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鹰酱和毛熊的不安
这几个月来,李望亭一直在忙着卫星开发的事情。
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研究所,查看卫星制造的进度。
白炽灯下,研究人员戴着眼镜,聚精会神地焊接着卫星的外壳。
李望亭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时提出一些建议。
“要注意保持卫星内部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在发射和运行过程中受到震动影响。”李望亭一边说,一边检查万向节的防震隔振装置。
“是!我们已经在关键部件增加了缓冲和防护。”技术人员汇报说。
除了监督卫星本体的制造,李望亭还要考虑卫星的轨道设计、地面遥控系统、信号传输等诸多问题。每一项都需要精心计算,不能有任何差错。
白天李望亭在研究所指挥研制,晚上回到家还要进行天体力学的复杂推算,确保卫星轨道选择合理,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几个月下来,李望亭眼圈都黑了,但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坚持下去。
三个月后,第一颗卫星的制造终于完成。
观望着闪着银光的圆球卫星,李望亭和技术人员都流露出兴奋的神色。他们携手合力,终于完成了国家的重大任务。
与此同时,李望亭提供的喷气发动机样机也成功试制。
这项技术几乎直接照搬了他的设计图,很快就制造出实物。
“太好了,有了喷气发动机,我们的运载火箭研制进度可以大大提前。”看到喷气发动机样机的李望亭兴奋地说。
在强大的喷气发动机助力下,运载火箭很快完成设计定型。
仅仅两个月后,火箭实验基地就传来捷报——试射获得圆满成功!
“爆炸性推力达到预期指标,火箭飞行稳定!”试射负责人激动地报告成功消息。
“好,很好!有了运载火箭,我们的卫星发射指日可待!”得到试射成功消息的李望亭双拳紧握,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
与此同时,卫星研制也进入到最后阶段。
“检测完毕,所有系统工作正常。”技术人员汇报说。
“很好,立即进行最后组装!”李望亭点点头,满意地说。
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工作,我国首颗人造卫星——红东方一号终于制造完成。
对,还是这个名字。
这是李望亭建议的,也得到了上面的一致认同。
它的体积不大,只有一个足球大小,重量300多公斤。