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来自东方的神奇少年
十二月十号,世界各地的科技巨佬和上层名流们,依次走进那通体浅蓝的建筑之中。 门外摆着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俄尔普斯的雕像,极具欧式古朴典雅的风格。
这里就是诺贝尔奖颁奖地点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林可此时站在幕后,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毕竟这是诺贝尔奖,全球都为之瞩目的奖项,科学家最高的荣誉。
四点整,钟声敲响,悠扬的乐曲奏起,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一个穿着整齐,金发碧眼的瑞典女学生微笑着向林可伸出了手。
“林先生,请跟我来。”
林可点了点头,跟着女大学生和其他奖项的获奖者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
瑞典国王亲自把金质的奖章和证书发到每个获奖者的手里,每颁发一次会场上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获奖者说出自己的获奖感言。
最后乐队演奏一段长达十分钟的优美乐曲,作为完结。
林可面无表情地站在台上,心里却暗诽道:‘这些外国人,形式感还真是强,这音乐也是吵死人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林先生,林先生?”
瑞典国王微笑着喊道。
林可这才回过神来,发现已经到自己这里了,赶紧从国王手中接过证书和奖章。
“恭喜林可获得此次诺贝尔生理以及医学奖,林先生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吧!”
国王退到了一边。
林可将自己的奖章和证书放到了一边,对旁边的女大学生说道:
“麻烦给我拿一块白板和马克笔过来行吗?谢谢。”
女大学生一路小跑,给林可带来了一块白板和一支马克笔。
随后林可在拧开马克笔盖,在白板上快速地书写着一堆公式。
写完以后,林可敲了敲板子说道:“我的获奖感言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点东西,这些是我对冷聚变的理解和公式。”
林可这下可谓是一语惊人,冷聚变目前来说还只是一种猜想,尚且处于实验阶段。
且不说林可的公式和理解的正确性还需考究,就光是能拿出这个公式,就宣布了冷聚变跨出了一大步。
特别是台下那些物理学家们,看见这个公式和理解的时候就像沙漠中的旅人,突然见到了绿洲。
眼中全是饥渴的神色。
跟笼子里面的鸭子一样,一个个把脖子伸得高高的。
“我想请问你这个公式你验证过了吗?还是只是猜想?”
一个两鬓花白的老头,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由于过于激动,还差点把嘴里的假牙给吐了出来。
“当然验证过,公式太晦涩了,这样吧!我把模型给你们看一下。”
林可懒得解释,干脆掏出了手机让大米利用全息技术,展示自己之前早已建立好的模型。
当模型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其他学科的人或许只会惊叹林可拿出来的全息技术。
但是物理学科的人,全都惊讶得下巴都快掉在了地上。
“这是全息技术?冷聚变模型都已经建立出来了吗?”
物理学科的人再也顾不上矜持和优雅,冲到台上仔细地观察着林可建立起来的模型。
并且把林可写在白板上的公式和理解一字不差地记了下来。
其他学科的人虽然看不懂,但是也跟着上来看热闹。
这样的情景瑞典国王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毕竟诺贝尔奖就是为了学术而生,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现场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那位获奖者看完林可的模型和公式以后,苦笑着表示:“林可的研究对核聚变可控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是他早点拿出来,今天这物理奖就没我什么事了。这份资料弥足珍贵,未来五十年,我们非常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壮举。”
这位科技大佬说道这里情绪激动,身体都开始颤抖起来。
其他物理学科的大佬也纷纷点头,凭借着公式和模型拿到诺贝尔物理奖的确无可厚非。
就在这时林可却在一旁说了一句。
“五十年太长了,我向你保证,一年内我就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
林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话一说,全场哗然!
一年实现可控核聚变,就算爱因斯坦在世也不敢这样说吧?
然而林可却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将这句话告诉了全世界。
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一定会被人骂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众人觉得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要想在一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除非奇迹发生。
可是林可身上的奇迹还少了吗?
从人工智能到浸入式头盔,再到今天的冷聚变模型。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不敢再去怀疑林可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