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缺水
詹月瑶见状,微微伏身,“月瑶见过王妃。月瑶第一次见到王爷王妃,太过紧张,便忘了向王妃行礼,还请王妃恕罪。”
她一边说一边向慕非夜投去一个委屈的眼神,我见犹怜,和云清歌的指责相对比,仿佛云清歌欺负了她一样。
慕非夜无动于衷,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赏给她。
云清歌看着詹月瑶尴尬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见他们都看着自己,掩饰性的咳了几下,“无碍,下次记得行礼就好。”
詹月瑶却以为她在嘲讽自己不自量力,脸色有些难看,却不敢表现出来,在后面扯了扯詹得钱的袖子。
詹得钱从小就宝贝这个老来女,见她受了委屈,心中也很不悦。
他看向慕非夜,道,“王爷,瑶瑶是我唯一的女儿,自小就对她百般宠爱,现在她也到了寻夫家的年龄,我心中纵然再不舍,也盼着为她寻个青年才俊。他日她出嫁,我必倾一半家产为她备十里红妆,未来女婿要有什么难处,我也定全力助他。”
他这么说,意思就很明显了,如果慕非夜能娶了詹月瑶,就能得到詹家一半的家产,日后要问鼎皇位,詹得钱也会出钱出力帮助他。
詹得钱是南方一带最大的富商,这些条件不可谓不诱人。云清歌沉思了一下,如果她是慕非夜,她肯定会同意,毕竟,詹月瑶长得也是很好看的,就算不喜欢,娶回去让人好生伺候着也行。
这么想着,她歪头看向慕非夜,“王爷,你是不是该纳几个侧妃侍妾了?”
闻言,詹得钱和詹月瑶都有些意外,没想到云清歌会这么识趣,不过,他们有钱有势,这三王妃不得不识趣。
慕非夜的脸色沉了一下,看了云清歌一眼,心中无端的烦躁。
云清歌眨巴眨巴眼睛,疯狂暗示他,这怎么看他都不会吃亏啊,娶了詹月瑶,人财两得。
慕非夜的眸色深了几许,反问她,“那你有看中的人?”
闻言,詹得钱和詹月瑶纷纷看向云清歌,这答案不是明摆着吗?
听得慕非夜这么说,云清歌心中反倒有一些不舒服,她微微蹙眉,她这是怎么了?
瞧见她皱眉,慕非夜以为她是心有不满,心情顿时又愉悦了几分。
不等云清歌说话,又道,“有看中的人也没用,本王不纳妾。”
云清歌没注意到,听到他这话时,她的嘴角微微上扬。
詹得钱脸色微微下沉,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王爷不再考虑考虑?日后王爷要成大事,定少不了要花钱。”
慕非夜无视他的话,下了逐客令,“请回吧。”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绝,脸上无光,詹得钱也恼了,“希望王爷日后莫要后悔,我家瑶瑶也并非嫁不出去。”
詹月瑶还想再说什么,这么俊的男子,她委实不想错过,但却被自己的父亲硬是拉走了。
看着他们离开,云清歌唉声叹气,“可惜了。”
这么好的助力,实在可惜。
慕非夜睨了她一眼,冷笑着说,“觉得可惜,不如你娶了?”
云清歌挑眉,有些惋惜的说,“这么可人的美好,我倒是想……”
这回,慕非夜连个眼神都懒得给她了,直接走开。
购米的钱比预计的要少一些,多出来的慕非夜全部安排用于购买肉蔬。
因为得了慕非夜的命令,所以这些富商都先安排了一批物质运到三湖城,晚饭之前便到了。
三湖城的百姓再去领吃的时,见着多了肉包菜包,一个个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他们已经有很多个月没闻到肉香了。
慕非夜和云清歌正在吃饭,就见徐青进来,“王爷,王妃,百姓们都聚集在门口谢恩。”
闻言,二人迅速赶到了县令府门口,就见地上跪了黑压压的一片。
见他们出来,众人齐声高喊,“多谢王爷,王妃。”
他们原以为慕非夜他们只是来做做样子的,能够每顿都提供免费的粥吃,已经是不错的了,没想到他们竟然会愿意用花钱买肉给他们吃,他们是真心实意感谢慕非夜和云清歌。
慕非夜让他们起来,说了一些安抚他们的话后,才让人群散去。
吃完饭,有下人来报陈书香醒来了,见状,云清歌和慕非夜一同过去看他。
陈书香在牢狱中待的时间太久,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还是云清歌让人和他讲明了最近的事后,他才晓得。
得知慕非夜是三王爷,他便要起身行礼,云清歌连忙将他拦住,“你身上的伤还没好,不能乱动,行礼一事就免了。”
见他还要挣扎,云清歌说道,“你需要好好休养,赶紧好起来,三湖城的情况,我们很多不了解,还得指望你来祝我们一臂之力。”
见状,陈书香也没再执着,“多谢王爷王妃体谅。”
转眼便过去了二十天,这二十天里,云清歌都在四处帮忙看病治病,而慕非夜则是根据陈书香。提供的信息去勘察三湖城的田地。
“王爷,城中的水不够用。”徐青走过来,神色有些凝重。
三湖城前不久本就经历了一场旱灾,用水紧张,而这二十几天里,又是一滴雨水都没有,导致用水极度紧张。到今天,已经十分紧缺了。
闻言,慕非夜抿了抿唇,米粮可以从别的城运过来,水却不能,运水过来只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
云清歌和陈书香恰好进来,看到他微微皱眉的神情,问,“发生什么事了吗?”
陈书香也有些紧张的看向慕非夜,能让他皱眉的事,一般是三湖城的事。
这二十来天,陈书香在云清歌的医治下,总算能下床,一下来就跟着他们四处奔波,为了救灾一事尽心尽力,确实能想像出他之前是如何爱民如子。
徐青行礼过后,道,“王妃,城中的用水紧张,剩余的蓄水量最多只能再撑三天。”
慕非夜沉思了片刻之后,看向陈书香,“你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