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博物馆、水塘及演武场 - 太平天国后传 - 猎人海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太平天国后传 >

第125章博物馆、水塘及演武场

太阳正好。

我们来到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前面大概五百米,只见博物馆背靠大瑶山余脉,面朝肥沃的浔郁平原,一片巨大的建筑,蓝瓦白墙,博物馆远远看去,顶部设计成一个人字,而其入口,好像一个口字。

“哇,那个人字好大啊!”我说。

“你再仔细看看。”张叔笑着说。

“不是人字吗?”莫丽丽问。

我再仔细一看,屋脊好像有两横,“有两横哦,是不是天字?”

张叔笑着说“看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博物馆前面还有几座高大的雕塑。

六七米宽的主干道直通过去,一左一右是两条行车道路。我们朝前走,居然还有河道环绕,青山绿山,相得益彰。

“张叔,你经常来这里吗?”我问。

“没有,来过一两次。这里修起来的时间不长,加上我过来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就少来了。是了,你没来过吗?”

“我来过,但是是高中时候跟同学骑自行车过来的,看了什么东西不记得了,只记得我远远落后于同学回到桂平。”

“哦,你们是在桂平骑自行车来回啊,不错不错!”

“骑车来啊,多少公里?”莫思思奇怪地问。

“二十几公里吧,骑了两个小时大概。我们三个同学来的。当时没有这个博物馆,我还记得门票好像是5块钱。”我好像记得一点当时的事情了。

说话间,我们已经走上跨过河道的桥,一群大概五米高的雕塑群雕就在我们面前了。

群雕脚下,写着“金田起义”四个大字。

我们走进一看,站在中间c位的,是天王洪秀全,他举起右手,好像面对万千教众打招呼;他左边,是东王杨秀清,右边,是西王萧朝贵;杨秀清左边是南王冯云山;萧朝贵右边是北王韦昌辉。冯云山左边,是翼王石达开。

“我觉得我在这里有点怕,这些雕像有杀气。”莫思思说。

“哪里会有,你真会开玩笑!”我说。

“可能是面相比较凶神恶煞吧,没事,我们这么多人呢,怕什么。”张叔说。

看完雕像,我们就进博物馆参观了——门票20元了,想不到物价也涨得这么快。

刚好有个导游,我问介绍费才要20块,于是请了一个来讲解。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发生于清朝末年1851年由这里爆发、持续14年、转战十几个省的农民起义运动,它有力打击了清朝腐败统治,为后续孙中山推翻清朝甚至建立新中国,都有积极意义。”导游小妹开篇介绍,就很有意思。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群雕里,就有一面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说明党和国家,对金田起义是非常重视和认可的。”

这个高度!

我没想到!

“这里是绕着中间天井建的回形建筑,几个展厅走过去,刚好一个圈。”小妹介绍道。

导游小妹带领我们到入口,也就是展厅一,跨过“风雨前行”的石牌坊,到了里面。这里介绍的是洪秀全和冯云山早期建立拜上帝教事情,包括来广西传教的事情。里面还搭建有在桂平传教时候的泥砖房,也介绍说,在这里最早发展的如杨秀清和萧朝贵这些拜上帝教教众。

“杨秀清、萧朝贵,就是在我们村旁边烧炭的,现在我们把杨秀清烧炭地方,叫做东王谷,有机会我带你们去看看。”张明贵介绍。

“咦,你们对太平天国这么熟啊?”导游惊奇地问。

“知道一点,我们去花都洪秀全故居参观过。”我说,“但是这两位美女没去过,你重点向她们介绍。”我指了指莫丽丽两姐妹。

“哦,好的。除了杨秀清、萧朝贵,洪秀全在这里还发展了两个重要人士,就是韦昌辉和石达开了。韦昌辉是我们金田人,博物馆所在地方,就是他们家的地。石达开老家也不远,是贵港上面的,来这里大概三四十公里。”导游小妹接着介绍。

说话间,就到了打造兵器的场景。

“这是前期准备起义、打造兵器场景。据记载,是韦昌辉招募大批铁匠在家打造兵器,然后丢到旁边的水塘,也就是你们来时候,不是经过一条河道吗,那条河道流下去,就到了韦昌辉存放兵器的水塘哪里。”

旁边还有一群人操练场景,“这是演武场,是在旁边山顶上的,你们在这里参观结束后,可以坐摆渡车到上面演武场看看。”

“1851年1月11号,洪秀全38岁生日,各地信众就到这里给洪秀全过生日,在生日会上,洪秀全他们就宣布起义了。”

下一个场景,就到永安封王了,刚才看到群雕的六个王,就是在永安封的。

接着,介绍太平军攻打桂林,在湖南的扩军发展。

“这阶段,南王、西王都先后牺牲了,六个人变成四个人了。”

“攻打武汉三镇之后,他们就沿江东下了,攻克了南京,于是把南京改为天京了。”

转到一群宫殿场景,“洪秀全到了南京也就是天京之后,在皇宫里一连几年都没有出来,他把外面军政大事都给杨秀清处理。”

“再后来发生天京事变,北王诛杀了东王,然后翼王诛杀了北王,最后翼王也被天王追杀,石达开最终带兵逃离天京。”

大概在博物馆呆了两个小时,莫丽丽两姐妹听得特别仔细,还问比较多问题,幸亏导演小姐比较有耐心。“你们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问最多的一个队。”最后,导游无奈地对我们说。

随后,我们坐上摆渡车,沿着内部道路,到了一座小山山顶,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演武场。在一块石头旁边,摆渡车还停下来,工作人员说,这是升旗石,当时起义的大旗,就是在这升起的。

演武场周围都是松树,这里大概四宽几十米、长几百米的接近平整的山顶。

“这里有什么好看的?”莫丽丽说。

我在演武场朝山下看,沿着博物馆前的河道看,果然前面有一片大水塘。

“哪里,就是韦昌辉藏兵器地方了吧?”我指着水潭问张明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