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 - 灵泉之悍妇当家 - 颜新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两百九十六章

萧大强的喜事也算是村子上的一个大喜事,眼下又是在农闲的时候,村子大多数人也都还闲着呢,现在有这么一个喜气的事情也都是高兴的,村子上人家大多数人家都是要过去喝一杯喜酒的,附近人家那还是一家子都来的,而且喜酒上剩下的菜等到晚上收拾的时候也能够分给人带回去,也能够足够家里头省下点菜钱了。

崔乐蓉早上吃了早饭过去的时候,萧大强家里头刚杀好两头猪,两头猪也是已经养足了整一年,可都是上足了膘的,帮忙的那些个妇人灌血肠的灌血肠,剁肉的剁肉,热热闹闹的很,空地上也已经垒起了几个大灶,准备一会就下锅煮肉。

“你咋地来了?”于氏正在剁排骨呢,菜刀使的砰砰作响,现在后厨里头可热闹着呢,地上也脏兮兮的厉害,还有血水在上头呢。

“这不是想着来看看有没有啥帮手的地方给帮一把手么。”崔乐蓉笑了笑道,虽说之前就说好了今天帮忙的事情用不上她,但她也实在是干不出不来看一看,转头就当没这一回事儿掐着饭点过来吃喝一顿的事情。

“你就别忙活了,这里可乱着哩,你要是想帮忙,你就去看着几个娃子算了。”萧大同的儿媳妇叶氏也忙着杀鱼呢笑着对着崔乐蓉说道,“那几个小子都是个皮实的,现在谁的话都不爱听就爱听你的,每天都在我这儿说呢明天要去阿蓉婶子哪儿听故事啥的,不过别说,我家那小子以前那都是个敢上屋揭瓦的人,我这想要好好教训一下吧,阿爹阿娘舍不得的厉害,不过自打被你管了几天之后那可乖了不少,可懂事了!”

“是呀是呀,我家那个不也是么,现在倒是听话了不少哩看,你看着我们也放心!”

其余几个正在忙活的人也急忙这般说道,不管咋说的,就冲着人家现在在村子里头的地位也不能指使着人干活啊,人家那么一问也是客气他们要是半点也不客气那可不好,现在村子里头可指望着人呢。再说了,人家现在好不容易刚有了身子,这里又脏又乱的万一出了点啥岔子可咋整?那到时候还真是说都说不清楚呢。而且人带孩子带的还行啊,现在那群孩子在人手底下教了几天不但也认了好一些字,还懂事乖巧了不少,这样对于他们这些当爹娘的人来说也能安心不少啊,多学点总是没错的。

崔乐蓉见人这么说了那也不反对,转头去找那些个孩子去了,依着这里的风俗习惯,接亲的队伍是要去女方家的,装点嫁妆啦,还要在女方那一头吃个午饭,然后差不多时间的时候才会把人发给迎回来,基本上到的时候也都快到黄昏了,所以也称之为“昏礼”,这还是姑娘家比较近的情况呢,要是远的人家,那更是早早就要出门去迎了。

萧大柱家的正酒是在晚上,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帮忙的人和家人先吃一顿,饭菜也简单的,等到晚上那一顿才是正酒,那才热闹呢,萧大柱家的亲戚大多都是在杨树村,外头的亲戚也就是萧大娘娘家那一头的,也早早过来了。

等到午饭一过,萧大柱家那可就热闹的多了,村子里头大半的人都过来了,坐在一起吃茶唠嗑等着新娘子上门来,孩子们也感染上了大人的欢沁,在外头撒欢地跑着。

萧老爹和萧大娘也换上了簇新的衣衫,坐在堂屋里头和萧大同他们说话,萧太公也是在的。

“阿齐啊,这下你可好了,往后可就有个新媳妇来照应着你们两个人了!”萧太公对着萧老爹道,“我可是听说了你这个要进门的儿媳妇那也是个能干的人呢,往后你们可有福气咧!”

萧太公那也是听说过那一家人家的,家里面稍微穷了一些,但那姑娘模样长得也是周正的,更是个手脚勤快的,对于他们这种庄稼人来说没有比这样的姑娘更好的了,而且萧太公也高兴呢,去年年尾的时候闹出了萧远山家的事来闹的他们村子上都不好说亲,但今年这年尾开始可是有不少人家打听着他们村上还有没有年龄相当没定亲的小伙子,这彩礼啥的也都是好商量的,媒婆还说不少村子上的姑娘家里头就盯着杨树村和中央村里头看着呢,说是这两个村子风水好会出能人,嫁过来那也是享福的时候多。

听到这样的话,萧太公那也高兴的,一饮一啄那都是福报啊,往后村子里头还真的说不定还会有更好的发展,就是现在,村子里头基本上也就不需要为了亲事发愁了,以前一家有女百家求,现在都快成了一家有子百家求了。

“叔公你这话说的!咱们村子里头要说有福气的人叔公你也是咧,谁不知道你家里头都是个勤快人啊!你这话说的叫我们咋说的!”萧大同笑呵呵地说道,“不过我也是听说那姑娘在家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是勤快的很,咱们要的可不就是这样的勤快人么。可别说,今年喝了大强这一场喜酒明年咱们村上说不定还有不少场喜酒好喝咧!”

“是呀,现在总是有不少的媒婆上门来打听咱们村上有没有适合的小伙子,前头咱们还在哪头愁着呢,想着说说媳妇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现在可好了,咱们村上的汉子只要是个勤快的就不怕说不上亲事!”

“可不么,我婆娘娘家那头也托人来问了咱们村上有没有好的小伙子,还央求我做这个媒人哩,可把我给美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哪怕是家里面日子原本不是太好过的今年也算好过了,想想今年没有交赋税,卖出去的粮食钱都在手上攥着呢,手上有钱心里不慌啊,只要再好好地干活还怕个啥呢,以前还怕找不到媳妇,现在那是媳妇上赶着来找,这差距!

走出去要说起他们是杨树村的人,不知道多少人都在羡慕着呢,家里头婆娘的娘家上门来问的那也不是一两家,现在他们村子里头的人那都成了香饽饽,要是没趁早赶上的那过后可就没有了!

萧太公听到众人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头也高兴,他也是希望这村子里头能够越过越好的,现在这种情况那也十分符合他心里面的想法,就盼着往后的日子那会越发的好过起来,这样往后去了也能够和老祖宗们好好说道说道了,他这人做的也挺好的,也算是没辜负了老祖宗们的期望。

“你们哪,一个一个说的这样高兴的,那等到明年那是要更上心才成啊,这要是不上心的,就是现在有人来求的往后可不知道要有啥呢,咱们杨树村的脸面还得靠咱们整个村里头的人去挣才成,别样样都想着别人的,别人能靠一时那也是不能靠一辈子的不是,咱们要干的就是要干好,日子要一年比一年好过才成,不然说啥都是白瞎!”萧太公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样往后咱们见了老祖宗那也能够好好地说了咱们这些年干的那些个事情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于萧太公这样提点的话,众人也基本上都是应是的,这话也十分的好理解,人家给起了个头那往后的路到底也还是要靠着自己走的,不能都靠着别人帮着走,要是自己不肯走的往后那肯定要被落下,到时候就怪不得别人了,要怪也只能怪自己。

他们也是想要过好日子的,既然有好日子在自己的面前那当然是努力想要过的更好,所以也都是下定了决心不会让人看轻了一眼去。

“不过今天是大强那娃子大喜的日子,咱们这群老东西也就不说这种扫兴的话了!”萧太公敲打了人之后又换了话头,今天这话放在这个时候说其实也还是有些不大合适的,毕竟是大喜的日子,可从他进了屋子开始听到这些人说话里头明显带了点沾沾自喜和自满的味道,萧太公这才说了这样的话,要是村子里头的人都这样想着,那他们村子过了这三年之后那可就不妙了。

“是啊,大强这娃子腼腆着哩,打趣他两句那脸都能通红的,我看这小子晚上是咋过,不少人还说要灌了他酒哩!”

萧大同也急忙跟上萧太公的话说说笑笑地道。

“你这大伯还怕到时候这小子没了力气劲儿进洞房不成?说不定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够让阿齐他们老两口再抱个大胖小子呢!”

“那可好了,到时候阿齐老两口还不得高兴极了,可别说啊,我家里头的那乖孙我也是看也看不够抱也抱不够的,尤其是我那婆娘,恨不得是上哪儿去都抱着哄着!”

“谁家孙子不是这么过来的咧,架在脖子上绕着村子走给娃子当马骑的事儿那还少啊?”

“嘿,你这老马现在还有劲儿呢,瞧瞧你那孙子现在那胖乎乎的劲儿,我看你也没能耐再把人架脖子上了吧!那叫一个皮的。”

“哪里屁了啊,你可别说我那乖孙,现在可乖哩。萧易他媳妇教了几天,不但懂事了不少不说还会认数了,从一数到二十那是溜顺溜顺的,不说这个,前两天晚饭的时候还给我端了碗筷,说要孝顺家里头的长辈啥的,说的我当时那一脸的老泪嘿……”

“就你家那个乖了啊,我家那乖孙也不差哩,回头来的时候还和我们说故事哩,说的可好了,现在每天晚上吃饱了饭,我就抱着我那乖孙听故事,那可有趣了!”

堂上的话题也一下子转变了起来,说起了家里头的那些个原本皮的像是猴子一样的孩子现在一个一个都没那么皮了,至少可比以前乖了不少,那感觉就像是这些娃子和他们说的那什么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一样,现在这些个小猴子可不就是被压在萧易媳妇的手指下么。

萧太公家也有小孙孙,当然也是对这样的情况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刚开始的时候他那小孙孙也就是跟着村子上的小孩玩,整天疯跑疯跑的,现在虽然玩归玩,但到底也是没了以前那样的顽皮了,又会记数,又会说那些个故事,最重要的还开始认字了,虽然自己的名字经常是没记住也会写错,但没啥啊,这都是好事儿啊。所以萧太公他也不阻止着自己的小孙孙跟着人去萧易媳妇哪儿玩,萧易媳妇做事儿可稳妥着呢。

“不过也不是咱们说啊,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和咱们这糙人到底不一样的,”萧大同开口说道,“借着今天这机会,我也是想问问大家伙,明年咱们村子里头起个学堂请个老秀才来教孩子咋样?”

萧大同有这样的心思也不是一两天了,就是打从村子里头免了三年租子的时候就想了,后头见萧易媳妇带着孩子们玩的也挺好更是把人教的更好的时候他这心思就活络开了,原本村子里念学的娃子不多,弄个学堂那也不见得大多数的娃子都会去念,不少人还觉得念学费钱还不如跟着人学点别的事情好养活自己,可见到萧易媳妇没教多久就把这些皮的人见人烦的娃子们那么好,萧大同就起了起个小学堂的心思了。

“啊?咋地就想到这个事儿了?”

旁人一听萧大同说起学堂的事情就心里头有些不乐意,要是村里头起学堂的话,那钱肯定是要村子里头来出的,虽然不多但只要一想到钱还没挣来多少呢就要掏钱出去了,谁心里头乐意。而且请个老夫子过来教书那也是花不少钱的哩。

“里正,咱们镇子上不是有学堂的么,正经想学的娃子就往着镇子上一送那不就得了么,别的村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干啥非得咱们村这么来哩?起个学堂还要请个夫子来那是要不少银子的吧?”

“瞧你这话说的,我这不也是想着往后么,你想想,咱们村子以前没学堂那是没得啥盼头,大家伙都只顾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能想到这种事情?咱们都知道读书识字能考大官,但也都是因为钱的事情舍得把娃子送去一直念学的也没几家。可现在不和以前一样了嘛,你们刚刚自己不也在哪头说,自己婆娘的娘家都上门来打听了,那不就是说咱们村子现在有了名声了么!而且起了学堂请了夫子,到时候也不是只有咱们村子上的娃子能读书识字啊,这不还有别的村么,你咋地就不知道人家不愿意把娃子送来呢,娃子走到镇上得多少路呢,咱们村要是有这样的一个学堂,娃也能少吃点苦,吃饭也都能在家里头吃,空的时候还能帮着家里头干点活计,我看着这事儿那就挺好的!”

萧大同觉得这事儿那算是正正经经的一个大好事儿,而且这个好事虽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够体现出来的,但绝对能够细水长流,对他们村上也是个好处,但看现在这般模样,虽说众人心里头的确是有那么点意思,可到底也还是没有答应下来的迹象,说来说去到底也还是个钱的事情。

萧大同也知道这个事情一时之间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下定决心的,他就打算今天在这里提一提,大家伙心里头多少先有点数,具体的事情那就等往后再说,反正日头还长着呢。重点吧,他也得去问问萧易那头的意思,要是萧易带了这个头,旁人那应该就不会多说啥了。

大家伙心里头都藏着事儿,萧大同和萧太公两个人想的多一些,旁人想的也不算少,对于萧大同所提议的事情,众人心里头多少也还是有点念着的,既是觉得村上要是有这么一个学堂,对于他们村子来说是个好处,对于娃子来说那也正经挺好的,不说多出息吧,先丢去认点字也成啊,要是真是个读书的料那就多学点,要是不是那也不耽搁为家里头干活的事情,而且有人看着总比见天在外头野的好,就是那些个笔墨纸砚啥的正经费钱了点。

众人也基本上都把这事儿往着心底里头一搁,既然萧大同都已经当着他们的面说出这话来了,今天在场的大部分可都是村里头的人,就是不在的人改明儿大概也是会通传到的,人都已经提了这话那想来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估计等不及什么时候就会开了祠堂把人都给叫唤上来商量这件事,回头得和家里头好好商量商量才成,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得办的。

众人心思也都活络,这话提了一茬之后萧大同也没有穷追猛打非得让人现在就把事情给答应下来不可,他要是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那他这个里正只怕也是要当到头去了,先提一茬,大家伙心里头彼此都有个数,那回头再提这个事情的时候,也就容易出了个结果。

下午的时候,那敲锣打鼓的声音就来了,在堂屋里头聊着的人神情一整,紧忙都站了起来,把堂屋让给萧老爹两口子,毕竟人没来的时候那在堂屋里头大家伙坐着聊天那当然没事儿,现在新娘子都快进门了,堂屋是要留着给拜堂用的,再一堆人坐在那头嗑瓜子唠嗑的也就不合适了。

萧老爹老两口就被人按着坐上了堂屋里头的高座,外头帮衬的人也是看得仔细,待等到迎亲的人快近了之后就把门口竹竿上挂着的两长串鞭炮给点燃了,好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

牛车停在院子门口,那新娘子穿着一身红衣兜着一块红帕子坐在牛车上,像是他们这地界多半也都是这样迎了新娘子的,所以大家伙也都见怪不怪,倒是有不少小孩子站在一旁拍手笑着叫着新娘子给糖吃。

崔乐蓉就领着孩子们站在门口边,看着他们不乱跑之外也还得防着啥都不懂的小孩子闹出点啥事情来。萧易一手拉着缰绳,站在后头,他这牛车上装的都是箱笼一类的嫁妆,这些也不算少见,那些个箱笼的做工随处可见,一看就知道是自家打的。在他们这儿一般姑娘家定亲了之后家里头大多都会上山去选上两棵粗壮的大树,弄回家来自家打了或者是寻了村子上的人帮着打几件大家伙什当做嫁妆,这种东西大,摆上牛车之后也能冲冲面子,要不一般人家里头的姑娘哪里有多少的陪嫁东西。

萧易也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自家媳妇,他朝着人笑了笑,就等着新娘子进了门之后把这些嫁妆搬进去了,之后也就没啥大事儿只要坐一旁吃茶唠嗑就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