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抢先建国?李世民的计划 - 大唐:神级选择 - 康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53章抢先建国?李世民的计划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李靖在一旁脸色一变:“辅机,你疯了不成?你此举不是将世民陷入不仁不义之中?”如果要这样做的话,那和软禁李渊有什么区别?

到时候李世民必然要受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给他扣一个不忠不孝的帽子,到时候谁还承认他建立起来的国家?

“不!”

李世民却一摇头,眼神之中闪过一抹狠厉:“我倒是觉得辅机此言,颇有道理!”

在李世民看来,父亲年纪大了,早已没有了雄心壮志,既然如此,那何不将他的雄心壮志给逼出来?

逼着父亲先叶晨一步建国,到时候叶晨不认也得认!

李世民绝对不能容忍叶晨率先建国,因为那样的话,李渊肯定要带着人向叶晨表示臣服,也就是说,自己也得跟着成为叶晨的下属。

所以长孙无忌的提议,完美符合李世民的心意。

“反正我现在掌握着兵马大权,父亲从不过问世事,我们完全可以先斩后奏,大举进兵长安,到时候与我大哥里应外合,一鼓作气拿下长安!”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名义进兵长安呢?”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看了二人一眼。

现在的长安,还是大隋的领土,如果李世民进兵长安,那等于是摆明了和叶晨对着干。

虽然看叶晨不爽,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叶晨的厉害,现在不适合与叶晨正面为敌,李世民只能通过率先建国的方式,让叶晨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

叶晨现在地位这么高,名气这么大,最看重的就是面子和名声。

你岳父建国了,你总不能再自立门户,或者推翻了你岳父建立的国家吧?

如果叶晨真的这样做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忠不孝,会受到天下人的指责。

名声臭了的话,基本上就会把一个人的实力拖垮。

所以这个国,李世民必须要抢先建立!

“有了!”

长孙无忌眼前一亮:“东突厥目前不是在北方虎视眈眈吗?我觉得,世民兄不妨与东突厥合作一番……”

“与突厥合作???”

李世民睁大了眼睛:“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为了达到目的,你只能剑走偏锋!你且派人去与东突厥交涉,跟他们谈好条件!”

“反正咱们掌控着太原一带,到时候让东突厥举兵南下,兵临长安,咱们再以回援为由,进兵长安支援,这样一来,咱们出兵岂不是合情合理?”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李靖也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是个好办法!”

见李靖都对长孙无忌的提议产生了认同,李世民不由得心动了。

说实话,跟突厥这些异族合作,是李世民所不齿的,但为了达到目的,他也只能如此了。

随后,李世民立刻与二人商议了一些细节,商议完毕,马上开始行动。

……

另一边的叶晨,此时却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太原的李渊父子。

如今他手下的兵马已经达到了近五十万之多,这么多人一天的粮食消耗量可不少,为了能养活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叶晨第一时间派人关闭了洛口仓。

洛口仓之前被李密擅自开仓放粮,周边的百姓们肆无忌惮的进仓抢粮,许多百姓一天到晚马不停蹄的去抢粮食,老人和小孩都出动了,路上到处都是扛着粮食往家跑的百姓。

离的近的多抢一些,离的远的只能少抢一些。

如此大肆抢夺了三天三夜,但也仅仅是消耗了洛口仓不到三分之一的粮食。

洛口仓作为国家级粮仓,到底有多少粮食?

按照户部给出的记载文书,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

一石平均是一百斤,一窖就有八十万斤,三千窖就有二十四亿斤粮食!

周边的百姓就算有一百万人,算平均一人能拿走一百斤粮食,也就才十亿斤!

但周围明显没有上百万人,而且由于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体质很差,离洛口仓稍微近一些的人,或许还可以能在三天之内带走一百斤粮食,离的稍微远一些,你一个来回可能就要走三天。

如此多的粮食,足够五十万人吃上好几年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叶晨突然关闭洛口仓,但百姓们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反而还有一丝感激。

因为按照正常来说,他们擅自从粮仓里抢粮,是死罪,但叶晨却并没有向他们问罪,而是对他们抢粮的行为不管不顾。

甚至在关仓之前,还让那些没有来得及从洛口仓城内退出来的百姓抓紧时间出来,给了他们撤离的时间。

那些人原本都以为自己死定了,但叶晨如此仁义的放走他们,实在让他们有些意料不到。

叶晨本身就有很高的威望,再经过这些人回去一传播,顿时让叶晨取代了李密在周边百姓心目中的位置。

李密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的仁义风范,直接就给叶晨做了嫁衣,让叶晨成为了百姓们眼中的救世主。

暗中逃亡的李密得知这一消息,直接哭晕在厕所。

洛阳城是杨广精心布置多年的隋朝东都,不仅如此,洛阳城还是隋朝大运河的核心中转站,几乎整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政治决策,甚至是许多军事上的调动,也得围绕着洛阳城才能展开。

这也是为什么天下势力都想向洛阳城靠拢的主要原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