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工部的人终于来了
桃花是今天是彻底服了赵豆腐。
她要是不要古代印刷厂的分成那她就要陷赵豆腐于不忠不义不孝的境地。
“豆腐叔,我服了,我听您的,您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不过我有个要求”
“每年我的分红里拿出三成以二村的名义做慈善”,桃花知道这个印刷厂只要成了,那就真的会日进斗金。
她现在手里的产业只要稳定发展,没有不赚钱的,除了她自己想要开的女学需要投入外,也没有再大的投资。
桃花前世就是一个普通人,现在有仆使,有俾用,有亲人,有田地,有银子,她不敢要太多了。
知足是福,有舍才有得,她真怕哪一天老天把这些都收回。
她在去支援营地回来的时候就决定,要以家人的名义建一个残疾军人服务站,现在赵豆腐又给她送钱,她就想以二村的名义捐出去些。
“做慈善?慈善怎么做?”赵豆腐没有理解桃花话里的意思。
“豆腐叔,我说的这个慈善就是资助没钱读书的学子啊,有自然灾害咱们进行救助啊,再有比如修路,栽树,类似的这些”。
“你说的这些都是衙门该做的事,还是说只要好事就行?”。
桃花挠挠头:“那邱姐夫的衙门现在想做他也没钱啊,您看咱们有个上边赏的匾,这又有工部的人要来帮着建村”
“钱不能只让咱们挣了”......
“嘶~~”,听完桃花的诉说赵豆腐猛吸一口气:“对,对对对,我也是傻了,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这么做不只能给百姓好印象也能给朝廷一个好态度,咱们能有一个好名声,受助的人能得到实惠,一举多得,一举多得”,赵豆腐又摸起了自己的八字胡。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好,别的富商做善事也不过是施个粥,舍个药,他们就要修路,建桥,谁能比?
例如他们出村的这条路就有些窄,他们扩宽谁能说不是方便别人?
去临城的官道现在很多路段也是凹凸不平,让邱文宣牵头,发动百姓出力,他们出资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有现在边关战事......
赵豆腐坐在桃花的旁边,将如何做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怎么做最有利都让他想了个明白,商人本质显露无疑。
虽然跟桃花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过结果也算是殊途同归。
坐了一会儿赵豆腐就离开,答应桃花关于分成的里拿出来捐助的事情,拒绝了桃花要注资的提议,没有桃花这个印刷厂绝对开不起来。
建厂房的地址没有定下来,桃花认为还在二村建有些风险,再有运输路程也远,不如选在山城那样本来读书人就多,交通方便的城市。
赵豆腐是想选在二村,再有两个月他夫人就要生产,他不想东奔西走,还是先看这两个月内能挖来什么人吧,实在没办法就找邱恒帮忙。
时间到了六月初,桃花家的狗子和猫都下了一批崽子,地里的麦子都要开始泛黄,才等到姗姗来迟工部的人。
带队的是二村的老熟人,周公公。
再见周公公,没有了上次来的时候意气风发,现在是大黑眼圈,起泡的嘴角,说话都哑的不行。
“李村长,在下前来请罪,事情没有办好啊,惭愧惭愧”,周公公见到李村长就深施一礼,也不管后面掀开车帘向外看的工部人的脸色。
李村长上前一步,双手扶住周公公,嘴里说着:“周公公这是做什么?先进村再说,再让我们村的毕大夫给你看看,这嗓子哑的都快说不出话了”。
说完李村长瞄了眼后面的马车,带着周公公转身往村里走。
同李村长出来迎接的李二柱和村民看见现在那车上的人都没下来,也都转身跟着李村长的身后往回走。
他们可不是求着人建房,这是皇上给的赏。
车上工部的匠人也没有想到来个村子能受到冷落,他们这些工匠要是不在工部,地位是很低的,就因为在工部就想处处高人一头。
之所以来的这么迟,大部分原因是这些匠人不愿意来二村,好不容易把皇庄弄好,又要去建什么村子。
村子有什么好建的,随便一个泥瓦队就能干的活,皇城那边下的命令是快,那也没有给一个期限,工匠们都互相推诿不愿意来这个没有油水的二村。
周公公就是因为这个跟着着急上火,这就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一样的,他负责管理皇庄生产,管不到人家工部的匠人,工部也是派官员在皇庄的,官员都认同他能怎么办。
因为这些小事上报那也显的他太没能力,好说歹说才这个时候来了二村。
来的五个匠人坐在马车上离的挺远就看见李村长家被烧了一半黑漆漆的房子,心想这个村子的确是没银子的,房子被烧都不修一下,这户部拨得的银子有限,不是个好活。
可来都来了,皇城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就是没想到对他们瞪眼睛的周公公会给一个村长行礼不说,这个村子的人还把他们晾在村口不管了?
下车吧,没面子,回去又不行,只能尴尬的停在村口。
跟着看热闹的桃花频频向后回头,就想看看这些人能不能下车。
“别看了,一起去瞧瞧”,赵豆腐走到桃花的身边对她说。
热闹没有了二村人也就散了,村口还剩些别村人和对马车好奇的小孩子。
在豆腐坊的待客室内,李村长给周公公倒了杯茶请他上座。
“周公公,一路辛苦,有什么你就直接说”,李村长让周公公有什么说什么,不用担心。
周公公拿起茶杯一口饮尽。
他哪能不担心?要是让皇城的师父常公公知道了,他是要没层皮的,耽误皇上的事也不能耽误二村的,现在不只耽误可能还要得罪。
“不瞒李村长,这户部拨下来的银子不多,应该是按每家一个小院算的银子”
“这工部的工匠认为这里拿不到什么好处就都不愿前来,一直拖到此时,我已经是全力催促,是在下无能”,周公公边捏着发疼的嗓子边说话。
皇帝的小气都在李村长他们的预料之中,要不也不能早早的就准备盖房的银子,等着工部人也是想让他们出个图纸,进行施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