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赈灾
好家伙,这刘县令四两拨千斤的就把自己给摘干净了。
见那些衙役得了刘县令的示意,还想将箱子搬走,徐青直接上前拦住他们,冷声说道,“没有王爷的命令,谁也不许走。”
刘县令皱了皱眉,“王爷这是何意?”
“何意?”慕夜微微勾唇,眼底却尽是讥讽和。冰冷的神色,淡淡道,“这些可都是三湖城的银两,本王若不拦下,你打算带去哪里?”
刘县令目光有些闪躲,眼底快速的划过一丝阴鸷的神色。表面上去装傻,“王爷这是在说什么,什么山湖城的影子,这些都是远山城库房里的,下官方才命人搬出来清点清点的,正打算搬回去呢。王爷是不是误会了?”
慕非夜早料到他会狡辩,嗤笑一声,“刘县令,你莫不是忘了,这些箱子上面这都是有三湖城的标记的。”
为了防止官银走失,没个城的公银盛放所用的箱子都会刻下那个城的标记,以供辨认,这些刘县令都是知道的,只是他被钱财迷了眼昏了头,一时忘记得了。
刘县令哑口无言,不等他想出应对的对策,慕非夜的暗卫就拖着王氏兄妹进来了,“把刚才的事情一一讲明。”
王氏兄妹看到刘县令就怒不可遏,虽然他们也恨慕非夜,可。屁股上的疼痛正提醒着他们刚才受过的屈辱,这些钱,宁愿给慕非夜,他们也不想让刘县令拿到。
而且,那暗卫的刀正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也不得不屈从。
不待他们把话说完,刘县令便知道自己。再怎么狡辩都没用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他直接下跪,“王爷,下官知错了,下官不知王爷正在追这笔钱,若是下官知道这钱是王爷的,肯定一分都不会动,求王爷饶了下官这一次吧。”
慕非夜无动于衷,直接吩咐徐青,“把他押入牢房,本王处理好三湖城之事,再来审查。”
徐青领命,命人将刘县令给拖了下去。
随后,慕非夜又将那些衙役整顿了一番,能用的全都留下,不服从他的,或者口服心不服,三心二意的,全都和刘县令一起入狱。
又到远山城的粮仓中查看,竟然只有几百担米粮,少得可怜。慕非夜早有预料,为了防止他来远山城借料,刘县令直接将大部分米粮上缴给朝廷当税收,一部分则是卖出去兑成了银两。
不过,这一趟也不亏,如今,三湖城,远山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来富城的徐晓音胆小怕事,所以来富城也可以说是听命于慕非夜。
处理好这边的事务后,云清歌和慕非夜就回了三湖城,那些邀请的米商怕是等了许久的了。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一个御前侍卫快速走进去,单膝跪地,“报,皇上,是三湖城八百里加急的信件。”
一听到是有关三湖城的,慕延直接道,“呈上来。”
总管太监拿着信上前,慕廷快速的扫了一眼,整张脸顿时黑得如同锅底,直接拍在龙椅的扶手上,“好大的胆子。”
天子一怒,百官齐跪,“皇上息怒。”
从官之中,慕璟轩跪伏在地上,眼底眸光轻闪,听到三湖城三个字的时候,他就猜到是什么事了。
慕廷直接将信封扔了下,“小小一个县令,简直胆大包天,竟然敢欺上瞒下,出了旱灾,不为你着想,这样为了自己的业绩而收刮民脂,让百姓苦不堪言。”
他阴沉的眼神一扫下方,“这样的贪官污吏,我御国还有多少?”
他这话说得重了,贪官,这朝堂上的百官没有一个不贪的,若是要查,谁都跑不掉。
众人又齐声高喊,“皇上息怒。”
一个官员站出来,道,“皇上,当务之急,是该派人去治灾救灾。”
慕廷敛下神色,淡淡说道,“朕早已派齐王前去,这封信,也是他写的。”
因着当初还不能确定情况,所以让慕非夜去三湖城的事并没有对外公布,也就慕璟轩知道。慕璟轩知道了,他的党羽自然也是知道,不过都心照不宣的假装不知。
慕廷直接切入正题,“齐王信上还说,三湖城如今粮食紧缺,要朝廷派粮赈灾,众爱卿有何意见?”
“皇上,三湖城的百姓交粮历来最多,如今他们有难,我们自当派粮援救,才不至寒了百姓的心。”一个官员站出来朗声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他这话一出,便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支持他,慕璟轩见状,自然也没落下,“儿臣附议。”
慕廷的脸色好看了一些,“既然如此,便从国库中取出五万担米粮,五十万两银子给三湖城。”
因为如今入了秋,百姓再想种植庄稼,至少也要三四个月才能有收成,所以慕廷才一口气给这么多物资,让三湖城的百姓可以安然渡过这三四个月。
慕璟轩朝户部尚书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皇上,国库如今虽不紧张,但下月要发放军饷,过年时也会加大开销,如今派这么多物资给三湖城,后面怕是……”
慕廷眼底是幽深的黑,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他直接把难题抛给百官,“众爱卿以为如何?”
慕璟轩一党的人见状,大多数都站出来反对,认为赈灾物资过多。
慕璟轩有党羽,慕非夜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也有人站出来支持慕廷的决定。
看着底下的人吵来吵去,等他们吵完了,慕廷才一局敲定,“按朕说的去办吧。”
慕璟轩也不气馁,这物资能不能到三湖城,还是个未知数。
此事最后敲定由户部的林侍郎亲自押送物资前往三湖城,而这李侍郎,是属慕非夜一党。
云清歌和慕非夜一回到三湖城,就直奔城墙顶上。
大厅内,那些米商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心中有怨,却又不敢说出来,毕竟周围的人都是慕非夜的人。
“各位久等了。”慕非夜淡淡说道,牵着云清歌一同坐上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