的昏天黑地的,她一方面还没有物色到觉得不错的人,另一方面又不想老是念念叨叨的,让本来就累的他们更加的烦躁。

于是,我们的老徐同志只要又叹了口气,让自己烦躁了。

她都这样了,那程静淞肯定要问一下到底怎么了啊。

老徐同志就摆手,随口说了个特别正当的理由说:“我这不是忽然想到这鸡可不咋好买么!”

本来就是随口说的理由,但是当真的思考的时候,徐如月就开始发愁了。

“这鸡和鸡蛋可不一样,鸡蛋好买,随便去周边的乡下就能收到不少,甚至咱们家的鸡蛋都还是人直接送过来的,但鸡屁股可是银行啊,人家一般不会随便卖鸡啊!”

“那不是还有养鸡场么。”程静淞就道。

徐如月还是有些担忧道:“这首都的养鸡场都是大厂,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一天能卖多少呢,恐毕竟这可是纯肉,价格上肯定贵上不少,我估计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太多,我怕不好谈。”

程静淞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那咱们就限量卖嘛!”

“一天卖个二三十个鸡应该是能卖出去的,这个量的话,也不用专门找养鸡场了,也可以直接和周边乡下的村子收,或者和给我们送鸡蛋的说一声,他们肯定能收到足够的,毕竟现在早就放开了限制,好多人家里都养的不止二三十只鸡呢。”

但是老徐同志又道:“二三十个是不是有点少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